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32篇
  免费   4588篇
  国内免费   2548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791篇
妇产科学   136篇
基础医学   1143篇
口腔科学   230篇
临床医学   7813篇
内科学   6518篇
皮肤病学   341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13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4403篇
综合类   20790篇
预防医学   4915篇
眼科学   110篇
药学   13115篇
  102篇
中国医学   32323篇
肿瘤学   842篇
  2024年   731篇
  2023年   2367篇
  2022年   1940篇
  2021年   2407篇
  2020年   2123篇
  2019年   2290篇
  2018年   1139篇
  2017年   2097篇
  2016年   2332篇
  2015年   2792篇
  2014年   4529篇
  2013年   4320篇
  2012年   5432篇
  2011年   5823篇
  2010年   5052篇
  2009年   4802篇
  2008年   5118篇
  2007年   4568篇
  2006年   4390篇
  2005年   4298篇
  2004年   3888篇
  2003年   3776篇
  2002年   3047篇
  2001年   2740篇
  2000年   2330篇
  1999年   1796篇
  1998年   1652篇
  1997年   1472篇
  1996年   1326篇
  1995年   1084篇
  1994年   869篇
  1993年   627篇
  1992年   519篇
  1991年   427篇
  1990年   376篇
  1989年   407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8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脾肾阳虚、水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中选取6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成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联合真武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32/33),较对照组的81.82%(27/33)要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面浮肢肿、畏寒、腰膝酸痛、便溏方面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真武汤治疗脾肾阳虚、水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效果显著,可快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究归脾丸加减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归脾丸加减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IL-2、sIL-2R、凝血功能、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症状积分变化;完成治疗后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完成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IL-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CD8+、sIL-2R则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CD8+、sIL-2R显著低于于对照组,余均高于对照组(P<0.05)。2)完成治疗后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完成治疗后2组黄体生成素(LH)、促排卵生成素(FSH)、雌二醇(E2)、孕酮(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2组月经周期、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天数、神疲乏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体质量增加、肝功能异常、乳房胀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丸加减能提高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免疫功能,抑制IL-2、sIL-2R,改善凝血功能,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特发性膜性肾病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疗效较好,脾肾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健脾补肾是其基本治法。笔者以李东垣脾胃论及其阴火学说指导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形成了较为系统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思路与方案,今归结为如下几点:(1)健脾为先,补益脾肾畅气机,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半夏泻心汤、逍遥散等方加减;(2)升阳除湿,甘温健脾散阴火,常用升阳益胃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健脾祛湿和络方等方剂加减;(3)祛风和络,固御肌表断诱因,益气祛风固表常用生黄芪、白术、苏叶、防风、荆芥、连翘等药;风邪客肾络者常用防己、穿山龙、蝉蜕、地龙、荷叶等药;(4)治病求本,因人而异调体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肝解郁和健脾补肾法治疗肝火上亢型慢性肾衰(CRF)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京东誉美医院收治的肝火上亢型CRF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肝解郁、健脾补肾汤治疗,每4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PRO);统计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评分、SBP、DBP、BUN、Scr、24 hPR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SBP、DBP、BUN、Scr、24 hPRO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和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解郁、健脾补肾法辅助治疗肝火上亢型CRF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可较好控制血压,并且可显著改善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2到2014年我院的13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患者分组为两组,一组使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共有64例,一组使用益生菌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共67例,两组患者每天用药4次,每次两粒,持续治疗两周,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复查便检结果。结果:复方谷氨酰胺患者组的显效率为47.51%,有效率为37.16%,无效为15.33%;与双歧杆菌患者组的显效率为54.74%,有效率为39.42%,无效则为5.84%,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双歧杆菌患者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更高。结论:临床中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双歧杆菌治疗具有比较可靠的效果,临床中患者得到的治疗效果突出,对比复发谷氨酰胺的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黄■虫丸对H_2O_2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大黄■虫丸血清和正常血清;将肝星状细胞(HSCs)分为正常血清低浓度H_2O_2(50 nmol/L)组、大黄■虫丸血清低浓度H_2O_2组、正常血清高浓度H_2O_2(100μmol/L)组和大黄■虫丸血清高浓度H_2O_2组,应用化学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中,将HSCs分为正常血清组、大黄■虫丸血清组、正常血清低浓度H_2O_2(50 nmol/L)组和大黄■虫丸血清低浓度H_2O_2组,以检测ROS生成相关分子RAC1、p67~(phox)、p22~(phox)和p-ERK的表达。结果正常血清高浓度H_2O_2组和大黄■虫丸血清高浓度H_2O_2组细胞内均有较强ROS荧光,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虫丸血清低浓度H_2O_2组细胞的ROS荧光强度明显弱于正常血清低浓度H_2O_2组(P0.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正常血清低浓度H_2O_2组RAC1、p67~(phox)、p22~(phox)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血清低浓度H_2O_2组比较,大黄■虫丸血清低浓度H_2O_2组RAC1、p67~(phox)、p22~(phox)和p-ERK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大黄■虫丸可能通过调控RAC1、p67~(phox)、p22~(phox)和p-ERK等分子,参与拮抗H_2O_2诱导的氧化应激,阻止ROS的生成,并最终抑制HSCs活化、增殖,防治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搜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国内发表的健脾类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 5.3软件从临床综合疗效、胃排空时间、复发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行敏感性分析,检验其稳定性。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共计962名患者,结果显示健脾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总有效率:OR=4.46,Z=7.38,95%CI:(3.04,6.53),P<0.000 01;缩短胃排空时间:Z=3.18,MD=-31.04,95%CI:(-50.17,-11.91),P=0.001;减少复发率:Z=4.41,OR=0.18,95%CI:(0.09,0.39),P<0.000 1。结论: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增加临床总有效率、缩短胃排空时间、减少复发率等方面比运用促胃动力剂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