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提取方法对鄂产绿茶多糖降糖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酶法、热水提取法、冷水提取法提取鄂产绿茶的茶多糖.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绿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蔗糖酶活性影响,选出对酶抑制作用最强的多糖.结果 3种提取方法所得绿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别;酶法所提绿茶多糖对α-淀粉酶、蔗糖酶活性强于热水提取法、冷水提取法所得的绿茶多糖.结论 酶法提取的绿茶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2.
美洛昔康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美洛昔康口腔崩解片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确定最佳处方,以甘露醇为主要辅料制备美洛昔康口腔崩解片,并对崩解时限、口感、溶出度进行了考察.结果:最佳处方为1000片用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20 g,甘露醇140 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3.0 g,聚山梨酯-80 0.2 g,崩解时限小于30 s,口腔崩解片在10 min左右完全溶出,而普通市售片在45 min溶出8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美洛昔康口腔崩解片为快速崩解型片剂,累积溶出度快于市售片.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市5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的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种类、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由抗菌药和注射途径给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药品不良反应损伤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数量需提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宣传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免疫细胞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抗原后,通过抗原递呈细胞和协同刺激因子的共同作用,增殖分化为免疫效应细胞。该效应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诱导Fas/Fas L介导的细胞凋亡来杀伤肿瘤细胞。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即是利用此理论,将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分离出来,在体外加入特异性抗原和细胞因子使其活化,通过筛选获得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效应细胞,大量扩增后回输给患者。其核心技术和关键步骤是效应细胞的选择和应用。本文对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中效应细胞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抗菌药物,由于其不同的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特点导致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其是MRSA感染的治疗尤为困难。该研究从药代动力学方面分析了替考拉宁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以及从药物疗效、药物经济学及药物不良反应三个方面比较了万古霉素脑室给药和利奈唑胺外周静脉给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MRSA感染的优劣,为临床颅内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市级和县级基层ADR监测工作管理模式。方法:对各ADR监测点和ADR监测工作人员分别以自填式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回收的问卷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部分监测点开展了ADR监测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均为兼职;97.1%的被调查人员建议设立独立的市ADR监测中心。结论:我市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备的ADR监测体系,但急需解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一些影响和制约ADR监测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在软、硬件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病例:患者,女,80岁,因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入院治疗,住院期间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血常规:WBC6.58×109/L、RBC 3.09×1012/L、中性粒细胞0.313,尿常规:WBC 2+,尿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肝、肾功能正常,根据药敏结果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9025)4.5g+0.9%氯化钠注射液(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号:S1103077)100mL,日2次,静滴,静滴10min时患者感下肢疼痛,调低滴注速度后疼痛有所缓解,能忍受,继续用药结束后2h,疼痛症状消失,第二次用药再次出现同样症状,第三次用药开始5min时再次出现下肢疼痛,患者不能忍受,停药后1h症状缓解,后换用依替米星注射液,患者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老年病科防范用药错误中的作用和工作方法。方法:针对老年病科容易发生用药错误的环节,结合临床病例,开展防范用药错误的实践工作。结果:临床药师在老年病科通过与医师、护士的沟通交流以及开展用药监护、患者教育等工作可以减少患者的用药错误。结论:临床药师在用药错误的防范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老年病科配备临床药师对防范老年患者用药错误、促进安全用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市13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ADR/ADE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ADR/ADE报告病例的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种类、ADR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由抗微生物药物和注射途径给药引起的ADR/ADE所占比例最高,损伤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报告质量、数量需提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和宣传工作,减少或避免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宜昌地区痛风/高尿酸血症(HUA)患者HLA-B*5801基因携带情况,分析其与别嘌醇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关联性,为对需服用别嘌醇的人群是否在用药前进行基因常规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宜昌某医院明确诊断为痛风/HU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随访6个月,观察出现与服用别嘌醇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分析其关联性,并将数据与文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宜昌地区痛风/HUA人群HLA-B*58:01基因携带率为16.50%,高于广州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基因携带率(P<0.05),但与其他地区健康人群和痛风/HUA人群基因携带率无统计学差异。有1例服用别嘌醇的患者发生与之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HLA-B*58:01基因检测阳性,另有5例分别有8~20年别嘌醇间断用药史的患者,基因检测阳性,但未发生皮肤不良反应。结论本地区痛风/HUA患者HLA-B*5801基因携带率高,服用别嘌醇存在发生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风险,但HLA-B*5801基因阳性与别嘌醇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还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临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有条件而非常规开展用药前基因检测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