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5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285篇
耳鼻咽喉   105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579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810篇
内科学   574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1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31篇
综合类   2118篇
预防医学   559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890篇
  8篇
中国医学   961篇
肿瘤学   119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患者男,50岁.体重82 kg,血型A型.2003年5月因肠系膜血管栓塞,并发肠坏死切除小肠,仅剩末端回肠约20cm.术后出现腹泻,每天4~5次,体重渐进性下降,小肠移植前体重降至56 kg,确诊为短肠综合征.依赖TPN维持生存且多次发生腔静脉导管感染败血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河南汉族群体的D1S5 49、D3S175 4、D2 2S683和CSF1PO、TPOX、TH0 1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 ACD抗凝血样采自 2 19名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 ,酚 氯仿法提取DNA ,应用复合扩增技术对D1S5 49等 6个短串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进行扩增 ,采用高分辨率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法显影技术。统计各基因频率、计算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个人识别概率及亲权否定概率。结果  6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的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各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 0 .7964、0 .72 3 1、0 .815 9、0 .75 81、0 .65 2 3、0 .6816;非父排除概率为 0 .62 46、0 .4914、0 .65 0 1、0 .5 2 3 6、0 .40 98、0 .42 87;个人识别机率为 0 .8996、0 .8781、0 .92 3 1、0 .8896、0 .8167、0 .83 92 ;多态信息含量为 0 .72 16、0 .6994、0 .742 1、0 .7169、0 .65 17、0 .710 6。结论 D1S5 49等 6个STR基因座是一组高度多态性的遗传标记系统 ,在人类遗传学及法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54.
蛋白质截短检测(protein truncation test,PTT)是从蛋白质水平对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的新方法。由于PTT具有与以往广泛使用的方法不同的独特优点,自1993年发明以来,先后在APC、DMD、BRCA1、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突变检测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55.
患儿女性,10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患儿随年龄的增大双手小指短缩明显,患儿为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母亲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家族成员无短指畸形及其他畸形史.查体: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发育正常,双手小指远端达环指近指间关节处,双小指伸屈功能正常.X线片示双手第  相似文献   
56.
针对儿麻后遗症下肢短缩,我院开展了胫骨骨骺及干骺端截骨延长术22例;本文重点讨论了其延长机理、方法,并提出骨延长术中同时行跟腱延长,不缝合跟腱,使之相互重叠搭接,术后石膏托固定至停止延长后2月,其后再开始行关节功能锻炼;具有能一期纠正术前及术后延长过程中并发的一系列畸形,且骨愈合快,也不影响关节功能等优点。本组均采用此方法,随诊一年后临床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57.
全髋置换术对下肢短缩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肢体短缩的纠正。方法:2000年2月~2002年12月,将30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进行了研究:男19例,女12例。术前通过临床及对骨盆前后位X线片的测量评估双下肢不等长的程度,然后利用模板预测髋臼及股骨假体的置入位置,估计股骨颈的截骨水平以维持双下肢等长。术中先标记并测量股骨近端至髋臼上方两标记之间的距离,而后在术前估计的位置进行股骨颈截骨。置入假体试模之后再次测量两标记之间的距离和检查髋周软组织的张力、关节活动和drop-kick试验。最后通过调整股骨头假体颈部或头部长度进一步进行纠正。结果:22例肢体短缩2cm以上的病人中。术后双下肢等长(双下肢相差在1cm内)20例,2例仍有短缩,1例短3cm,另1例短1.5cm。8例肢体短缩在1~2cm的病人术后肢体完全等长。全部病人没有髋关节的僵硬和疼痛,活动范围恢复75%以上26例,恢复50%~75%4例。结论:通过术前测量评估,术中定位测量。术中软组织充分松解,置入假体试模后再次测量和检查髋周软组织的张力、关节活动和drop-kick试验,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的短缩。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调查D4S1647、D6S2414基因座在中国汉族、蒙古族、藏族群体中的遗传分布规律。方法 采集308份血及唾液标本应用PCR技术,扩增产物用非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显色分析。结果 两位点各群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每一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群体间无显著差异;通过对10个汉族家系的遗传模式分析,证实了两位点等位基因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结论 D4S1647、D6S2414基因座在中国汉族,蒙古族,藏族群体均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60.
文中讨论了医院向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该系统能够实现搜索现有科室的信息及求解院内任意两场所间的最短路径,结果以文字和示意图形式显示在屏幕上。系统设计采用了迪杰斯特拉算法和图形函数,以便用户更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