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38篇
  免费   7168篇
  国内免费   5956篇
耳鼻咽喉   796篇
儿科学   1267篇
妇产科学   747篇
基础医学   5239篇
口腔科学   1491篇
临床医学   17904篇
内科学   11507篇
皮肤病学   1119篇
神经病学   2577篇
特种医学   47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8篇
外科学   7921篇
综合类   43970篇
预防医学   15751篇
眼科学   1707篇
药学   26158篇
  196篇
中国医学   20861篇
肿瘤学   5408篇
  2024年   1009篇
  2023年   3351篇
  2022年   2935篇
  2021年   3505篇
  2020年   3424篇
  2019年   3261篇
  2018年   1702篇
  2017年   2937篇
  2016年   3132篇
  2015年   3699篇
  2014年   6552篇
  2013年   6222篇
  2012年   8217篇
  2011年   8577篇
  2010年   7868篇
  2009年   8120篇
  2008年   14364篇
  2007年   11269篇
  2006年   9405篇
  2005年   11438篇
  2004年   8657篇
  2003年   7760篇
  2002年   6358篇
  2001年   4641篇
  2000年   3700篇
  1999年   2852篇
  1998年   2497篇
  1997年   2148篇
  1996年   2006篇
  1995年   1749篇
  1994年   1327篇
  1993年   846篇
  1992年   765篇
  1991年   804篇
  1990年   727篇
  1989年   684篇
  1988年   257篇
  1987年   205篇
  1986年   162篇
  1985年   107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化疗患者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2例肺癌患者进行短期放疗,对比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观察临床疗效、各灌注参数结果情况。结果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加,肺癌患者化疗疗效逐渐提升,化疗4个周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44.57%),显著高于化疗1个周期(32.61%),P0.05;随着化疗疗程增加,肺癌患者的TTP及TV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呈逐渐改善趋势,P0.05;化疗1、4个周期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4个周期的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1个周期,P0.05;化疗前,有效亚组BF值(96.33±17.87)ml/(min·100g)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BV、PS及MTT值两亚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亚组化疗4个周期后BF值(63.89±9.65)ml/(min·100 g)、MTT值(6.01±0.81)s显著优于本组化疗前,P0.05;无效亚组BV、BF、PS及MTT值与本组化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化疗4个周期后,有效亚组BF、MTT值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完全反应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的血流灌注改变情况,能准确评价肺癌化疗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分析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CIU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瘙痒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2)观察组患者的风团数目减少、风团变小、瘙痒评分降低,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P<0.05).(4)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可有效缓解CIU患者的瘙痒症状,减少风团数目,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复发率较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对脑卒中、轻中型颅脑损伤等脑损伤患者语言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38例脑损伤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失语治疗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多奈哌齐5mg/d,高压氧治疗15d为一个疗程,每疗程中间休息3d,共3个疗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治疗后接受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 )量表评定。结果:第1疗程后两组患者WAB评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后观察组除信息量外,余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疗程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12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中药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0 g/次,3次/d。2组疗程均4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Geboes指数、结肠镜下黏膜表现、生活质量评分、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IL-35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统计治疗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eboes指数、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35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糜烂、溃疡改善不明显(P>0.05),充血水肿、颗粒样变等肠镜表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0.64%,对照组为23.5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修复肠黏膜病理损伤,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炎性因子IL-8、IL-35和凝血因子FIB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7.
全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病率增加的原因是:两大主要病因: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除了高血压本身对肾脏血流动力学有不良影响外,高血压还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继而激活炎症、氧化应激、细胞生长及间质积聚。降压能减少心血管事件与肾脏损害。临床与实验室研究都证明用ACEI、ARB、醛固酮受体阻断剂阻断RAAS能干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肾损害,减少尿微量白蛋白。与其他降压药,如钙拮抗剂、  相似文献   
108.
单方治疗糖尿病为中医药重要特色之一。其有用法简单,药专力宏,用之得当可收到较佳效果的优点,深受患者推崇。今举要如下:人参方 人参益气生津,善治消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临床多用单味人参或配伍它药治疗糖尿病。可根据情况选用下方:  相似文献   
109.
联合使用降压药已成为共识。即使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一种药虽然可使60%的患者降压达标,但也可选择两种低剂量的降压药联用。因为联合用药有协同降压作用,可及早控制血压,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0.
《糖尿病新世界》2006,(2):54-54
17年糖尿病病史,收缩压高,脉压差大,糖尿病早期肾病(微量白蛋白98毫克,尿蛋白++)。现服用降压药伲福达,每日2次,每次1片。依那普利,每日2次,每次1粒。依那普利的说明书中明确写出肝、肾有损害者要慎用,而《糖尿病新世界》2005第4期关于糖尿病肾病治疗新进展一文(第20页)认为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一种药)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此说法是否有矛盾?我该不该服用依那普利来降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