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3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28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64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736篇
预防医学   41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0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49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目的 对抗凝血活性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结构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以及气质联用色谱(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NMR)方法,对抗凝血活性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结构进行解析。结果 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分子量为297 kDa,总糖和硫酸基含量分别为78.1%和12.3%;HP1-1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含有少量半乳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HP1-1糖链中含有→4)-Glcp-(1→、→3)-Glcp-(1→、→3,4)-Glcp-(1→、→4)-Arap-(1→、→3,4)-Galp-(1→和→3)-Galp-(1→,硫酸基位于→4)-Glcp-(1→的C-3位和→3)-Galp-(1→的C-4位。 结论 海洋多糖HP1-1是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的硫酸多糖,含有多种糖基连接方式,为独特结构序列的新颖海洋硫酸甘露阿拉伯半乳葡聚糖。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琼枝麒麟菜多糖(EGP)抗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的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和MTT法评价EGP对Vero细胞的毒性。空斑减数实验检测EGP对HSV-2的综合抗病毒活性、直接灭活作用、吸附及穿刺过程的抑制作用、和感染后的治疗作用。Real-time PCR检测EGP对HSV-2基因表达及其DNA复制的影响。结果: EGP浓度低于125 μg/mL对Vero细胞无毒性。EGP具有较强的综合抗病毒活性,在实验所用最低浓度(1.95 μg/mL)下,EGP可达到80 %的HSV-2病毒抑制率。EGP对HSV-2具有很强的直接灭活和抑制吸附作用,治疗作用相对较弱。同时,EGP可以下调HSV-2早期基因UL52和晚期基因UL27的表达,但是对病毒的DNA复制过程无影响。结论:麒麟菜多糖具有显著的抗HSV-2感染活性,主要通过干扰病毒对细胞的粘附、侵入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樱花多糖的提取工艺,对樱花多糖的抗氧化功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樱花多糖保健功能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樱花多糖的提取工艺,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提取条件下多糖的含量,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性试验和自由基的清除试验。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优工艺为3 g干燥的樱花花瓣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40 m L,在90℃的水浴锅中提取3 h,过滤,离心,得上清液。各种浓度的樱花多糖提取液均能够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其清除能力逐渐增强。浓度为70.5μg·L-1多糖提取液的清除率为58.82%。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不同提取方法对鄂产绿茶多糖降糖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酶法、热水提取法、冷水提取法提取鄂产绿茶的茶多糖.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绿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蔗糖酶活性影响,选出对酶抑制作用最强的多糖.结果 3种提取方法所得绿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别;酶法所提绿茶多糖对α-淀粉酶、蔗糖酶活性强于热水提取法、冷水提取法所得的绿茶多糖.结论 酶法提取的绿茶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125.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性致病菌。新生儿感染可引起致命性的败血症和脑膜炎。母体免疫是预防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最有前景的有效策略。然而,目前尚无可用的疫苗。作为无乳链球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荚膜多糖 (CPS) 被认为是开发无乳链球菌疫苗的主要靶标。在此,我们综述了无乳链球菌CPS疫苗和CPS-蛋白结合疫苗的研究概况以及最新进展,旨在为无乳链球菌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索山药多糖(RDPS-Ⅰ)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RDPS-Ⅰ低(1.0 g/kg)、中(2.0 g/kg)、高(3.0 g/kg)剂量组及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假手术组。通过取出盲肠进行结扎、穿孔的方法复制脓毒症大鼠,造模完成后,RDPS-Ⅰ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RDPS-Ⅰ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200 mg/kg剂量皮下注射4 mL/kg的氨苄西林溶液,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每12 h干预1次,连续干预6天。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率(HR);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验大鼠心肌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排列紊乱,出现严重炎症细胞浸润现象,LVSP、HR、MAP降低56%、54%、55%(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水平及心肌组织中p-JAK2/JAK2、p-STAT3/STAT3和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2.25、1.94、1.99、1.99、2.96、2.26、3.67倍(P<0.05);与模型组相比,经RDPS-Ⅰ干预,大鼠心肌组织排列紊乱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均逐渐缓解,RDPS-Ⅰ低剂量组LVSP、HR、MAP分别增加了0.54、0.35、0.34倍,TNF-α、IL-6、IL-1β、NF-κB水平和心肌组织中p-JAK2/JAK2、p-STAT3/STAT3及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28%、19%、18%、26%、27%、29%、25%;RDPS-Ⅰ中剂量组LVSP、HR、MAP分别增加了0.92、0.67、0.83倍,TNF-α、IL-6、IL-1β、NF-κB水平及心肌组织中p-JAK2/JAK2、p-STAT3/STAT3和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45%、41%、40%、50%、49%、50%、50%;RDPS-Ⅰ高剂量组LVSP、HR、MAP分别增加了1.21、1.10、1.15倍(P<0.05),TNF-α、IL-6、IL-1β、NF-κB水平及心肌组织中p-JAK2/JAK2、p-STAT3/STAT3和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64%、63%、63%、66%、70%、66%、70%(P<0.05)。