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26篇
  免费   1693篇
  国内免费   2976篇
耳鼻咽喉   220篇
儿科学   351篇
妇产科学   323篇
基础医学   3227篇
口腔科学   316篇
临床医学   3596篇
内科学   3825篇
皮肤病学   610篇
神经病学   603篇
特种医学   12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2560篇
综合类   10806篇
预防医学   2234篇
眼科学   246篇
药学   3368篇
  32篇
中国医学   2445篇
肿瘤学   3090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602篇
  2014年   959篇
  2013年   1056篇
  2012年   1488篇
  2011年   1715篇
  2010年   1761篇
  2009年   1830篇
  2008年   2423篇
  2007年   2429篇
  2006年   2524篇
  2005年   3141篇
  2004年   2973篇
  2003年   2643篇
  2002年   2114篇
  2001年   1860篇
  2000年   1455篇
  1999年   1067篇
  1998年   879篇
  1997年   724篇
  1996年   534篇
  1995年   452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Survivin、Caspase-3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肿瘤杂志》2003,2(4):295-298,F003
  相似文献   
92.
gax和HIF-1α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同源盒基因(gax)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产物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blot)分别检测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及癌旁肝组织中gax和HIF1α的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肝癌组织中HIF1αmRNA(118.1±33.2)及蛋白表达(10.86±2.76)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42.7±10.5与3.52±1.53,P均<0.05);肝癌组织中gaxmRNA表达(39.5±13.8)及其蛋白表达(4.10±1.26)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均<0.05)。结论gax和HIF1α基因是调控肝癌组织血管生长的重要基因之一,与gax表达下调及HIF1α表达下调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中HER-2/neu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探讨应用trastuzumab治疗HCC的可能性。方法应用DAKO HereepTest抗体,EnVision二步法对868例外科切除病理诊断为HEE标本的HER-2/neu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68例HCC,有62例(7.14%)出现HER-2/neu蛋白表达,其中41例大于10%的区域有阳性表达,胞膜显色不连续(1 );20例大于10%的区域有阳性表达,胞膜显色连续,呈局灶强阳性或弥漫中等强度(2 );1例出现70%的瘤细胞弥漫强阳性胞膜阳性(3 )。其余806例无HER-2/neu染色,瘤周肝组织均阴性。HER-2/neu蛋白表达与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如HBV感染、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胞膜是否完整、有无肝内转移和肝硬化等无明显关系。结论仅少数HCC(4.84%,42/868)过度表达HER-2/neu蛋白,且与各种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相关性,表明其不是HCC的一个重要预后指标,仅个别病例有可能应用抗HER-2/neu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治疗。  相似文献   
94.
结果发现,在瞬时转染的293T细胞中GFP全细胞分布,而GFP-tau主要定位于胞浆。tau的过量表达可引起细胞形态改变,如突触减少或消失,细胞分裂受阻及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等,最后导致细胞死亡。在稳转细胞中,tau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诱导细胞出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在培养细胞的上清液中加入纯化的tau蛋白,可直接诱导细胞的凋亡。在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中加入纯化的tau蛋白还可以上调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CHOP的表达。上述结果提示,非修饰的tau蛋白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蛋白- 2(M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LPS)按5 mg/kg体重由大鼠腹腔注射制作脓毒症动物模型,注射后2 h留取肝脏组织检测TLR4、MD-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雌二醇含量。结果正常雌雄性大鼠肝脏组织均可表达少量TLR4、MD-2、TNF-α基因,其中雌性组分别为0.175±0.034、0.211±0.044、0.201±0.068; 雄性组分别为0.205±0.061、0.243±0.049、0.243±0.063,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LPS刺激后雌性大鼠肝脏组织上述指标分别为0.615±0.089、0.708±0.181、0.730± 0.118,血浆中ALT含量为(81.07±10.72)U/L;雄性组分别为0.723±0.091、1.123±0.272、 0.881±0.156,ALT含量为(106.39±14.21)U/L,雌性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雄性大鼠(P< 0.05)。相关分析表明雌性及雄性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TLR4及TNF-α基因表达与相应性别大鼠血浆中雌二醇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LPS刺激后大鼠肝脏组织TLR4、MD-2及 TNF-α基因表达存在性别差异,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可能导致雌性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损伤较雄性轻。  相似文献   
96.
近来研究表明,核糖体蛋白基因(RPG)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我们研究发现RPG家族成员RPS13和RPS26在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明显下调。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一组不同组织学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样本中RPS13和RPS26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旨在了解其在上述各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肝、肺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与腹腔吞噬细胞上清液、循环血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关系,为临床诊治多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盲肠结扎组(CLP组).采用RT-PCR法检测肝脏和肺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和循环血液中相应细胞因子含量.结果CLP组的TNF-α、IL-10基因表达和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循环血液中的相应细胞因子含量均高于sham组.CLP后18h组与4h组比较,TNF-α在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循环血液中的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肝、肺中基因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L-10在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和循环血液中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肝、肺中基因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发生多细菌感染性炎症时,肝、肺参与细胞因子的表达;血液中细胞因子含量不能完全代表组织器官内的基因表达情况;多细菌感染性炎症治疗应考虑靶器官细胞因子的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对巨噬细胞骨桥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人单核细胞转化的巨噬细胞 随机分为对照组,MPO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2000U/L)及时间(3、24、48h)干预组,用RT PCR技术结合 密度扫描分析,观察巨噬细胞内骨桥蛋白mRNA量的变化。结果 MPO浓度为1000U/L即能刺激巨噬细胞内 骨桥蛋白mRNA量增加,骨桥蛋白的mRNA与β actin的mRNA光密度比值3h干预组1.15±0.09,24h干预组 1.20±0.02,48h干预组1.09±0.04分别较对照组提高57.53%、64.38%和49.32%。结论 髓过氧化物酶能在 基因水平上刺激巨噬细胞骨桥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
剥苔基因分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舌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TGF-β3表达的角度研究剥苔(舌黏膜剥脱)的基因分子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运用TUNEL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薄苔比较,剥苔细胞凋亡增加,同时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水平升高,而TGF-β3表达水平降低.结论:促凋基因bax表达上调可能是引起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增加从而导致舌黏膜剥脱的重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利用基因克隆、表达、纯化等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取具有生物活性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L1)的Ig(1-4)结构域融合蛋白。 方法:实验于2001-10/2004-12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教研室完成。①从新生4d的SD大鼠的海马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获取L1-Ig(1-4)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后构建表达载体pET28a(+)-LI-Ig(1-4)。②转染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L1-Ig(1-4)的表达。③利用Ni2+-NTA柱纯化和复性。④用L1-Ig(1-4)融合蛋白观察培养脊髓原代神经元轴突生长情况及其活性,未加入融合蛋白的细胞做对照。 结果:①克隆出编码正确的大鼠L1-Ig(1-4)基因。②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28-3%。③Ni^2+-NTA柱纯化后的纯度达90%以上。④加入融合蛋白后脊髓神经元突触的生长能力较未加入融合蛋白的细胞增强[(56&;#177;3.8),(43&;#177;2.7)μm,P〈0.01]。 结论:通过原核表达可大量获得L1-Ig(1-4)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同样具有促神经生长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