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仲瑛应用犀角地黄汤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在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人体的相应改变是一种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变化的整体性综合反应。既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周期活动.也包括了这些活动本身之间的联系。糖尿病“黎明现象”的发生即是中医时间医学在中医整体观与恒动观念指引下所体现的人与自然、时间的辩证统一。中医谓糖尿病为消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其病机的基本特点。本文试从时间医学角度就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糖尿病之“黎明现象”。  相似文献   
3.
中药柴胡入脾肺二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柴胡是临床常用解表药,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的功效.主治:少阳证,外感发热;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疟疾等.现有的中药类辞书大多将柴胡归属于肝、胆二经,难以全面地解释其归类、功效与临床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认为柴胡还可归于脾、肺二经,有利于全面解释其属于发散风热药及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易解宁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64例海洛因成瘾者使用中药易解宁口服液和盐酸丁丙诺啡对照治疗10天,对比两者在抗戒断症状、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指标影响方面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中药易解宁口服液控制戒断症状的逐日递减总分、恢复紊乱的性激素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丁丙诺啡(P〈0.01)。  相似文献   
5.
周仲瑛辨治复发性口疮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周仲瑛教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案例为基础,探析了脾胃湿热,阴火上蒸型,肾阴亏虚,火不归元型,肝肾不足,火炎络瘀型复发性口疮的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近二十首补气活血方从配伍机理、组方大法及用药特点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张氏遣方用药析理常前承经旨,却又不循旧规,实能广开后世学者之新思.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土茯苓总苷中的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土茯苓总苷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通过MS、NMR和CD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土茯苓总苷中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1)、β-谷甾酮(2)、豆甾醇(3)、白藜芦醇(4)、咖啡酸(5)、5-O-咖啡酰莽草酸(6)、4-O-咖啡酰莽草酸(7)、3-O-咖啡酰莽草酸(8)、反式肉桂酸(9)、蝉翼藤糖酯A(10)、华中冬青素(11)、(+)-南烛木树脂酚(12)、肉桂酸乙酯(13)、毛色二孢素(14)、糙叶败酱碱(15)、金色酰胺醇酯(16)、交链孢酚(17)、没食子酸(18)、豆甾-4-烯-3,6-二酮(19)、异细交链孢素(20)、3,4-二甲氧基咖啡酸(21)、thunberginol C(22)、3,5-二羟基香豆素-7-O-α-L-鼠李糖苷(23)、白皮杉醇(24)、原儿茶酸(25)、莽草酸甲酯(26)、甲基岩藻糖苷(27)、8-甲氧基蜂蜜曲菌素(28)。结论:其中,化合物15~17、19、20、22、...  相似文献   
9.
肾脏病发病及治疗中的血瘀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玲  刘菊妍  胡海平 《陕西中医》2006,27(12):1596-1598
血瘀和血瘀证是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概括起来,血瘀是体内血液停滞的一种病理变化,包括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或者经脉中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经脉或脏腑的血液,血液瘀滞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近年来,血瘀证的现代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微观角度揭示了  相似文献   
10.
刘菊妍  金玲  蒋兆健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179-2181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油的扶正减毒作用。方法以正常和H11荷瘤小鼠为对象,通过检测外周血WBC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来观察口服灵芝孢子油(2.5,1.25,0.625g/kg)对于环磷酰胺(Cy)化疗及^60Co放疗的减毒作用;通过小鼠碳廓清实验、血清溶血素测定实验检测药物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灵芝孢子油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对抗由大剂量Cy、^60Co照射造成的正常及荷瘤小鼠外周血WBC,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下降(P〈0.01,P〈0.05)。灵芝孢子油各剂量均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吞噬系数α,中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血清半数溶血值(P〈0.01,P〈0.05)。结论灵芝孢子油可减低Cy和^60Co所致的骨髓抑制毒性,并可显著提高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