[结论]RDPS-Ⅰ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7.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和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到目前为止,关于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仍以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和肺炎链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为主。然而靶向特定荚膜多糖的肺炎链球菌疫苗的选择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肺炎链球菌荚膜转换,导致了不同荚膜抗原突变体的产生,进而造成非疫苗血清型(non-vaccine type,NVT)及无荚膜肺炎链球菌(nonencapsulate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NESp)的增加,使现有的疫苗不能有效预防肺炎链球菌的感染。本文重点介绍了肺炎链球菌非疫苗血清型的发生机制,为制备新型肺炎链球菌疫苗提供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山茱萸多糖对青霉素致痫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日龄21 d龄幼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青霉素点燃模型组、山茱萸多糖处理组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接受生理盐水灌胃,不造模;山茱萸多糖处理组在造模成功后灌胃0.05 g/mL山茱萸多糖;青霉素点燃模型组造模成功后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幼鼠学习记忆能力;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 mRNA、NGF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与NGF蛋白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青霉素点燃模型组幼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多糖处理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升高(P<0.0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青霉素点燃模型组幼鼠BDNF、NGF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多糖处理组BDNF、NGF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山茱萸多糖具有提高青霉素点燃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DNF和NGF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GLP)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用不同剂量的GLP(10 ng/ml、50ng/ml和100 ng/ml)刺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细胞表面分子(HLA-DR、CD83和CD11c)、Th1细胞、Th2细胞和NK(CD3-CD56+)细胞数;并进一步用免疫磁珠分选出正常人外周血CD4+ Th细胞后用不同浓度GLP刺激24h后,荧光实时定量Q-PCR检测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分析Th1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水平.结果 灵芝多糖可以在体外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外周血中Th1细胞亚群和D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P<0.01),并且增加STAT4的表达和IL-12、IFN-γ和TNF-α的mRNA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灵芝多糖可能通过增加Th细胞STAT4的表达水平,促进其向Th1细胞分化,并增加Th1的分泌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30.
Inherited deficiency for arylsulfatase (Ars) leads to lysosomal storage of sulfated compounds and to serious diseases such as growth retardation, heart failure, and demyelina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rs has been regarded as a lysosomal enzyme because of its hydrolytic activity on synthetic aromatic substrates and the lysosomal localization of its enzymatic activity. 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a large portion of the mammalian arylsulfatase A (ArsA) protein exists on the cell surfa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suggesting that ArsA plays a role in the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Here we show that ArsA functions as a substrate on which cells adhere and form protrusions. Coating culture plates with recombinant mouse ArsA (rmArsA) stimulates adhesion of 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to the plate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cell protrusions as well as lamellipodia. rmArsA affect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ytoskeleton, with a high density of actin filaments localized to peripheral regions of the cells and the extension of bundles of microtubules into the tips of cellular protrusions. rmArsA also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cell adhesion-associated proteins, integrin α2β1, and paxillin. rmArsA seems to modulate signaling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stimulating cytoskeletal rearrangement. We also show that rmArsA tightly binds to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We suggest that mammalian ArsA plays a role as a novel component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This viewpoint of Ars could be very useful for clarifying the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syndromes caused by the deficiency of the function of Ars ge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