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43篇
  免费   9868篇
  国内免费   8922篇
耳鼻咽喉   594篇
儿科学   1579篇
妇产科学   676篇
基础医学   12465篇
口腔科学   1393篇
临床医学   18355篇
内科学   10447篇
皮肤病学   424篇
神经病学   6344篇
特种医学   34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7708篇
综合类   44435篇
预防医学   12532篇
眼科学   1163篇
药学   15361篇
  181篇
中国医学   19658篇
肿瘤学   1762篇
  2024年   1216篇
  2023年   4530篇
  2022年   3569篇
  2021年   4262篇
  2020年   4089篇
  2019年   4214篇
  2018年   2189篇
  2017年   3493篇
  2016年   4127篇
  2015年   4704篇
  2014年   6967篇
  2013年   6957篇
  2012年   9028篇
  2011年   10068篇
  2010年   8877篇
  2009年   8650篇
  2008年   10589篇
  2007年   8648篇
  2006年   7466篇
  2005年   8053篇
  2004年   7311篇
  2003年   6532篇
  2002年   4277篇
  2001年   3367篇
  2000年   2808篇
  1999年   2267篇
  1998年   1877篇
  1997年   1391篇
  1996年   1262篇
  1995年   1223篇
  1994年   989篇
  1993年   712篇
  1992年   635篇
  1991年   566篇
  1990年   468篇
  1989年   484篇
  1988年   250篇
  1987年   181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中学生健康素养和视屏时间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 2017年12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沈阳市某中学初一至高三1062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象年龄为(15. 38±1. 74)岁,其中男生576名,女生486名。采用自制问卷、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CAIHL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和评定人口统计学信息、健康素养水平、学习日视屏时间及抑郁症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中学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视屏时间和健康素养(包括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和精神成长三个维度)及其不同组合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6. 1%(277/1062)。相对初中生、自评家庭经济一般/良好和视屏时间正常,高中生、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差和视屏时间过长的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χ~2值分别为15. 090、10. 510和4. 832,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健康素养、视屏时间过长和低精神成长均与中学生抑郁症状正向关联(P<0. 05)。相同健康素养水平情况下,视屏时间越长抑郁症状检出率越高。视屏时间过长且低健康素养水平的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最高51. 7%(30/58),OR=5. 741(95%CI 2. 999~10. 999)。结论视屏时间和健康素养是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低健康素养且视屏时间过长的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调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过渡期心衰相关症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心脏病患者抑郁量表、照护负担问卷和家属照护者照护能力问卷,对219例老年心衰患者及主要家庭照护者,于患者出院前1~2 d、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心衰相关症状随着出院过渡期的延长呈恶化趋势,与出院前1~2 d相比,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患者的心衰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P0.01)。抑郁症状在出院后1个月得分最高(90.31±3.27),随着过渡时间的延长得分逐渐下降(P0.01)。回归分析显示,出院过渡期患者心衰相关症状受患者服药种类、心功能分级和照护能力的影响;抑郁受患者年龄、病程和住院次数的影响(P0.05,P0.01)。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出院过渡期心衰相关症状较差且呈动态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该制定针对性的过渡期护理计划,减轻患者症状负担。  相似文献   
43.
44.
《右江医学》2019,(12):912-915
目的探索应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模式干预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健康教育模式不同,分成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7),观察组运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模式,针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及不良事件进行重点干预,对照组则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的效果,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改变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透析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效果更优;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2.15±2.56)分和(36.71±3.0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腹膜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12.3%(8/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模式对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干预,可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焦虑和抑郁状况明显好转,腹膜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教育及管理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冠心病患者是否合并焦虑抑郁情绪分为冠心病组(n=50)、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组(n=57)和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48)。采用血管内皮功能监测仪Endo PAT2000(以色列,Itamar.公司)测定血管内皮功能指数(RHI)评估血管内皮功能,比较三组之间RHI差别并分析相互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RHI(1.41±0.36)、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组患者的RHI(1.21±0.35)与对照组(2.55±0.18)相比明显减低(P0.05),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组患者的RHI与非焦虑抑郁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而且合并焦虑抑郁对血管内皮损伤更重,焦虑抑郁情绪是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的健康宣教对胸腰椎结核患者卧床依从性、精神状态等健康结局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8年1—8月间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收治的10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3D打印模型辅助护理干预。2组均由住院开始护理至手术前1 d。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Morisky-Green测评表评价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自制量表评价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评价2组患者抑郁及焦虑情况,进而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的健康宣教对胸腰椎结核患者卧床依从性、精神状态等健康结局的影响。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绝对卧床依从性佳为96.15%,对照组绝对卧床依从性佳为67.3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98.08%,对照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73.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3D打印模型进行健康宣教可显著提高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以及结核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可稳定患者心理,有助于胸腰椎结核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47.
48.
49.
拟/抗激素样作用是很多中药疗效的机制基础,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关注了植物的拟雌激素样作用,而对中药的雄激素样作用研究较少。对具有拟/抗雄激素样作用的中药及其方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以及药物的雄激素样作用筛选方法(肾阳虚模型,Hershberger法,体外细胞模型)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