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52篇
  免费   891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173篇
基础医学   1534篇
口腔科学   129篇
临床医学   6076篇
内科学   2409篇
皮肤病学   128篇
神经病学   395篇
特种医学   11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1761篇
综合类   9251篇
预防医学   2103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3239篇
  46篇
中国医学   1054篇
肿瘤学   1207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480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680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633篇
  2015年   800篇
  2014年   1432篇
  2013年   1328篇
  2012年   1746篇
  2011年   1896篇
  2010年   1749篇
  2009年   1633篇
  2008年   2080篇
  2007年   1894篇
  2006年   1554篇
  2005年   1887篇
  2004年   1562篇
  2003年   1338篇
  2002年   989篇
  2001年   856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58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23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自愿接受高危型HPV检测与TCT检查,最终以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为诊断依据,分析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的筛查结果。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Ⅲ)至宫颈癌患者的TCT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Ⅲ)至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宫颈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与高危型HPV阳性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高危型HPV与TCT联合检查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高危型HPV与TCT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诊断效能较高,值得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LEEP联合阴道镜活检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纳入笔者选取的80例CIN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LEEP术)和观察组(阴道镜+LEEP术),对比两组疗效、手术情况;对比LEEP联合阴道镜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与对照组的82.50%比较,P<0.05。观察组切缘病理阳性率(97.82%)高于对照组(82.50%),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以病理结果为准,阴道镜对CIN的分型准确率高达87.50%(35/40),误诊为慢性炎症2例,SCC3例。结论: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瘤变准确率较高,能辅助LEEP术,提高疗效,减少创伤,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治疗胸内巨大甲状腺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胸内巨大甲状腺囊肿、尤其是靠近气道的深部甲状腺囊肿提供一项新选择。方法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采用EBUS-TBNA治疗胸内巨大甲状腺囊肿所致气道狭窄,术前使用胸部增强CT扫描,术后标本送检,行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及脱落细胞检查。结果 该患者因“咳嗽、气促”入院。胸部平扫CT提示:上纵隔见约60 mm×42 mm的囊性灶,EBUS-TBNA术后患者咳嗽、气促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病灶缩小至34 mm×24 mm,气管受压变窄移位较前明显缓解。结论 EBUS-TBNA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胸内巨大甲状腺囊肿、尤其是靠近气道的深部甲状腺囊肿是可行的。特别是对于有外科手术禁忌或不愿手术的患者,EBUS-TBNA为其提供了新的选择,但远期疗效和并发症仍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94.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合并大量胶冻状胸腔积液在文献中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胶状胸腔积液,经组织活检结合病理免疫组化检查确诊MPM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价(ROSE)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诊断纵隔肿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11例通过胸部CT显示纵隔/肺门病灶(包括肿大的淋巴结/肿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有或无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下行EBUS-TBNA检查。结果 C-ROSE组和未行C-ROSE组的敏感度分别为93.88%和92.45%,特异度分别为97.73%和93.8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由肺科医师担任解读的ROSE结果敏感度为87.76%(43/49)、特异度为88.64%(39/44),与专业细胞学病理人员结果高度一致(κ=0.806)。ROSE指导下率先肺癌3基因(EGFR、ALK和ROS1)检测完成率为65.52%(19/29),后续免疫组化完成率为31.03%(9/29)。结论在EBUS-TBNA过程中应用ROSE,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在诊断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临床医生即刻知晓病理倾向,为后续诊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肿瘤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诊断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液体活检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已成为近年来临床关注的热点。液体活检的研究内容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循环肿瘤 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 ctDNA)和外泌体,具有操作方便快捷、能反复获取、易于实时监控等优点。全文就以上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存在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分析改进标本管理模式前后检验科不合格标本,探索提高分析前质量的方法.方法 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2018年不合格标本,2019年增加临床沟通频率,专人监管不合格标本情况,对2018年住院标本不合格率前10位的科室进行重点沟通,评估措施有效性.结果 常规项目标本不合格率2019年(0.1053%)较2018年(0.128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项目标本不合格率2019年(1.5700%)较2018年(1.704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与2018年标本不合格率比较,10个重点科室常规项目8个科室下降,微生物项目7个科室下降.常规项目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本凝固和标本采集量错误;微生物项目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为痰取样不合格和尿污染.结论 通过加强标本监管、提高临床沟通效果、适度培训考核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确保分析前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优化标本前处理系统离心参数,降低标本凝集率,提高标本前处理系统的标本处理效率.方法 对比低温离心和常温离心的标本凝集率;对比低离心力长时间离心和高离心力短时间离心标本凝集率.结果 设置为离心力1822×g、离心时间5 min时,20℃离心标本凝集率低于10℃离心标本凝集率[(3.44±0.24)%vs.(4.70±0.44)%,P<0.05];设置为离心力4100×g、离心时间5 min的标本凝集率低于设置离心力1822×g、时间10 min的标本凝集率[(0.30±0.03)%vs.(2.88±0.27)%,P<0.05].电化学发光检测项目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标本分别经1822×g和4100×g离心前处理后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电化学发光检测而言,常温的离心效果优于低温离心,高离心力短时间离心比低离心力长时间离心的标本凝集率低.标本前处理系统设置合理的离心参数能够节省标本预处理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Donabedian三维理论指导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标本采集的质量管理实践效果。方法:分析影响上呼吸道核酸检测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因素,根据Donabedian三维理论制定标本采集管理策略,应用于2020年1月23日至2月17日我院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及相关人群,共采集上呼吸道核酸标本1274例。结果:1274例上呼吸道核酸标本检测阳性率为2.59%,假阴性率为0.24%,标本合格率为99.68%,医务人员操作技能掌握率为100.00%,采样部位正确率为99.92%,采样手法正确率为99.84%,空气与物体表面细菌学检测合格率为100.00%,工作人员零感染。结论:基于Donabedian三维理论制定的上呼吸道核酸检测标本采集管理策略可提高标本合格率、预防交叉感染,为建立科学严谨的核酸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Gleason分级升高(GGU)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GGU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并行RP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RP后Gleason分级情况分为升高组(n=42)和非升高组(n=3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GGU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本研究中RP后Gleason分级升高42例(53.8%),不变24例(30.8%),下降12例(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RP前内分泌治疗(OR=3.888,P=0.015)、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OR=1.185,P=0.036)、淋巴细胞(OR=0.271,P=0.027)与GGU相关。以上述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9(95%CI为0.677~0.881), C指数为0.657,平均绝对误差为2.0%。结论在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的患者中, RP术前有内分泌治疗史、FPSA越高、淋巴细胞越低者, RP术后GGU的可能性越大。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