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6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323篇
口腔科学   282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255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820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324篇
  2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1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81.
目的研究不同底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支架上粘附及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Fibrinectin、polyLlysine处理血管内支架后将其置入HUVEC悬液,定时旋转血管内支架,使内皮细胞在支架上充分粘附。比较HUVEC在底物处理的支架与裸支架上粘附率及生长状况的差异。结果:HUVEC在裸支架、polyLlysine及Fibrinectin处理血管内支架上的粘附率分别为19.92%、39.82%、64.9%,3者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HUVEC在Fibrinectin处理的支架上的生长状况也优于其它两种情况。结论:底物Fibrinectin和polyLlysine处理能提高内皮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率。  相似文献   
82.
J P Xu  Y C Rui  T J Li 《中国药理学报》1999,20(5):423-425
AIM: To study the action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GbE)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alpha)-induced adhesion of monocytes (Mon) and neutrophils (Neu) to cultured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METHODS: TNF-alpha-induced endothelial adhesivity toward Mon and Neu was studied using bovine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CMEC) in vitro. The number of Mon and Neu adhering to the BCMEC monolayer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Pretreatment of BCMEC with TNF-alpha increased Mon and Neu adhesion to BCMEC from 12.5% +/- 0.2% to 31.3% +/- 0.5% and from 13.8% +/- 0.4% to 32.1% +/- 0.5%, respectively. GbE (1-100 mg.L-1) inhibited the effect of TNF-alpha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E-selectin mAb (1 mg.L-1) blocked Mon and Neu adhesion to BCMEC induced by TNF-alpha. CONCLUSION: The inhibition of GbE on Mon and Neu adhesion to BCMEC was mediated through the suppression of E-selection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83.
西洛他唑对磷脂多糖诱导的粘附及粘附分子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磷酸二酯酶 3型抑制剂西洛他唑对磷脂多糖 (LPS)诱导的粘附及血管内皮细胞 (ECs)释放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sCAMs)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第 4~ 6代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s) ,以LPS(5mg·L- 1)刺激 ,并与西洛他唑 (1~ 10 μmol·L- 1)共培养 2 4h ,观察西洛他唑对由LPS诱导的HUVECs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粘附的影响 ;另取培养上清 ,以ELISA法测定HUVECs释放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以及E 选择素 (sE selectin ,sELAM 1)。结果 西洛他唑抑制由LPS诱导的HUVECs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粘附以及HUVECs释放sVCAM 1,而对sICAM 1和sE 选择素无影响。并且 ,该药对于sVCAM 1的抑制作用被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 89所阻断。结论 西洛他唑对由细胞因子LPS诱导的粘附反应以及ECs释放sVCAM 1有抑制作用 ,后者可能与PKA依赖性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上皮性钙粘附蛋白 (E cad)及 β 连环素 (β cat)在胆囊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化、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 (SP法 )和原位杂交法。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 :60例胆囊腺癌中E cad及 β cat的阳性率分别为 40 %和 45 % ,异常表达率分别为 58 3 %和 63 3 %。E cad和 β cat的异常表达率与胆囊腺癌的分化程度有相关性 (P <0 0 5) ,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E cad及 β cat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病例 ,随着临床分期由Ⅰ期到Ⅳ期 ,E cad及 β cat异常表达率明显增高 (P <0 0 5)。E cad和 β cat异常表达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和 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表达病例。原位杂交法 :胆囊腺癌中E cad和 β cat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 60 %和 40 % ,与蛋白正常表达一致率分别为 78 8%和 82 4%。结论 检测 β cat或E cad和 β cat的共同表达是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意义的指标 ,可应用临床预后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85.
聂珍贵  王文杰 《药学学报》2003,38(2):98-102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B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刺激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粘附、趋化及脱颗粒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用MTT比色法、Boyden小室法及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法分别检测PAF诱导的粒细胞粘附、趋化及脱颗粒反应。结果10 μmol·L-1 银杏内酯B可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反应;1~1 000 nmol·L-1 可剂量依赖性抑制10 nmol·L-1 PAF诱发的粒细胞趋化反应,其IC50为4.84 nmol·L-1; 0.01~10 μmol·L-1可抑制1 μmol·L-1 PAF诱发的粒细胞释放β-葡糖苷酸酶,其IC50为3.56 μmol·L-1。结论银杏内酯B能够抑制PAF刺激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粘附、趋化及脱颗粒反应。  相似文献   
86.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考察卡波姆 934、丙烯酸树脂 II、硬脂酸对盐酸地尔硫释放的影响 ,通过调整各辅料的用量比例 ,制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具有相同释药曲线且能维持 2 4 h释药的地尔硫粘附胶囊。根据各个释放模型拟合的 AIC值、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来研究其释药规律。根据 Peppas方程特征参数判断其释药机制主要为药物扩散。  相似文献   
87.
《现代药物与临床》2004,(4):181-182
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药用部位是果实。曾报道大果越桔呈酸性,但不会酸化尿,无抗生素和防腐剂作用。大果越桔含原花青素和可阻止细菌粘附到尿道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方对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及TXB2 、6 Keto PGF1α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法造大鼠血瘀模型 ,观察复方丹参方对血小板粘聚性及TXB2 、6 Keto PGF1α 含量的影响。结果 :大鼠肾上腺素血瘀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血浆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均显著升高 ;复方丹参方对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血浆中TXB2 及血浆中 6 Keto PGF1α、腹主动脉组织 6 Keto PGF1α均有明显升高的作用 ,对TXB2 6 Keto PGF1α无明显影响。结论 :此血瘀模型复制成功 ,推测其升高血小板粘聚性的机理与TXB2 PGI2 系统无明显关系。复方丹参方对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乳腺癌E-钙粘附素、连环素-α,-β的表达改变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理组织学,对10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定期随访,统计学分析。结果:105例乳腺癌三种粘附分子组化染色减弱和消失频率为E-钙粘附素56%,连环素-α64%,连环素-β43%,与正常及非典型增生组差别明显,P值均小于0.001。单因素分析未能找到E-钙粘附素与转移及预后的联系,但证明连环素-α和-β表达下降分别与癌分化程度及与转移、预后相关,P<0.05和P<0.01。三种粘附分子中E-钙粘附素与连环素-α的表达有平行关系,双阳性组的转移率明显低于一种蛋白表达下降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三种粘附蛋白表达均未能成为独立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结论:E-钙粘附素、连环素-α,-β表达的免疫组化反应在乳腺癌呈下降的总趋势,E-钙粘附素与连环素-α的表达有平行关系,双阳性者转移率明显低。在三者之中连环素-β表达下降与癌转移及病程进展有明显相关性,预后相对差。在考虑用细胞间粘附体系为判断乳腺癌预后指标时必须对该三种分子作综合检测。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乳腺典型髓样癌、非典型髓样癌形态相似而预后差异显著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测定 18例乳腺典型髓样癌、30例非典型髓样癌中E cadherin、CD4 4v6的表达。 结果 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强度 ,典型髓样癌高于非典型髓样癌 (P <0 .0 5 ) ;非典型髓样癌中CD4 4v6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典型髓样癌 (P <0 .0 5 )。结论 E cadherin、CD4 4v6表达的显著差异是乳腺典型髓样癌、非典型髓样癌形态相似而预后迥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