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4篇
  免费   800篇
  国内免费   1038篇
耳鼻咽喉   296篇
儿科学   406篇
妇产科学   114篇
基础医学   1294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1354篇
内科学   1307篇
皮肤病学   352篇
神经病学   369篇
特种医学   2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81篇
综合类   3022篇
预防医学   903篇
眼科学   253篇
药学   1014篇
  30篇
中国医学   358篇
肿瘤学   1260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695篇
  2005年   772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细菌DNA能够激活哺乳动物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等多种免疫细胞,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12、γ型干扰素(IFN-γ)等炎症介质释放,引起急性炎症反应,甚至发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导致死亡。细菌DNA免疫刺激效应的结构基础是CpG基元(CpG motif),即以未甲基化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调查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单位 1(ND1)基因的T3394C位点突变与中国人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随机收集 338例无血缘关系的糖尿病患者及 2 6 2例正常对照组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限制性内切酶HaeⅢ消化进行突变筛查 ,DNA序列分析确认。【结果】糖尿病患者中T3394C突变者共 8例 (2 37%) ,正常对照组中只有 1例 (0 38%,P <0 0 1)。糖尿病突变患者中 4例有糖尿病家族史 ,4例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和 /或出现并发症 ,需用胰岛素治疗。【结论】ND1/T3394C突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组 ,提示这个位点突变可能是导致线粒体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43.
半乳糖血症是半乳糖代谢中酶功能缺陷所引起的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在欧美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3万。1/5万,我国台湾省的筛查显示当地的发病率约为1/40万。半乳糖血症的临床症状出现较早,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可以极大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伤残程度。  相似文献   
44.
Polymyxin B antagonizing biological activity of lipopolysacchari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polymyxin B ( PMB ) antagonizing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Hipopolysaccharide (LPS). Methods: The affinity of PMB for LPS and lipid A was assayed by biosensor, and the neutralization of PMB for LPS (2 ng/ml ) was detected by kinetic turbidimetric limnins test. The releases of TNF-α and IL-6 in murin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PMφ) after exposure to LPS ( 100 ng/ml) were detected,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LR4, TNF-α and IL-6 mRNA in PMφ induced by LPS (100 ng/ml) were measured by RT-PCR. Results: PMB had high-affinity to LPS and lipid A with dissocia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18.9 nmol/L and 11.1 nmol/L, respectively, and neutralized LP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Furthermore, PMB could markedly inhibit the expressions of TLR4, TNF-α and IL-6 mRNA and the release of cycokines in LPS-stimniated murine PMφ. Conclusions: PMB neutralizes LPS and inhibites the expression and release of cycokines in macrophages, in which the affinity of PMB for lipid 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染色体不稳定性相关基因MRE11(meiotic recombination 11 homolog A)突变与原发性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原发性胃癌病人的胃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并通过显微切割方法从胃癌组织中获取较纯胃癌细胞。设计扩增MRE11基因外显子的引物共20对,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在胃癌细胞和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对MRE11基因编码区进行突变检测,并运用CGH方法对存在突变的胃癌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在27例原发性胃癌中,4例存在MRE11基因共4个体细胞水平的错义突变,其中3例为肠型胃癌。CGH显示该4例胃癌均存在5个以上基因组片断的获得或丢失事件。结论:MRE11基因突变可能在某些原发性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显示染色体不稳定性的肠型胃癌。  相似文献   
46.
中国汉族人群腓骨肌萎缩症Cx32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arcot Marie Tooth (CMT)diseaseisthemostcommoninheritedperipheralneuropathywithapreva lenceof 1in 2 5 0 0 .Distalmuscleweaknessandatro phy ,sensorylossandreducedorabsenttendonreflex es ,pescavus ,hammertoes ,steppagegaitareamongthemainsymptoms .Thereares…  相似文献   
47.
热休克蛋白90作为分子伴侣参与细胞中众多信号蛋白的构象成熟和功能稳定的调控,而这些信号蛋白的过度表达或突变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存活.抑制热休克蛋白90的功能可促进其底物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从而发挥其抗肿瘤的功效.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有明确的抗肿瘤活性,并与肿瘤细胞有更高的亲和力,可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因而热休克蛋白90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索可溶性HLAG1分子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去掉HLAG1重链分子α1功能区氨基端24肽,然后与轻链蛋白在体外与九肽共折叠复性形成复合物,并检测复合物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突变的HLAG1重链分子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重链蛋白与轻链蛋白形成复合物,经Westernblot鉴定可与HLAⅠ类分子的单抗W6/32结合,并且可明显抑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论α1功能区氨基端缺失24肽的HLAG1分子,可抑制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能够增强吗啡镇痛效能的纳洛酮剂量范围.方法 84只雄性SD大鼠,取42只随机分为7组(n=6),即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S)、吗啡对照组(M组,皮下注射吗啡6mg/kg),吗啡复合纳洛酮组(MN组,皮下注射吗啡6mg/kg及纳洛酮),根据纳洛酮剂量的不同(分别为1μg/kg、100、10、1和0.1ng/kg),MN组又分为MN1、MN2、MN3、MN4和MN5组.测定各组大鼠在注药前及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痛阈.另外42只大鼠分组方法 同上,仅将M组和各MN组吗啡剂量改为2mg/kg,在大鼠后爪建立急性疼痛模型后,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大鼠在1h内的累积疼痛评分.结果 与NS组比较,M组和各MN组大鼠的痛阈在5~120min显著增高(P<0.01);累积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M组比较,MN1组大鼠在30、40、50min的疼痛阈值显著降低(P<0.01),累积疼痛评分升高(P<0.01);MN2、MN3、MN4组大鼠的疼痛阈值在注药后20~120min内显著升高(P<0.01),累积疼痛评分降低(P<0.05);MN5组疼痛阈值、累积疼痛评分与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100ng/kg的纳洛酮能够增强吗啡对大鼠的镇痛效能,1μg/kg的纳洛酮可拮抗吗啡的镇痛效能,而剂量在0.1ng/kg时则不增强吗啡的镇痛效能.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主动肌疲劳时拮抗肌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规律 ,本研究采用踝关节背屈运动形式 ,对胫骨前肌 (主动肌 )疲劳状态下的比目鱼肌 (拮抗肌 )诱发肌电图H波成分进行了观察。并以压迫阻断胫骨前肌Ⅰa类神经纤维传导的方法 ,对比目鱼肌H波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发现 :(1)胫骨前肌疲劳后 ,比目鱼肌H波明显受到抑制 ,与安静时比较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2 )胫骨前肌Ⅰa类神经纤维传导被阻断后 ,比目鱼肌H波的抑制现象没有解除。表明 ,胫骨前肌疲劳时比目鱼肌H波被抑制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主动肌内的代谢产物激活了Ⅲ·Ⅳ类神经纤维的感受器 ,Ⅲ·Ⅳ类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增加 ,使Ⅰa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被激活 ,导致拮抗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