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51篇
  免费   1970篇
  国内免费   1827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321篇
妇产科学   190篇
基础医学   2477篇
口腔科学   380篇
临床医学   4784篇
内科学   4345篇
皮肤病学   200篇
神经病学   1110篇
特种医学   10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2248篇
综合类   9587篇
预防医学   1885篇
眼科学   985篇
药学   3890篇
  69篇
中国医学   2368篇
肿瘤学   1011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916篇
  2022年   800篇
  2021年   1029篇
  2020年   965篇
  2019年   1049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912篇
  2016年   976篇
  2015年   1124篇
  2014年   1593篇
  2013年   1540篇
  2012年   1837篇
  2011年   2042篇
  2010年   1871篇
  2009年   1934篇
  2008年   2223篇
  2007年   2107篇
  2006年   1852篇
  2005年   2039篇
  2004年   1608篇
  2003年   1277篇
  2002年   1211篇
  2001年   1017篇
  2000年   723篇
  1999年   663篇
  1998年   485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57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报告113例脑前循环系统动脉管其中包括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75例.前交通动脉瘤17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人脑前动脉-胼周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眼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例.多发动脉瘤5例.共118个动脉瘤在显微镜下直视手术,动脉瘤直接夹闭术108例.孤立或包裹术5例:5例多发动脉瘤行同期手术3例,分期手术2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8次.Hunt和HessⅠ~Ⅱ级病人中有例行早期手术.全组术后死亡率为7.9%.着重讨论手术时机.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多发动脉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52.
苯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儿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45例充血性心力衰(CHF)患儿和20例正常儿童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以CEC作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指示物,并将苯那普利组(n=20)与常规组(n=18)比较,结果显示:CHF患儿CEC与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值均<0.001)且与CHF患儿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苯那普利组治疗后CEC减少,血浆ET下降较常规组明显。提示:VEC损伤和血浆ET升高两者共同参与CHF病理生理过程,并可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苯那普利对CHF患儿VEC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通透性特征。方法 在成功建立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该体外模型跨细胞电阻及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结果 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培养增殖过程中其跨细胞电阻呈动态变化过程 ,以 5× 10 4/cm2 的细胞密度接种时 ,7d左右电阻到达峰值 ,其跨细胞电阻峰值大小为 (118 9± 18 5 )Ω/cm2 ;②体外模型中加入12 5I 牛血清白蛋白后 ,其通透性呈上升期抛物线型曲线 ,90min内几乎呈直线。结论 跨细胞电阻及对12 5I 牛血清白蛋白变化曲线能反映体外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特征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42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氛(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银屑病患者血清TNF、MDA、NO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SOD则显著降低(P<0.01);(2)疾病进行期较静止期血清TNF、MDA、NO显著增高(P<0.05),SOD活性则显著降低(P<0.01);(3)患者血清TNF、MDA、NO与PASI间至正相关(P<0.05~0.01),与PASI间呈负相关(P<0.05),而四项指标的水平变化与病程长短无关。提示:血清TNF、MDA、SOD及NO的水平检测,可反映银屑病的病情况重程度,即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5.
通过家兔急性实验性血清病模型和临床慢性肾小球肾炎(GN)病人探讨了雷公藤多甙(CTW)加输新鲜血浆治疗GN疗效观察。模型组家兔与临床病人所得实验结果基本相同。治疗后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显著下降。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后性水平明显上升,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GN病人治疗后CD_3、CD_8T细胞无变化,CD_1明显下降,P<0.01。CD_1/CD_8比值由常规疗法的2.12下降到1.33。细胞因子治疗后。IL-8、sIL-2R、IL-2、IFN和TNF均明显下降,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1。肾脏病理损伤程度与未治疗组相比明显减轻。从本实验结果看出,雷公藤多甙加输新鲜血浆治疗GN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明血管内皮细胞在急性低无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进行了本研究。雄性SD大鼠经20%乌拉坦麻醉,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动物分为两组:单纯低氧组(n=10只)吸10.5%低氧混合气体5分钟;另一组为肺损伤低无组(n=7只),ANTUlmg/kg缓慢注入肺动脉内,再吸入10.5%低氧混合气体。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肺动脉平均压PPa)增加20.4±6.5%,而肺损伤后再吸入低氧气体,PPa仅增加8.7±3.8%,显著低于单纯低氧组(P<0.01).结果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急性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57.
殷平 《中华综合医学》2002,3(2):128-130
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细胞中新生血管网络系统形成,其决定于在行定微环境中某些血管生成诱导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本主要对血管生成诱导因子,抑制因子及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对BTCC新生血管形成调控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58.
沙立度胺对ECV304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体外探讨沙立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反应停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增殖的抑制率;RT-PCR检测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反应停对NF-κB活化的影响.结果反应停对ECV304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r=0.999,P<0.001),当50μg/ml反应停处理72小时,其抑制率为34%;25μg/ml反应停处理24小时,ECV304细胞VEGF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48±0.14vs0.98±0.18,P=0.005);与对照组相比,IL-8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减少(5.77±0.44vs 5.99±0.52,P>0.05);αv整合素亚基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47±0.13vs0.82±0.18,P=0.029),而β5整合素亚基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1.5±0.52vs 1.37±0.81,P>0.05).当药物浓度为50μg/ml时,NF-κB转录因子活性明显降低,且其对NF-κB活化的抑制与药物浓度有关.结论反应停抑制血管新生可能与其通过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下调VEGF和αv整合素亚基表达以及抑制NF-κB的活化等多个环节有关.  相似文献   
59.
颈交感神经切断对脑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壁富含神经纤维 ,其中起自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纤维沿颈内动脉深入到脑动脉。文章综述了颈交感神经切断对正常平静状态、高血压、缺血缺氧状态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循环的影响。临床上采用颈交感神经阻断 (星状神经节阻滞 )可能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0.
一种新型蒸发器--底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蒸发器-底热式蒸发器。该蒸发器不仅具有较高的循环动力和传热系数,还能有效地抑制溶液在加热面的汽化和晶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