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10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869篇
预防医学   58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77篇
  6篇
中国医学   19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健康必读》2009,(3):59-59
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茶叶中的黑曲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会不断生长、发酵,逐渐变成茶红素和茶褐素,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中医学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风解表、止咳生津、延年益寿等功效。  相似文献   
22.
成人特发性乳糖酶缺乏症的发生率极高,这些人进食牛奶后会出现胃肠胀气、腹痛、腹泄等对牛奶不耐受的消化不良症状。为解决这一问题,自1989年起,国内外不少学者是主张有产替代疗法,即将人工培养制备纯化的乳糖酶直接加入牛奶中以水解其中的乳糖来弥补成人乳糖酶的缺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溶藻弧菌抗独特型抗体的单链抗体(scFv)基因的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方法:从分泌溶藻弧菌抗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F4)中克隆该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基因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DQ011530和 DQ011531), 并通过基因重组为scFv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入毕赤酵母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 经序列测定后, 电转化入毕赤酵母菌SMD1168中, 将经表型筛选和G418抗性筛选的重组酵母菌株进行PCR鉴定.结果:获得毕赤酵母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scFv, 经G418浓度梯度筛选及PCR鉴定得到高拷贝整合的重组酵母菌株.结论:成功地构建溶藻弧菌抗独特型抗体的scFv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李晴  罗凡  杨占秋 《免疫学杂志》2008,24(4):438-441
目的 研究湖北地区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与普马拉病毒(Puumaa virus,PUUV)、多布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血清学交叉反应.方法 以酵母菌表达的PUUV、DOBV、HTNV重组核衣壳蛋白(recombinant nucleocapsidprotein,rNP)为包被抗原,ELISA法定性、定量分析湖北地区HTN型急性,恢复期血清中IgA、IgG、IgM抗体,比较疾病早晚期血清学交叉反应变化.结果 DOB-rNP与HTN型血清中IgA、IgG、IgM抗体交叉反应性较高,PUU-rNp对HTN型血清交叉反应很低;IgA、IgG抗体交叉反应在恢复期血清中均增高,且IgA抗体交叉反应更多更强.结论 湖北地区HTN型血清与DOBV存在广泛交叉反应,与PUUV交叉反应少.各交叉反应在恢复期增高对汉滩病毒血清学研究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红细胞CRl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表达及免疫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人类红细胞膜上 1型补体受体 (CR1)属于糖肽 ,其配体有C3b、C4b、ic3b、ic4b。CR1的主要免疫功能是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及病原体 ;将抗原提呈给淋巴细胞 ,增强T淋巴依赖性反应 ;增强免疫调控作用及效应细胞样作用[1] 。因此 ,研究红细胞CR1分子的表达及其免疫粘附 (RCIA)功能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ELISA法和酵母菌花环试验 ,测定了 3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R1分子的表达、RBC C3bR形成率及RBC ICR形成率 ,旨在了解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意义。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6.
张伟伟  李园园 《中国校医》2022,36(6):452-455
目的 探讨沙棘干乳剂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予以分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棘干乳剂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用药安全性予以观察。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23%,与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91%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腹泻、呕吐消失时间为(2.14±0.36)d、(2.75±0.48)d、(1.86±0.31)d, 与对照组(2.59±0.42)d、(3.19±0.51)d、(2.24±0.39)d比较,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2、4.574、5.553,P均<0.05);治疗3 d后,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为(1.58±0.39)g/L、(1.45±0.33)g/L、(9.82±1.06)g/L,与同期对照组(1.31±0.32)g/L、(1.24±0.31)g/L、(8.96±1.02)g/L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6、3.393、4.256,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77%、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05)。结论 沙棘干乳剂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促进患儿症状恢复,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7.
尚海方 《中国校医》2022,36(5):369-372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剂型克霉唑在轻中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98例轻中度VVC患者予以分组,观察组49例,给予克霉唑乳膏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依从性予以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与对照组93.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6,P=0.581);观察组外阴肿胀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2.63±0.51vs2.97±0.65 d,t=2.881,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外阴瘙痒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2.35±0.47vs2.71±0.59 d,t=3.341,P=0.001);观察组阴道分泌物异常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2.92±0.63vs3.28±0.67 d,t=2.740,P=0.00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与对照组4.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62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100.00%稍高于对照组91.84%(χ2=2.346,P=0.168)。结论 在轻中度VVC治疗中,克霉唑阴道片与克霉唑乳膏均为安全、有效剂型,但克霉唑阴道乳膏起效相对较快,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好,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8.
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为临床正确选择抗真菌药物和有效控制该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02株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酮康唑、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对102株白色念珠菌MIC较低,其MIC90分别为0.25μg/ml、0.5μg/ml和0.5μg/ml。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MIC90分别为2μg/ml和8μg/ml。受试菌对氟胞嘧啶敏感率最高为100%,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8.3%和75.5%。对氟康唑耐药的9株菌株也同时对伊曲康唑耐药。结论受试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敏感率最高,未发现耐药菌株;酮康唑对受试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唑类药物存在耐药性,且该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对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症状控制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6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饮食指导、合理补液、抗病毒、预防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含量、血清中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并统计分析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止泻、止吐、大便性状正常)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退热时间[(1.69±0.42)d]、止泻时间[(2.28±0.45)d]、止吐时间[(1.92±0.44)d]、大便性状正常时间[(2.30±0.45)d]、住院时间[(4.82±1.37)d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2组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含量、血清中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较治疗前上升,肠杆菌含量及血清中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含量改善程度及胃肠激素水平下降幅度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可促进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平衡肠道菌群,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0.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pathogenic fungi in China: 1986 and 1996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 1986年 - 1996年 ,我国致病真菌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  1986年 1月 1日 - 12月 31日和 1996年 1月 1日 - 12月 31日在全国 2 5个省、市、自治区 4 0多个有代表性的单位对临床或现场确定的致病菌进行了动态研究 ,就病原菌变迁、各区动态情况和具体疾病等作了详细分析。结果 发现 10年间较易治疗的皮肤癣菌比例下降 ,而较难治疗的酵母菌和霉菌比例升高。结论  10年间致病真菌菌群的变化较大 ,我们应根据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及制定出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