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36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94篇
内科学   23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571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03篇
  2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24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81.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又称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主要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和自噬-溶酶体途径(ALP)间接影响体内蛋白的降解代谢,参与包括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和调控机制。本文主要概述了UCH-L1结构和功能、UCH-L1及其突变型在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2.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复杂多样。随着靶向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新靶点的探索与研究在Pca的精准治疗中至关重要。研究发现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speckle-type POZ protein,SPOP)在Pc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抑制作用。本文重点介绍SPOP的结构、功能及其在Pca中的突变情况及相关底物;总结SPOP抑制Pca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调控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介导的信号通路,DNA损伤修复及免疫应答;探讨SPOP在Pca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3.
杨杰智  徐倩  杨明月  吕红琼  黄静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163-167,174
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 BACE2-IT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分析慢病毒介导BACE2-IT1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26例胃癌组织和5种胃癌细胞株中BACE2-IT1的表达。以BACE2-IT1表达最低的胃癌细胞株感染载有BACE2-IT1的慢病毒(实验组)和空载慢病毒(对照组)。通过CCK-8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慢病毒介导BACE2-IT1过表达对胃癌细胞株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BACE2-IT1后HECT家族E3泛素连接酶1(HACE1)的表达水平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BACE2-IT1 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P<0.01)。与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比较,BACE2-IT1在5种胃癌细胞株中呈低表达(P<0.05),在BGC-823细胞中的表达量最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过表达BACE2-IT1在体外可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87.82 ± 9.57和36.65 ± 5.78,BACE2-IT1在体外可抑制BGC-823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与对照组比较,BACE2-IT1过表达导致BGC-823细胞中HACE1 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调(P<0.0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被抑制。结论 BACE2-IT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均呈低表达,BACE2-IT1过表达能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促进HACE1蛋白的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84.
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USP4)抑制剂Vialinin A干预大鼠脂肪干细胞(ASCs)的生长分化,探究USP4对ASCs的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分离培养至第3代的ASCs细胞分为6组分别用含0、0.1、0.5、1、5、10μmol/L Vialinin A的培养基培养10 d,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将第3代细胞分为实验组、阳性以及阴性对照组,分别用含0.5μmol/L Vialinin A的成骨诱导液、不含Vialinin A的成骨诱导液及普通的α-MEM培养。检测各组第7天细胞内USP4、β-catenin、碱性磷酸酶(ALP)及骨桥蛋白(OPN)基因的表达。将3组细胞培养至第4、7、10、14天进行ALP染色,检测ALP的活性;培养至21 d时进行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结节的形成。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数据差异,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0.5μmol/L Vialinin A处理的实验组细胞增殖趋势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该浓度的Vialinin A对细胞增殖无影响,作为后续实验组浓度。ALP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染色效果均较其他组显著。RT-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细胞内USP4与β-catenin表达量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ALP与OPN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0.5μmol/L的USP4抑制剂Vialinin A可以促进大鼠ASCs内ALP与OPN基因的表达。但USP4可能并非通过β-catenin途径调节其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85.
86.
徐磊  付秀华  张卿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77-1680
蛋白是细胞功能的主要执行者,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与细胞功能和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蛋白的降解系统控制着蛋白的数量,泛素一蛋白酶体系统是细胞内蛋白的主要降解系统,负责细胞内大部分蛋白的降解。对于泛素一蛋白酶体与心血管、肿瘤和神经系统的关系目前研究的比较多,一些新的I艋床药物也应运到临床为患者带来福音。而该系统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了解泛素一蛋白酶体系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内质网相关性降解与呼吸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质网相关性降解(ERAD)通过清除内质网腔内的错误折叠蛋白质,从而预防和缓解内质网应激,是真核生物蛋白质质量控制和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状态的重要机制。ERAD包含底物(即错误折叠蛋白)识别、底物泛素化与逆转运、底物降解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调都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并可能进一步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几年研究发现,ERAD参与了COPD、肺癌、肺囊性纤维化等疾病发生过程。本文就参与ERAD的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8.
生物界DNA双链断裂(DSB)是细胞周期中时常发生的重要DNA损伤事件,无论是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的减数分裂重组与细胞衰老、还是在端粒功能失调、缺氧、热休克、电离辐射(IR)以及某些细胞毒性药物的作用下均可诱导其发生.为了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细胞可通过启动活化一系列DNA损伤应答反应(DDR)来感知DNA的损伤并协调细胞周期检测点蛋白的激活、启动细胞凋亡和DNA修复过程.近来研究显示,以特异性水解靶蛋白上K63-Ubs的去泛素化酶BRCC36为核心的细胞内蛋白复合体在DSB修复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对其近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随人口老龄化及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手段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MM患者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进而生存期延长、并发症减少、预后改善。随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内的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逐渐成为不同年龄段的一线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MM患者缓解率提高、生存期延长,但目前仍不能治  相似文献   
90.
张莹  孙秀静  徐有青 《山东医药》2012,52(48):29-31,34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抗原递呈基因LMP2/LMP7单倍体型与肠道结核感染的遗传易感性关联.方法 提取189例肠道结核感染患者及2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两组人群中LMP2-60/LMP7-145位于基因编码区的两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利用PHASE1.0软件构建两个多态性位点的个体单倍体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并进行单倍体型与肠道结核感染易感风险关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LMP2-60/LMP7-145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均存在,LMP2/LMP7多态性位点各自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肠道结核感染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中LMP2/LMP7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校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个位点所构建的单倍体型LMP2(Cys)-LMP7 (Lys)在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OR=4.02、95% CI 2.48 ~ 9.62).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LMP2/LMP7基因编码区两个多态位点的单倍体型与肠道结核的感染有着较强的遗传易感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