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49篇
  免费   4414篇
  国内免费   5315篇
耳鼻咽喉   504篇
儿科学   1519篇
妇产科学   698篇
基础医学   5971篇
口腔科学   643篇
临床医学   14481篇
内科学   11463篇
皮肤病学   630篇
神经病学   2351篇
特种医学   20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7篇
外科学   3990篇
综合类   28870篇
预防医学   6751篇
眼科学   675篇
药学   13518篇
  83篇
中国医学   6907篇
肿瘤学   2120篇
  2024年   395篇
  2023年   1514篇
  2022年   1310篇
  2021年   1684篇
  2020年   1649篇
  2019年   1919篇
  2018年   952篇
  2017年   1650篇
  2016年   1844篇
  2015年   2201篇
  2014年   3235篇
  2013年   3402篇
  2012年   4727篇
  2011年   5493篇
  2010年   5033篇
  2009年   5275篇
  2008年   5933篇
  2007年   5714篇
  2006年   5616篇
  2005年   6104篇
  2004年   5299篇
  2003年   4947篇
  2002年   4353篇
  2001年   3876篇
  2000年   3185篇
  1999年   2972篇
  1998年   2560篇
  1997年   2028篇
  1996年   1782篇
  1995年   1564篇
  1994年   1157篇
  1993年   831篇
  1992年   683篇
  1991年   675篇
  1990年   544篇
  1989年   546篇
  1988年   243篇
  1987年   152篇
  1986年   131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汞(Hg)对人和高等生物均具有极大的危害,WHO和各国政府均把其列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我国是世界第三大Hg产国,其中贵州地区是我国Hg矿的主要分布地带之一,其Hg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产Hg量约占全国的70%,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产Hg地区[1]。Hg的开采和冶炼以及化学工业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Hg污染。该省的万山Hg矿号称中国Hg都,是中国最大的Hg矿区,虽然万山Hg矿目前已经停止生产,但多年来的开采仍然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2]。贵州清镇化工总厂是一个用煤做原料的综合化工厂,常年未经治理的废水直接排放使周边环境受到了Hg及其化学品…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在高原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平原体检正常者进入海拔5000m高原(1~3)月期间,在高原暴露时间、劳动强度及生活条件相同的施工群体中随机抽样127人。依血压变化将其分为高原高血压(Ⅰ~Ⅲ级)组78人(进一步分为收缩期高原高血压组与舒张期高原高血压组),高原正常血压组49人,采取肘静脉血,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其H2S浓度,Griess法测定血清NO含量。结果 高原高血压组、收缩期高原高血压组、舒张期高原高血压组的血清H2S与NO平均含量均显著增加,分别比正常血压组高34.5%,36.9%,31.7%(均P〈0.001)与28.4%,33.1%,39.7%,(均P〈0.05),尤以H2S更为突出;随着血压分级程度的升高H2S与NO血清含量相应增高,也以H2S更显著(R^2=0.918);H2S与NO、舒张压间均有密切正相关关系及良好的拟和优度、与氧饱和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拟和优度(R^2=0.374,P=0.001)。结论 H2S与NO的代谢失常可能参与了高原高血压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是腰腿痛常见及重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胶原酶溶核术后,随着突出椎间盘的溶解和吸收,患者往往要经达3个月到半年的症状反复期才能达到疗效。最近,我科把射频减压术与胶原酶溶核术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即获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此方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54.
急诊术前HIV抗体金标法快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论证急诊术前HIV抗体金标法快速检测的必要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DIG-FA)即金标法和酶免疫(EIA)检测方法平行检测急诊术前患者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并对DIGFA技术参数进行评估。结果急诊手术患者群中HIV抗体阳性率为1.05%;抗HIV1/2 DIGFA试卡检测特异性为100.00%、灵敏度为80%,检测总效率为99.79%。结论HIV抗体金标法特异性、灵敏度、检测总效率等符合初筛要求,急诊术前采用金标法快速检测HIV抗体,可节省检测时间以赢得宝贵的手术时间,又可使医生在术中对可疑患者进行针对性预防,降低医源性HIV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55.
杨同宏 《中原医刊》2006,33(8):40-4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凝血部分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凝血酶调节蛋白(TM)、血小板选择素(P-Selection)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SACE(105.7±14.8)U/L,血浆VWF:Ag(159.2±20.1)%,TM(34.6±10.2)μg/L,P-Selection(21.5±4.6)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有血管病变的患者SACE(118.3±15.9)U/L,血浆VWF:Ag(172.5±30.3)%,TM(39.8±15.4)μg/L,P-Selection(24.6±7.3)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SACE高水平及一定程度的血管内皮损伤,并由此引起血小板活化和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清SACE、血浆VWF:Ag、TM、P-Selection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56.
张彤  杨镇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7):417-419
目的探讨压力增高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功能的影响及其在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方法半定量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T-1、eNOS、i-NOS mRNA的表达;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NO代谢产物NO2-/NO3-的含量,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培养细胞的ET-1蛋白表达。结果ET-1和eNOS mR-NA在正常培养的内皮细胞中即有表达,iNOS mRNA则几乎无表达。生理水平压力刺激下各组各待测基因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超生理范围压力刺激后,ET-1 mRNA有显著性升高。eNOS mRNA在40 mm Hg 24 h后才有显著性差异。iNOS mRNA在不同条件下均无显著变化。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细胞外钙螯合剂EGTA、PKC抑制剂后,则见ET-1、eNOS mRNA表达下降。结论压力增高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ET-1、NO,其作用在转录水平,其作用机制分别与PKC信号通路和细胞外钙浓度有关。门静脉压力增高与血管内皮细胞合成ET-1、NO增多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7.
脂蛋白脂酶Hind 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酶Hind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166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脂蛋白脂酶的HindⅢ基因多态性,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并与72名健康对照比较。结果在脑梗死组中H+H+基因型频率和H+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267,P=0.004;OR=1.903,P=0.004),而血脂水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蛋白脂酶的HindⅢ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H+H+基因型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8.
吡格列酮(pioglitone)是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激活脂肪、骨骼肌、肝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增值活化受体,促进葡萄糖利用和糖原合成,使血糖降低,不增加胰岛素分泌;同时还可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以二甲双胍作对照,观察国产吡格列酮(商品名:欧迪贝)对2型糖尿病患血糖、血脂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患者赵某,男性,45岁。主因间断胸闷、心前区不适4年,加重伴夜间憋醒20天。于2002年9月17日入我院。入院前4年出现胸闷、胸痛、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诊断为“急性心梗”,给予常规治疗后效果欠佳,一个月后行“支架植入术”,症状缓解后间断口服“卡托普利”等药物,症状时轻时重,入院查体:T36.1℃,P72次/分,R18次/分BP 100/70mmHg,双肺底可闻及湿哆音,心界向左下扩大,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柔和无传导。  相似文献   
6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现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 2 0世纪 70年代新制订了心肌梗死 (MI)的诊断标准 ,凡具备下列三项中有二项就可诊断 :①典型的症状 (如胸部不适 ) ;②酶活性增高 ;③典型心电图(ECG)改变。此标准简单明了 ,很快被全球应用。此标准提出至今已近 30年 ,在诊断技术上此后有很大变化 ,尤其是酶学测定 ,例如 :谷草转氨酶、α 羟丁酸脱氢酶、γ转酰基磷酸转肽酶、丙酮脱氨酶等既不敏感、又不特异 ,已废弃不用。当时提出的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动态变化 ,但随后发现前两者的同工酶 (MB)的诊断价值比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