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10篇
  免费   1897篇
  国内免费   723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21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739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3543篇
内科学   1634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1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3304篇
综合类   9517篇
预防医学   1791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3329篇
  23篇
中国医学   11826篇
肿瘤学   405篇
  2024年   312篇
  2023年   986篇
  2022年   759篇
  2021年   1071篇
  2020年   887篇
  2019年   867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732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1017篇
  2014年   1564篇
  2013年   1480篇
  2012年   1854篇
  2011年   2070篇
  2010年   1898篇
  2009年   1903篇
  2008年   2179篇
  2007年   1837篇
  2006年   1636篇
  2005年   1764篇
  2004年   1492篇
  2003年   1494篇
  2002年   1248篇
  2001年   1182篇
  2000年   849篇
  1999年   779篇
  1998年   723篇
  1997年   584篇
  1996年   648篇
  1995年   572篇
  1994年   451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300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244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使用中文表述,表、图、文字描述三者之间应无重复。表前应有正文文字表述见该表(先见文字后见表)。表序、表题、表线、物理量和单位、样本数、主谓语结构设置规范。每个表均应有序号和表题,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全文只有1个表时,表序号为表1。采用三线表(表顶线、表头线和表底线)。表题简明扼要,突出中心。  相似文献   
992.
<正>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在睡眠时无知觉的小便自遗而醒后方知的一种病症,多见于3~10岁的儿童。3岁以下由于脑髓未充、智力未健,或正常排尿习惯尚未养成而出现的尿床属于正常生理现象~([1])。小儿遗尿的治疗分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包括口服汤药、中成药等,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等。推拿作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无明显毒副作用,患儿无创伤、痛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脾门血管精细解剖+超声刀钳夹法应用于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为17例患者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包括外伤性脾破裂11例,脾脏良性肿瘤6例(脾脏错构瘤2例,脾脏血管瘤1例,脾脏淋巴管瘤1例,脾囊肿1例,脾脏炎性肉芽肿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改为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85.2±45.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85.5±67.0)mL;术后引流2~5 d,平均(3.0±1.2)d,引流量10~290 mL,平均(50.7±36.4)mL。术后均无活动性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行增强CT,见保留血管支通畅,脾周少量积液,脾脏边缘少部分缺血坏死,无脾脓肿、脾周脓肿形成,所保留的脾脏与术前相比有血供的区域大于30%。术后随访22个月,残余脾脏血供良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结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脾门血管精细解剖+超声刀钳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94.
王永志  刘阳  崔炎 《河南中医》2019,39(10):1493-1496
崔公让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可概括为湿热瘀滞、血脉瘀阻、脾肾不足,其发病之根为肾阳虚,因肾阳虚而致脾阳不足,五谷精微不得运化,流入四末,瘀而化热,则见红、肿、热、痛。崔教授认本病辨证关键在于分清标本虚实,把握关节肿胀疼痛与脾肾不足,此为"执两",而两者之间的联系即为"中"。崔教授将本病分为:湿热瘀滞证、血脉瘀阻证、脾肾不足证,以"执两用中"思想为指导,自拟祛痹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调脾护心方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GTR1)蛋白和血管紧张素原(AGT)、AGTR1、内皮缩血管肽1(E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连续5天,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64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调脾护心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生药5.85 mg/(kg·d)]、调脾护心方高剂量组[高剂量组,生药23.40 mg/(kg·d)]、曲美他嗪组[10 mg/(kg·d)]、模型组,每组16只,并设正常大鼠16只作为对照组。各用药组灌胃相应药物,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8天后,分别采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CE、AGTR1蛋白表达;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GT、AGTR1、ET-1 mRNA表达。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调脾护心方和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缺血后细胞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ngⅡ、ACE、AGTR1蛋白和AGT、AGTR1、 ET-1 mRNA表达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ngⅡ、ACE、AGTR1蛋白和AGT、AGTR1、 ET-1 mRNA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与曲美他嗪组比较,低剂量组AngⅡ、ACE、AGTR1蛋白和AGT、AGTR1 mRNA表达增高,高剂量组ACE蛋白和AGT mRNA表达增高(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AngⅡ、ACE、AGTR1蛋白和AGT mRNA表达降低(P0.01),ET-1 mRNA表达增高(P0.01)。结论调脾护心方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过度激活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脾脏良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查阅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将脾脏肿瘤及血管三维立体成像,可充分了解脾门周围血管及肿瘤滋养血管,结合仔细的手术操作,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正>严重车祸易导致脏器损伤。脾脏损伤在钝性腹腔脏器损伤中最多见[1]。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指出脾切除术应为Ⅳ级或Ⅴ级损伤首选手术治疗方法[2]。交通事故也易引发钝性心脏损伤(blunt cardiac injuries,BCI)。钝性心脏破裂(blunt cardiac rupture,BCR)是胸部外伤中的急危重症,是指心脏壁  相似文献   
998.
《中成药》2017,(4)
目的研究董氏开胃贴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泌素(gastrin)、β-内啡肽(β-EP)、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调节作用。方法模拟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董氏开胃贴治疗,定期记录大鼠进食量及体质量,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实验动物外周血胃泌素、β-EP、CCK-8的含有量,并与董氏开胃贴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第21天时厌食模型大鼠外周血的胃泌素、β-EP水平均低于正常组,CCK-8水平较正常组偏高。第42天时治疗组外周血的胃泌素、β-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CK-8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进食量、体质量较治疗前均有上升。治疗组在治疗后体质量、进食量的增幅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董氏开胃贴能增加厌食模型大鼠的进食量,增长体质量,同时对胃肠激素的分泌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厌食模型大鼠的摄食;用药过程中大鼠皮肤未见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主干结扎术治疗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8例采用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B组20例采用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主干结扎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 A组4例因肝性脑病、肝衰竭等原因死亡,B组无一例死亡。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主干结扎术治疗不能耐受分流、脾脏切除和常规断流等手术创伤的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手术简捷,范围小,损伤轻,安全可靠,效果良好,是较为理想的挽救生命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收集时间为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共计2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诊断为由于肝癌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54.2±17.5)岁,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90次、60次、30次。结果研究对象中最多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共计5例,体温(37.6±0.4)℃,4例研究对象在治疗后1天有局部红肿,蜕皮,在皮肤科治疗后症状消失,继续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间期均无内出血、腹腔积液增多、胸腔积液、周围脏器受损、及血尿现象。我们发现A组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最多90次,其组在0月、1月、2月、3月时的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最高,肿瘤缩小最大,C组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最少30次,其组在0月、1月、2月、3月时的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最低,肿瘤缩小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次数的增加,肝癌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恢复的越好,肿块缩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