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46篇
  免费   2636篇
  国内免费   2947篇
耳鼻咽喉   439篇
儿科学   899篇
妇产科学   624篇
基础医学   4778篇
口腔科学   501篇
临床医学   8355篇
内科学   5795篇
皮肤病学   837篇
神经病学   939篇
特种医学   12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2410篇
综合类   15055篇
预防医学   3724篇
眼科学   350篇
药学   4352篇
  48篇
中国医学   2024篇
肿瘤学   3439篇
  2024年   304篇
  2023年   1068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066篇
  2020年   986篇
  2019年   956篇
  2018年   570篇
  2017年   867篇
  2016年   1058篇
  2015年   1151篇
  2014年   1886篇
  2013年   1949篇
  2012年   2679篇
  2011年   3165篇
  2010年   2943篇
  2009年   2956篇
  2008年   3353篇
  2007年   3241篇
  2006年   2891篇
  2005年   3705篇
  2004年   2471篇
  2003年   2368篇
  2002年   1954篇
  2001年   1974篇
  2000年   1381篇
  1999年   1289篇
  1998年   1317篇
  1997年   1194篇
  1996年   1225篇
  1995年   1058篇
  1994年   742篇
  1993年   467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RT-PCR方法检测登革病毒E基因核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建立检测登革2型病毒E基因的方法。方法:分别抽提登革2型病毒NGC株和从登革出血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得到的2型登革热病毒(DV)核酸(RNA),合成CD-NA第一链,经过RT-PCR得到cDNA产物,用Hinf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结果:通过RT-PCR检测登革2型病毒核酸。结论:登革2型病毒E基因核酸的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快速诊断登革病毒感染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索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角膜溃疡快速诊断的可行性。优越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建立PCR检测标准铜绿假单胞菌方法,对兔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角膜溃疡模型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并与细菌培养做比较。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扩增出一条长504bp的阳性条带,其他常见细菌,人和兔正常角膜组织均为阴性,动物模型PCR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100.0%;细菌培养敏感性为68.7%。特异性为93.7%。临床标本PCR阳性率为66.7%;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8.1%。结论:PCR技术对快速检测实验室和临床标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PCR-RSSO基础上HLA-Ⅰ、Ⅱ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PCR-DNA技术的分析,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方法。方法采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RSSO)杂交技术,建立改良半量扩增体系全自动HLA-I、Ⅱ等位基因分型方法,进行了635份血液标本HLA-A、B、C、DR、DQ等位基因分型,其中166份DNA同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和手工全量扩增体系PCR-RSSO技术。对全自动半量PCR-RSSO、PCR-SSP、手工PCR-RSSO 3种方法做两两比较。结果全自动半量PCR-RSSO的分型成功率为98.4%(3 124/3 175),PCR-SSP为98.8%(656/664),手工PCR-RSSO为88.3%(733/830)。经χ2检验,全自动半量PCR-RSSO与PCR-SSP的分型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与手工PCR-RSSO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CR-RSSO可识别HLA-Ⅰ,Ⅱ共706个等位基因,覆盖WHO命名委员会2000年公布的936个等位基因的75.43%;对706个HLA等位基因的分型均为中~高分辨率,有分辨纯合子等位基因的能力;易长期保存书面的实验原始资料,即杂交条;具有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省时和DNA消耗量少等优点。PCR-RSSO适合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建立造血干细胞及脐带血干细胞库的组织配型。  相似文献   
94.
《国外药讯》2009,(7):24-24
Celgene与美国私营公司GlobeImmune公司达成一项获得后者所有肿瘤项目独占权的交易,包括使用Tarmogens技术的产品GI-4000。基于一系列Tarmogens的GI-4000目前处在用于胰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中,Tarmogens含一种突变RAS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试图产生T细胞免疫应答。Tarmogens技术优于现有肿瘤学方法之处在于,它创造了对疾病特异性细胞强有力的免疫应答,其强度随每个连续剂量增加,它适用于一系列疾病并易于放大到商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5.
支气管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已在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变态反应学会出版的指导性文件中详细阐述。但从目前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情况来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应用因受到安全性的限制而未能广泛普及,临床的实际操作流程尚待规范,所以如何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作用,真正改变患者的过敏状态并保持长期疗效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6.
小干扰RNA干扰大鼠神经元Nogo受体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Nogo受体(NgR)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在原代神经元干扰其mRNA表达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皮层和海马细胞,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转染4对化学合成的大鼠NgR特异性siRNA,72h后提取细胞总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NgR mRNA表达情况。结果4对siRNA均能够下调靶基因NgR的mRNA表达水平,siNgR199、siNgR562、siNgR772和siNgR964等干扰后,NgR mRNA的表达分别为对照siRNA干扰组的6.5%、62.4%、15.2%和6.86%,与对照siRNA干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合成的NgR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的干扰大鼠原代皮层和海马细胞内NgR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7.
胰腺癌中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及其蛋白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改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特点,以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46例人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p16基因表达及其甲基化的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中p16蛋白表达率为41.3%(19/46),而癌旁组织表达率为95.7%(44/46),两者有差异显著性(P<0.01)。p16蛋白阳性的19例胰腺癌标本中均未检出基因甲基化;p16蛋白缺失的27例标本中有18例检出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39.1%。p16基因甲基化与蛋白缺失有明显关系(P<0.05)。p16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与胰腺癌的大小,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16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可影响p16蛋白的表达,它们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16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可能成为胰腺癌诊断及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8.
D16S539等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河南汉族群体 D16S53 9、D7S82 0、D13 S3 17、D8S1179和 D2 1S11等 5个基因座基因频率 ,获得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随机抽取 2 0 9名河南汉族群体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 ,柠檬酸抗凝剂抗凝 ,酚 -氯仿法提取 DNA ,应用 PCR技术扩增上述 5个 STR基因座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型。结果  2 0 9名个体中 D16S53 9、D7S82 0、D13 S3 17、D8S1179和 D2 1S11等 5个基因座分别检出 7、8、8、10、15个等位基因 ,基因型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平衡。 5个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 0 .790 7、0 .80 56、0 .7914、0 .82 3 9、0 .80 4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 0 .7712、0 .780 1、0 .7694、0 .80 0 9、0 .7816,个人识别能力在 0 .9416、0 .93 67、0 .9511、0 .9546、0 .93 0 8,非父排除概率分别为 0 .610 6、0 .6179、0 .614 5、0 .70 2 2、0 .6712。结论  5个 STR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特征 ,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
杨丽敏  陆阳 《医学教育探索》2004,(8):956-956,U001,U002,U003
RT-PCR是近10年内在中药及其活性部位、活性成分药用研究中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它对于研究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阐明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建立分子水平上的中药活性检测系统,或以受体和基因为靶点寻找新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RT-PCR技术在中草药复方、单味药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和临床药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传统中药的开发和寻找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