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市售桑枝中黄酮成分的含量,以评价药材质量。方法:以芦丁为基准物,采用比色法,对济南、北京、上海、金华、福州五地区市售桑枝中的黄酮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测得其含量范围为0.225%~1.12%,加样回收率为97.6%。结论:方法准确、灵敏,为《中国药典》制定桑枝质控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2.
[]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药桑枝中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白藜芦醇和桑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MC pack ODS 色谱柱 ( 4.6 mm × 250 mm,5 μm) ,以0.2%磷酸水溶液-0.2%磷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流速0.6 mL.min-1。结果:6种成分在45 min内完全分离,6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7.7%~100.7% ( RSD≤ 2.0%) 。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为药桑枝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研究桑枝提取物对其血糖、血脂、血黏度、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内皮素等指标及肾脏形态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桑枝提取物低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并设立正常组大鼠10只,灌胃给药14 d后测定血糖(FPG)、血脂(TC、TG、LDL-c、HDL-c)、血黏度(ηb、ηp、fib)、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浆内皮素(ET),并制作肾脏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单纯模型组比较,桑枝提取物治疗组FPG、TC、TG、LDL-c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ηb、ηp、fib下降(P<0.05);mAlb下降(P<0.05),其中FPG、TC、LDLc、HDL-c、ηb、ηp、mAlb高剂量组作用强于低剂量组(P<0.05);ET改善不明显(P>0.05);肾脏病理切片显示高剂量组大鼠肾脏损害轻于模型组。结论:桑枝提取物对DN模型大鼠的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马丽丽  邹欣蓉  刘琼  步世忠 《中草药》2014,45(22):3337-3342
桑树作为药用早已被中医应用于临床,桑叶Mori Folium、桑椹Mori Fructus、桑枝Mori Ramulus、桑白皮Mori Cortex等桑树资源均可入药,特别是桑树资源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多种重要调节作用。就桑树资源的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调血脂、抗炎、抗氧化等多方面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利用桑树资源和开发治疗糖尿病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桑枝颗粒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的FPG、TG、TC、LDL-c、FF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HDL-c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大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桑枝颗粒治疗组FPG、TG、TC、LDL-c、FFA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桑枝颗粒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及改善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66.
桑枝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莲  杨文菊  王岩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172-1173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桑枝中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桑枝中的多糖进行提取,用Sevag法等进行纯化,蒽酮-浓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A=0.02494C 0.0571,r=0.9995,线性范围为0.08~0.4μg.L-1。桑枝多糖的含量为18.74%(RSD=2.1%),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桑枝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7.
68.
桑枝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枝RamulusMori是桑科植物桑树Morus albaL.的干燥枝干,作为养蚕业的副产物,在我国一直被用作为传统中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关节肿痛、手足麻木、风湿痹痛、瘫痪等多种疾病[1]。桑枝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主要有多糖、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精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等,此外还含有挥发  相似文献   
69.
桑枝多酚的制备与其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桑枝多酚及其中主要成分的制备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桑枝的7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精制,对其中的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HPLC含量测定,采用DPPH和ABTS法测试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桑枝经提取和精制获得柘木多酚MAP-1~3;从MAP-2、MAP-3中进一步分离获得化合物1、2,经鉴定依次为桑皮苷A、桑皮黄素。采用静态和动态实验筛选,获得优选的AB-8大孔树脂精制工艺参数。抗氧化活性测验结果表明,CTP-1~3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有抗氧化活性。结论:桑枝多酚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桑皮苷A和桑皮黄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0.
鲁桑枝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鲁桑Morus multicaulis枝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鲁桑枝9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6个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桑枝酮A(1)、carpachromene(2)、补骨脂乙素(3)、异甘草素(4)、芹菜素(5)和槲皮素(6),其中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通过圆二色谱量子化学计算得到了确定。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桑枝酮A,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