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9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摘要】 目的 探讨马尾松针提取物(PMNE)对人毛乳头细胞(HDPC)抗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HDPC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0(对照组)、0.1、0.2、0.4、0.8、1.0 mmol/L H2O2处理HDPC,建立体外HDPC氧化应激的最佳条件;在HDPC中转染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干扰片段siRNA1、siRNA2、siRNA3或过表达质粒pCMV6-XL5-Nrf2,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Nrf2 mRNA及蛋白的表达;H2O2条件下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活性及凋亡率。常规培养HDPC并分组处理,对照组:正常培养,不予其他处理;双氢睾酮组:加入0.03 μg/ml双氢睾酮;原花青素组:加入0.03 μg/ml双氢睾酮和6.00 μg/ml原花青素B2处理;不同浓度PMNE组:加入0.03 μg/ml双氢睾酮培养液,同时分别给予1、5、25、100 μg/ml PMNE处理;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及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ROS)相对荧光强度和丙二醛(MDA)含量,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O-1)、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和Mad相关蛋白2/3(Smad2/3)、p-Smad2/3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HDPC细胞活力为75% ~ 85%时,选择0.4 mmol/L H2O2作为体外HDPC氧化应激最适处理浓度。Nrf2-siRNA1、Nrf2-siRNA2、Nrf2-siRNA3组Nr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P < 0.05),细胞凋亡率(12.50% ± 0.05%、26.07% ± 0.05%、58.44% ± 1.03%)均显著高于空白组(10.38% ± 0.64%)和对照组(13.05% ± 0.12%),均P < 0.05。Nrf2-siRNA2组的Nrf2蛋白表达量最低,选择Nrf2-siRNA2为最佳干扰片段进行后续实验。Nrf2过表达组Nr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P < 0.05),其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P < 0.05)。0.4 mmol/L H2O2处理条件下,Nrf2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过表达空载组(t = 3.66,P < 0.001),细胞活性高于过表达空载组(t = 40.40,P < 0.001);Nrf2-siRNA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 = 13.13,P < 0.001),而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t = 67.37,P < 0.001)。PMNE处理实验中,原花青素组和不同浓度PMNE组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双氢睾酮组(均P < 0.01),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双氢睾酮组(均P < 0.01);原花青素和不同浓度PMNE均能显著抑制双氢睾酮诱导的HDPC细胞内ROS和MDA的过度表达(均P < 0.01);原花青素组和5、25、100 μg/ml PMNE组Nrf2、NQO1、HO-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双氢睾酮组(均P < 0.05),原花青素组和25、100 μg/ml PMNE组Keap1、TGF-β1蛋白表达及Smad2/3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双氢睾酮组(均P < 0.05)。结论 Nrf2在抵抗HDPC的氧化应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PMNE可能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而对HDPC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2.
现代毛发修复外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科毛发修复技术经历了头皮缩减术、皮瓣修复术、游离毛发移植术3个阶段。目前,小型移植、微型移植、毛囊移植在临床普遍使用,和药物治疗相比,是治疗男性型秃发可靠、显效的方法。介绍了毛发修复外科的历史、主要研究内容、最新研究进展及前景,详细讨论了毛发毛囊移植过程的技术要领,分析了手术并发症及患者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3.
毛发移植及相关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秀丽的头发是人类美貌和青春的象征,它的社会心理意义远远超过其本身的生理意义。临床上秃发患者非常多见,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不便,患者迫切需要恢复其毛发。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秃发的病因、治疗及组织工程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毛发移植多为自体移植,因人体本身的毛发数量有限,影响了移植的效果,故目前毛囊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的研究较多。本文就秃发的发病机制、毛发移植及相关的毛囊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4.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临床应用。方法1989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扩张有头发的头皮组织,切除秃发区瘢痕,用推进或旋转方式修复瘢痕性秃发38例,秃发瘢痕范围15cm×7cm~23cm×15cm。结果全部患者均能消除秃发瘢痕,术后随访1~2年,头发生长良好。结论组织扩张术是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5.
头皮扩张法治疗瘢痕性秃发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净 《中原医刊》2005,32(16):92-92
瘢痕性秃发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毛囊损伤性头皮缺损,经瘢痕愈合或经植皮修复产生的秃发畸形,头皮缺损过多时,常无法以头皮皮瓣局部转移做满意的修复,用皮片或远位皮瓣则不能解决秃发,目前通过头皮扩张以修复秃发区成为最理想的方法。我科对46例瘢痕性秃发的患者行头皮扩张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柳州读者王去来信说,他今年才38岁,6年前头发开始干燥,并逐渐脱落,现在整个头顶已秃,用过不少中西药未见疗效。他问此种秃发是什么病,有何良方可以治疗?  相似文献   
67.
脱发也称为秃发病,其表现有很大的差异性。1. 由内分泌疾病,急、慢性疾病引起的脱发,多是影响毛发的营养,头皮干燥、少光泽、抓后易脱落。2. 药物引起的脱发多是暂时性的,停药后逐渐恢复。3. 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脱发往往因发生瘢痕导致永久性脱发。4. 物理性损伤引起的脱发常常是局部脱发,使损伤部位头发稀少。5. 在男性中,与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相关的脱发多发生在20~40岁的人群中,也是青年男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1. 生理性脱发(如新生儿、产后脱发等)2. 先天性脱发(如先天性毛发缺乏症)3. 男性型脱发(脂溢性脱…  相似文献   
68.
本文用简单分离分析和计算遗传度的方法对95例男性型秃发先证者的家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本病可能存在着遗传的异质性。在父母是患者的家中,有垂直传递现象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外还可能存在着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69.
朱其杰  李勇 《新中医》2006,38(10):71-71
男性型脱发(MPA)指头部额颞区及顶部的渐进性脱发,好发于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不仅影响美观,而且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现代医学研究认为,MPA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雄激素代谢增多、毛囊单位的5α-还原酶水平增高等因素直接相关。自2004年10月~2005年1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MPA,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在应用头皮组织扩张技术修复头皮瘢痕秃发区的基础上,我们结合颞浅血管为蒂的岛状头皮瓣移植,修复特殊的部位,如发际、鬓角及不规则的秃发区,弥补了常规头皮扩张后以局部皮瓣转移的方式进行修复的不足。同时可将片状瘢痕无发区中存留下来的一块或几块有头发的头皮,形成以颞浅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充分利用,合理分配残留下来的头皮资源,结合头皮扩张来修复其它秃发区及岛状皮瓣的供区。本组病人12 例,均为男性,其中修复鬓角8 例,额部发际4 例;最大秃发面积165cm2 ,岛状瓣最大面积55cm2 ;最小面积为6cm2 ,秃发区修复率达96% ,岛状头皮瓣成活率100 % ,术后随访2~5 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