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内经》论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因地异质、因地异寿、因地异情、因地异邪等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内经》有关地理环境对人体影响的内容,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说明其内容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指出深入研究《内经》有关地理环境对人体影响的内容对中医的临床与科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叙永县位于川、滇、黔三省交汇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是四川出海通道的南大门,全县人口64万,属国家级边远贫困山区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我院在这种大环境下,全院职工团结奋斗,因地制宜开展创建“二甲”医院工作,取得可喜成效,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西北方之人患痹证,宜用疏通重剂、温热之药;东南方之人患痹证,宜用疏通轻剂、清凉之品;中部之人患痹证,当因地制宜。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痹证的现代研究,基于中医地域医学特色,探讨不同地域痹证的辨证及治疗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使用西药干预疗效常不理想。郑秋惠主任医师提出高海拔地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应注重因地制宜,病机以气虚血瘀、脾肾阳虚、肝胃不和为主,治疗当益气活血、温补脾肾、疏肝和胃,每获良效。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京杭两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疾病状态及中医证候分布进行临床调查和统计分析,更加科学地认识RA的地域分布特点,并为中医药防治RA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前瞻、多中心横断面观察研究方法,于北京、杭州两地5家医疗机构共收集302例RA患者,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证候情况以及与地域、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A的诱因以受凉和劳累最多,产后次之。RA患者证候分型中,比例最高的为湿热瘀阻证,其余依次为痰瘀痹阻证和肝肾不足证,寒湿痹阻证与风湿痹阻证最少。湿热瘀阻证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the 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水平最高。实验室指标中风湿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低于其他证候,各证候间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9,P=0.0678)。所调查的北京和杭州两地的RA患者中,杭州的肝肾不足证比例高于北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北京湿热瘀阻证比例虽然高于杭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结论]京杭两地的RA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既表现出RA病机的共性,湿、热、瘀,又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提示在临床辨治RA时应注意共同病机与三因制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辩证论治结合因地制宜原则治疗秋季咳嗽的疗效。方法将90例秋季咳嗽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因地制宜原则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秋季咳嗽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并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疗效肯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从明清以前历代医家的医学著作入手,主要考查"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学术源流与发展路径,探讨历代医家对该思想的认识及其理论内涵。文章认为《内经》奠定了中医学"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基础,该思想历经秦汉、唐宋、金元、明清等各阶段的诸多医家的丰富而得以发展及提高,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相互结合,是中医学的理论特色和精华。  相似文献   
18.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在解剖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做到因地制宜,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复杂性对各种诊治手段提出挑战。有必要分析三因制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思辨特征与应用,为临床辨治提供思路。方法:查阅资料,分析总结三因制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理论与应用。结果:《黄帝内经》中“三因制宜”学说可总结为“因机复杂,宜用三因”“因时制宜,阴阳和合”“因地制宜,五行承制”“因人制宜,纠偏复正”,即妇科恶性肿瘤治疗需分析患者所处地理与社会环境,基于女性独有生理结构和脏腑功能给予个体化诊治方案。这种诊治模式与现代医学“个体给药”思路一致。结论:《黄帝内经》中的“三因制宜”是中医学治疗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诊治妇科恶性肿瘤起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因地制宜辨治岭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慢性乙肝 )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后 ,以肝脏炎症反应长期持续或反复活动为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据报道 ,全世界感染HBV者约占全球人口的 5%。我国属乙肝大国 ,目前约有 1 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发病人群超过 30 0 0万。而岭南地区 (主要包括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 )HBV携带率及慢性乙肝患病率均居我国其它省市前列 ,这与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人群体质、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 ,充分认识上述诸因素在慢性乙肝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转归中的作用和地位 ,对岭南地区慢性乙肝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