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1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49篇
中国医学   50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蜈蚣龙蛇汤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蜈蚣龙蛇汤联合甲氨蝶呤与青霉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甲氨蝶呤联合青霉胺治疗结果做比较。 方法:①选择1996—10/2002—03湘雅医院和湖南中医学院附属衡阳医院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27-60岁),对照组36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26~58岁)。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且对治疗方案和检测指标知情同意。②两组均采用甲氨蝶呤联合青霉胺,甲氨蝶呤每周10mg,一次口服,青霉胺口服250mg/次,2次/d。治疗组除此外,还接受蜈蚣龙蛇汤方药的治疗,该方药组成:蜈蚣1条(去头足,约1g),地龙10g,白花蛇1条(约1g。研末兑服),制川乌3g(先煎),制草乌3g(先煎),血竭3g(研末兑服),制天南星5g(先煎)。土鳖虫5g,大伸筋10g,威灵仙10g,乳香10g,没药10g,续断10g。白芷10g,透骨草10g,当归20g,川芎20g,甘草20g(由湘雅医院和湖南中医学院附属衡阳医院中药房提供),文火煎,分2次服,1剂/d。两组均以12周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标准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双手握力。20m步行时间,压痛指数,肿胀指数。于治疗前后采用Western法测血沉;采用乳胶凝集法测类风湿因子;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免疫球蛋白IgM,IgG,IgA,C反应蛋白,血清补体C3。两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和67%(P〈0.01)。②临床症状、体征: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指数、20m步行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双手握力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0.05)。③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只有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A明显降低(P〈0.05~0.01)。 结论:蜈蚣龙蛇汤联合甲氨蝶呤与青霉胺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效果优于单纯甲氨蝶呤与青霉胺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92.
地龙耐热蛋白降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地龙耐热蛋白(LHP)对正常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分别静脉给予LHP0.1、0.2g/kg,SHP分别腹腔给予生理盐水或LHP0.4、0.8g/kg,采用颈动脉插管法检测正常大鼠的血压,无创尾套法测定SHR的血压。结果:单次静脉给药,0.2g/kgLHP能显著降低正常大鼠的血压,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短;连续28d腹腔注射给药,0.4g/kgLHP能显著降低SHR的血压。结论:LHP对正常大鼠和SHR均有显著降压作用,该降压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有关。  相似文献   
93.
自制地龙浸出液治疗带状疱疹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我院自1999年1月以来采用地龙浸出液治疗6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4.
水蛭地龙提取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及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水蛭地龙提取液(extractliquorfromhirudoandearthworm,ELHE)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静脉给予ELHE(20ml+等渗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观察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剂(PAI1),以及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lα的变化。结果ELHE组患者经过14d治疗,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由9.4±4.0下降为3.3±1.2,Barthel指数由25.9±4.6升高为67.4±2.8,APTT、PT分别由(28.2±3.8)s、(12.2±3.5)s延长为(42.0±5.2)s、(19.5±2.1)s,血浆tPA含量及活性分别由(10.1±1.2)μg/L、(0.27±0.03)KIU/L升高为(15.3±2.1)μg/L、(0.57±0.12)KIU/L,血浆PAI1含量及活性由(47.8±4.6)μg/L和(0.77±0.12)KAU/L下降为(44.2±3.0)μg/L和(0.68±0.11)KAU/L,血栓烷B2由(228.4±48.9)ng/L降低为(152.7±44.4)ng/L,6KetoPGF1a由(21.9±6.3)ng/L升高为(33.8±6.4)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ELHE具有明显抗凝、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  相似文献   
95.
笔者于2006年~2010年间,运用地龙与半夏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患者,男2例,女10例;年龄48岁~56岁,平均51岁。2治疗方法新鲜地龙50 g,半夏30 g,白糖30 g,将三者混合碾碎成糊状,每天早晚外敷于患处,其外用保鲜膜覆盖,等干燥之后去除。3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对免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电图及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72只有色家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纽(A组)、模型组(B组)、VitB1混合液对照组(C组)、复明片组(D组),每组18只。B、C、D组制作视网膜脱离模型。造模后第1天下午开始给药,A组与B组均予温开水,C组予VitB1混合溶液,D组予复明片混悬液灌胃,体积为5mL/kg,1次,d。并于造模前1d及造模后的1、6、13、20d,行暗适应ERG、最大混合反应ERG、明适应ERG检查;于造模后7、14、21d分别观察各组视网膜复位情况,取材后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能提高RD后免眼暗适应ERG、暗适应最大反应、明适应ERG的a波和b波振幅,缩短其潜时,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促进脱离视网膜复住。减轻脱离及复住视网膜组织及细胞的形态学损伤,改善视功能。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通过抑制兔视网膜脱离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抑制基质的降解而起到保护视网膜组织结构、促进视网膜脱离后视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应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地龙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法。结果将地龙注射液进行1:100稀释,对3个供试品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其回收率分别为119%,110%,143%。回收率在50%~200%,无干扰作用。结论应用动态浊度法测定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具有快速、大范围定量的特性,同时还能节约成本,更适合于成本复杂且干扰大的中药注射剂的内毒素检测,同时在一定范围内的稀释倍数的供试品溶液对其无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地龙中4个黄曲霉毒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水(80∶20,v/v)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中4个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分别监测离子对m/z 313→241(黄曲霉毒素B1,CE 50 eV),m/z 315→259(黄曲霉毒素B2,CE 43 eV),m/z 329→243(黄曲霉毒素G1,CE 38 eV)和m/z 331→245(黄曲霉毒素G2,CE 40 eV)。结果: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检测限分别为0.03,0.02,0.03,0.02μg.kg-1,回收率在88.0%~100.3%范围内,RSD均低于6.1%。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结果准确,适用于地龙中4个黄曲霉毒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99.
地龙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地龙注射液中游离氨基酸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化法,用HPLC法进行梯度洗脱分析地龙注射液中游离的氨基酸。结果通过优化衍生条件,得到分离度、重复性均较好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以缬氨酸为参照峰,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计算不同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7以上。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地龙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疏血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疏血通治疗组,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人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梗死灶体积、细胞凋亡及hsp70表达水平.结果 经疏血通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除再灌注后6h,其余各时间点疏血通治疗组评分均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疏血通治疗组大鼠梗死灶体积明显缩小(P<0.01).再灌注后6 h,缺血半暗带区和海马区即可见凋亡细胞,分别于再灌注后48 h和72 h达峰值水平,疏血通治疗组表达高峰时间延迟,且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目均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再灌注后6 h,缺血半暗带区和大脑皮质即可见少量hsp70表达阳性细胞,两组均于再灌注后24 h达峰值水平,但疏血通治疗组各时间点hsp表达水平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疏血通通过上调脑组织hsp70表达水平,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使梗死灶体积缩小、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