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9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939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1532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3179篇
内科学   1607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804篇
特种医学   8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858篇
综合类   6122篇
预防医学   1895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264篇
  50篇
中国医学   1660篇
肿瘤学   196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692篇
  2022年   623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601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588篇
  2015年   637篇
  2014年   891篇
  2013年   896篇
  2012年   1174篇
  2011年   1239篇
  2010年   1225篇
  2009年   1237篇
  2008年   1219篇
  2007年   1076篇
  2006年   1057篇
  2005年   1084篇
  2004年   898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35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孟丽萍 《山东医药》2006,46(26):77-77
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危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传统治疗药物为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但效果较差。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们应用法莫替丁治疗35例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应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与焦虑行为的关系。方法将3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精神应激组(30只)和对照组(8只)。对应激组采用限制应激和饮水冲突应激,持续2个月;分别于应激前、应激后1,2个月用空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焦虑水平,计算出中央格爬行次数、外周格爬行次数、开放臂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闭合臂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主动脉血管局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结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应激1个月后,应激组大鼠在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闭合臂的次数少(P<0·05),闭合臂的时间多(均P<0·01);应激2个月后,应激组大鼠在外周格爬行的个数和闭合臂时间多(P<0·01),开放臂时间少(P<0·01)。(2)应激组大鼠主动脉失去原有的正常结构,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数目增多。(3)应激组大鼠血管壁PC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为(16485±10694)个/MM2,对照组大鼠为(4012±2256)个/MM2,T=4·359,P<0·01。(4)中度焦虑组大鼠PCNA表达与大鼠焦虑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718,P=0·004)。结论大鼠中度焦虑时,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率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
精神科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病患者住院对其亲属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 ,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对此 ,他们必然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本文旨在探讨其心理健康状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系 2 0 0 2年 1~ 8月来我院住院患者的陪送亲属 ,共 10 3人。其中男 6 2人 ,女 4 1人 ;属患者配偶 2 2人、同胞 38人、父母 4 0人、其他 3人 ;平均年龄 (36± 7 12 )岁 ;干部 2 3人、工人 19人、无业 5 7人、其它 4人 ;小学文化 2 9人、初中 4 2人、高中 2 7人、大专以上 5人 ;患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6 1例、躁狂症 2 9例、抑郁症 1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2例…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纳络酮在各种应激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对各种应激性疾病患者的病理状态的改善状况。方法通过各应激性疾病病例与对照组的服药剂量,服药时间,服药疗程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纳络酮对安定中毒时的心血管和呼吸抑制解除效果显著催醒作用强,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对肺性脑病患者意识障碍具有较好的催醒作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意识恢复有促进作用;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拮抗内源性阿片肽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兴奋心管系统而起到抗休克;对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症状迅速改善;可透过血脑屏障拮搞阿片肽而兴奋呼吸中枢,增加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对急性乙醇中毒有效率在99%以上;对脑外伤昏迷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对乙型脑炎重症中署都有很好的治愈率。结论纳络酮对μ,δ和κ受体有竞争性拮抗作用,对应激性疾病有显著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5.
应激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对机体既有有利的一面,如:动员机体非特异性适应系统,提高机体对内外环境干扰因素的抵抗,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反应不适当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生理障碍,甚至引起严重的躯体疾病.海马是介导应激反应的最重要的脑区之一,是应激激素作用的主要脑区[1].海马既能调节应激反应,又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急性应激时海马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影响,但慢性应激可引起海马结构及功能的损害,最终诱发抑郁症.试验参照Katz[2]等使大鼠连续三周处于应激状态,研究慢性应激对大鼠行为及海马不同区域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与血压在应激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血压在应激前后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在安静状态、心理应激状态和心理应激后 (恢复状态 )测量抑郁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血压 ,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 ,以及心理应激前后的变化。心理应激以规定时间内的计算试验模拟 ,血清皮质醇以酶联免疫试验检测 ,血压为常规检测。结果 1.皮质醇 :抑郁组在安静状态、应激状态、恢复状态的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组应激前后皮质醇浓度的波动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5 )。2 .收缩压 :安静状态和恢复状态时抑郁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应激状态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应激前后收缩压的波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3 .舒张压 :抑郁组在安静状态时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 ,在应激状态和恢复状态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应激前后舒张压的波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抑郁患者存在基础血压升高 ,此现象可能与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海马神经元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对19例PTSD患者及19例健康对照组行常规MRI和1HMRS检查。结果 PTSD患者MRI检查未出现信号的异常。19例患者两侧海马均显示NAA/Cr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两侧海马的Cho/C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MRS揭示了PTSD时海马存在着神经元的丢失或功能紊乱,而这些改变是构成PTSD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8.
门诊手术虽小,但作为躯体和心理的一种应激源,同样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由于局部麻醉手术时患者意识清醒,因此其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尤为突出,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易导致患者术中或术后出现头晕、心慌、胸闷、心动过速、出冷汗,甚至休克等现象.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的行为及前额叶皮质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束缚应激组,每组8只。将束缚应激组大鼠放入特制的束缚器中限制其活动,6k/d,连续21d。比较应激前后大鼠旷场行为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的改变,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应激后大鼠前额叶皮质P—ERK1/2表达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行为学改变:应激后,束缚应激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度[(4265±864)mm]少于正常对照组[(8562±502)mm],中央停留时间[(39.1±4.3)s]长于正常对照组[(24.6±1.6)s],均P〈0.01;束缚应激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的目标象限活动时间[(57.2±1.7)s]和穿越站台次数[(2.0±0.8)次]均少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0.7±3.6)s和(6.2±1.0)次;均P〈0.01]。(2)p-ERK1/2蛋白水平:应激后束缚应激组吸光度(A)值[(0.767±0.006)]低于正常对照组[(0.813±0.015);P〈0.05]。(3)p-ERK1/2阳性细胞数:应激后束缚应激组[(76±5)个]少于正常对照组[(110±14)个;P〈0.05],且树突染色浅淡。结论 慢性心理应激明显影响动物的活动度和记忆能力;前额叶皮质中p-ERK1/2表达的减少,提示ER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应激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0.
手术前禁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上择期性手术前晚起禁食,近期证实仅需禁食固体食物6小时或流汁饮食2小时,重点复习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