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05篇
  免费   3423篇
  国内免费   3836篇
耳鼻咽喉   250篇
儿科学   221篇
妇产科学   205篇
基础医学   4106篇
口腔科学   940篇
临床医学   6652篇
内科学   2844篇
皮肤病学   267篇
神经病学   941篇
特种医学   20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2917篇
综合类   11848篇
预防医学   6793篇
眼科学   922篇
药学   9856篇
  45篇
中国医学   5080篇
肿瘤学   1983篇
  2024年   491篇
  2023年   1626篇
  2022年   1348篇
  2021年   1469篇
  2020年   1259篇
  2019年   1162篇
  2018年   672篇
  2017年   983篇
  2016年   1181篇
  2015年   1373篇
  2014年   2143篇
  2013年   2147篇
  2012年   3035篇
  2011年   3296篇
  2010年   2905篇
  2009年   2973篇
  2008年   3800篇
  2007年   3349篇
  2006年   3111篇
  2005年   3309篇
  2004年   2506篇
  2003年   2041篇
  2002年   1816篇
  2001年   1518篇
  2000年   1272篇
  1999年   1071篇
  1998年   904篇
  1997年   869篇
  1996年   750篇
  1995年   663篇
  1994年   580篇
  1993年   463篇
  1992年   417篇
  1991年   378篇
  1990年   358篇
  1989年   393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992.
993.
人血浆中非那雄胺的HPLC-MS法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非那雄胺的HPLC-MS测定法,以测定志愿者口服非那雄胺片剂后的血药浓度,并对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血样经0.1 mol·L-1NaOH碱化后用重蒸乙酸乙酯提取,进行HPLC-MS分析,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 (85∶15),内标为甲地孕酮,检测离子为m/z 395(非那雄胺)、m/z 407(内标),裂解电压为120 V。20名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供试片和参比片,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判断生物等效性。在1~200 μg·L-1非那雄胺与内标峰面积比值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8 6), 检测限为0.05 μg·L-1,回收率为85.9%~98.7%。以AUC0-24计算的非那雄胺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3)%。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准确、简便。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制备阿苯达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lbendazole polybutycyanocrylate nanoparticles,ABZ-PBCA-NP)TDDS给药系统,并考察相关特性及组织分布靶向性。方法种子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粒;等温吸附法考察纳米粒载药特性;动态透析法研究4种制剂的体外释药动力学;同位素标记阿苯达唑纳米粒在小鼠脏器组织分布和生物利用度。结果ABZ-PBCA-NP体外释药遵循Higuchi方程,加入PVP制成的载药纳米粒符合双指数函数。纳米粒的载药方式遵循Langmuir吸附方程。小鼠ig 3H-ABZ-PBCA-NP后, 药物的肝、脾中的靶向指数分别为11.4和3.9,阿苯达唑纳米粒和混悬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76.0%和36.9%。结论制备纳米粒加入PVP可使药物具吸附性和分散性,纳米粒载体可降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增强药物的肝、脾脏器靶向性和延缓释药。  相似文献   
995.
三七总皂苷鼻腔用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能够提高三七总皂苷生物利用度的给药途径和制剂。方法采用鼻腔给药筛选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适宜制剂。结果本试验中制备的制剂在不引起黏膜刺激性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了PNS的生物利用度。结论可从给药途径和剂型两方面考虑提高药物吸收,降低刺激性。  相似文献   
996.
滑吉顺 《首都医药》2003,10(17):49-50
大安生物药业(集团)公司创办于2001年12月。公司拥有两个血液制品生产企业,6个单采血浆站及一个诊断试剂厂。总资产超过一亿五千万元。公司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等。  相似文献   
997.
比较了 10株异型发酵的乳酸菌在休眠状态下从 D-果糖发酵产生 D-甘露醇的能力。在高细胞密度的膜细胞循环培养中对最好的菌株肠系膜状明串珠菌 ATCC-913 5 (L 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ATCC-913 5 )进行了试验 ,甘露醇的发酵指数达到了 2 6.2 g· L-1 · h-1 ,产率为 97% (摩尔百分比 )。使用相同的初始生物量 ,甘露醇的稳定高产持续了 14批连续生物转化。应用反应表面方法学 ,分别研究了温度、p H对甘露醇发酵指数和产率的影响。用膜细胞循环生物反应器高水平生产D-甘露醇@李海明…  相似文献   
998.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考察卡波姆 934、丙烯酸树脂 II、硬脂酸对盐酸地尔硫释放的影响 ,通过调整各辅料的用量比例 ,制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具有相同释药曲线且能维持 2 4 h释药的地尔硫粘附胶囊。根据各个释放模型拟合的 AIC值、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来研究其释药规律。根据 Peppas方程特征参数判断其释药机制主要为药物扩散。  相似文献   
999.
蛋白质芯片-飞行质谱技术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晓明  林秀明 《福建医药杂志》2004,26(2):140-143,119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最终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关键,如今该学科已步入生命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与之相伴随着的生物高新技术发展催生了一项新型生物芯片技术,即蛋白质芯片飞行质谱技术——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a,SELDI-TOF—MS)。该技术将蛋白质芯片和质谱技术相结合,集样品分离、纯化、检测和数据分析为一体,具快速和高通量,成为目前蛋白质表达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其可望为众多疾病的机理阐明及攻克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途径,在临床疾病诊断和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蛋白质芯片-飞行质谱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部分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腺苷钴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苷钴胺是美国科学家贝克等人于1958年发现的。从那以后,科学家们对其生化性质及作用机理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相继发现了腺苷钴胺众多的药理作用和生物功效。国内主要品种有华北制药生产的腺苷钴胺冻干粉针剂(商品名:千安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