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3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6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脂肝合剂治疗痰瘀互结型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瘀互结型脂肪性肝病病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脂肝合剂和甘乐片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血脂和肝脏B超等项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方面,脂肝合剂疗效优于甘乐片(P<0.05),而在降低血脂方面疗效与甘乐片相似(P>0.05)。结论:脂肝合剂为治疗痰瘀互结型脂肪性肝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传统配方和络舒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对肿大脾脏的回缩作用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方法: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76例患者随机分为和络舒肝胶囊治疗组74例和大黄■虫丸对照组102例,疗程3个月,随访6个月,部分病例纤维化指标进行治疗前后一次性会检。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症状、肝功能、B超下肝脾大小变化,做安全性检查。结果:和络舒肝胶囊治疗组在改善肝区痛、促进肿大的脾脏回缩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疗效稳定(P<0.05)。在肝功能、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方面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和络舒肝胶囊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辅助药物,在改善肝区痛,促进肿大脾脏回缩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应用补肾活血降逆排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补肾活血降逆排毒法治疗组(治疗组)904例,给予肾衰排毒散治疗,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452例,1年为1疗程,随访1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8%,对照组为51.5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补肾活血降逆排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94.
俞募配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远征  陈洪琳 《中国针灸》2006,26(12):863-865
目的:比较俞募配穴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针刺组(30例),穴取肝俞、脾俞、肾俞、期门、章门、京门;常规针刺组(30例),穴取合谷、中极、关元、三阴交;西药对照组(30例),口服达那唑。观察3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值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总疗效相似,但俞募针刺组在痛经、月经不调、腰骶痛、肛门坠胀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1),且俞募针刺组治疗后血清CA125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EM临床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针刺内大迎穴治疗中风后舌体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5例中风后舌体运动障碍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0例,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内大迎穴,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针刺(金津、玉液点刺放血),4周后通过比较2组患者舌体运动功能的评分情况来进行疗效评定;并通过比较2组患者构音、吞咽功能的评分来进行间接疗效观察。结论:针刺内大迎治疗中风后舌体运动障碍的疗效肯定,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治疗组有效率82.2%,对照组有效率56.7%(P〈0.05)。本法在改善舌体运动功能的同时,使患者的构音和吞咽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提高了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包括香莲复方抗真菌的抑茵试验、电镜观察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香莲复方在药基法中2.79%以上浓度,浸泡法中55.8%药液浸泡茵块30分钟以上对T.r、E.f、T.g、C.a有较强的抑杀作用。透射电镜下见四种真菌的胞壁肿胀、松散、破裂、溃溶;胞膜肿胀、剥离、断裂、溶解;胞质和胞核完全变性溶解,胞内空化或致密化。用香莲复方外洗液和外用霜随机对照单盲法治疗股癣和外阴念珠菌病的总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83%和98%,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和0.05)。提示中药香莲复方外用是治疗股癣及外阴念珠菌病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贾钰华  孙学刚  陈育尧 《中医杂志》2002,43(2):140-141,143
目的:研究定心方(DXR)和丹参酮Ⅱ_A(Tan)对心律失常大鼠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结扎再通制作心律失常模型,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结果:DXR和Tan能明显降低CD41和CD62P的表达(P<0.01),减少心律失常发生(P<0.05);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能抑制丹参酮的减少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以防治心律失常的作用(P<0.05),但不能抑制DXR的该种作用。结论:DXR和Tan通过减少血小板膜粘附分子的表达防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98.
田秉星 《中医杂志》2002,43(1):24-25
李祥云老师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教研室主任,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研究近40年,对中医妇科临床诸症、疑难杂症的治疗多有心得。他在坚持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同时,遣方用药多有特色。正治与反治始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李师认为,正治法是针对疾病的性质、病机从正面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中药降氮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6肾切除的方法制备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分别使用降氮汤、科素亚灌胃,用药12周后处死动物,与模型组、正常组进行24h尿蛋白总量(Upro)、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粘连蛋白(FN)和Ⅳ型胶原在肾小球内沉积的比较.结果:两治疗组大鼠Upro、尿素氮、肌酐、肾小球硬化程度、肾小球内FN和Ⅳ型胶原的沉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相比各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药降氮汤同科素亚具有相近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玳瑁紫癜宁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昭民  王志平 《中医杂志》1994,35(9):541-543
玳瑁紫癜宁对本病有确切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7.5%,该方药对患者血中的抗血小板抗体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部位为造血干细胞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