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14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08篇
  2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HPLC法因其独特的分析优点,广泛应用于抗感染药物的含量测定、组成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综述运用HPLC法在各类抗感染药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硝酸咪康唑类)的含量测定、分离奈件、检测方法等方面文献资料,并对其应用进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12.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癌手术与开放性手术对淋巴结清扫数量、VAS及NSS评分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癌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甲状腺癌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行开放性甲状腺癌手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术后24hVAS评分及术后3、6个月NS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NSS评分及术后6个月N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腔镜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痛苦少、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但腔镜下甲状腺癌手术的根治性效果、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其确切的结论仍需累积大量的临床病例,进行长期的随访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13.
目的探讨增加饮水量在预防尿路感染方面的效果,分析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泌尿外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应用增加每日饮水量和每日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两组患者均实施泌尿系统疾病的有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例,感染率2.5%。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9例,感染率22.5%。两组尿路感染感染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增加每日饮水量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14.
Objectives: Relating food diversity, quality, and intake is one of the key aspects in understanding household food security. This paper aimed at marying food intake and quality, both being measurement for food security.

Methods: A household food consumption survey (n = 200) exploring food diversity, quality of foods, and their relation to food intake in Embo, a poor farming community in rural KwaZulu-Natal was carried out in November 2004 (period of insufficiency) and repeated in March 2005 (period of plenty). Household food intake strata were developed using matrices obtained from the Household Food Intake Index and nutritional adequacy ratios. Food quality was measured using food count and later using 5 food groups, namely, starches, vegetables and fruits,animal sourced foods, fats, and legumes.

Results: Single food count showed dietary diversity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cross households with different food intake during the period of plenty (P ≤ 0.000). During the period of plenty, vegetable and fruit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energy (P ≤ 0.000), protein (P ≤ 0.006), iron (P ≤ 0.020), and vitamin E (P ≤ 0.006) to household food intake strata. Intake of vitamin A was more elastic as its intake variation from legumes, fats, and animal sourced foods was (P ≤ 0.000), from starches (P ≤ 0.008) and from vegetable and fruits (P ≤ 0.064) during the second round. Starch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group to the community, whereas fats and animal sourced food groups are less important.

Conclusions: The current study has been able to include food quality in food security studies. Seasonality accounts for variation in food quality. The South African food-based dietary guidelines are relevant to the Embo community.  相似文献   
715.
针对目前医家对针灸补泻手法中的“强弱刺激”的争议,提出“强弱刺激”与针刺补泻手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以《内经》为立足点,通过总结当代针灸名家关于针刺补泻的经验,并结合当前与针刺补泻效应相关的科研进展,古今相参,认为针刺补泻手法不能简单地以“强弱刺激”一言蔽之,但是“强弱刺激论”可以对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实践和现代科研的标准量化起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16.
目的:讨论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和孩子数量的增加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探讨女性养育子女数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冲突。方法:采用《上海0~3岁家庭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数据,以“近3年来,您是否为了家庭而放弃个人的发展机会?”为因变量,将与个人发展相关的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需求等作为自变量,分别建立3个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因变量的影响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证分析发现3个非常明显的趋势:①同样情况下,相对于男性,女性放弃职业发展的机会更多;②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母亲在职业发展上存在明显差异,有2个孩子的母亲放弃职业发展机会更多;③女性职业发展受到人口特征、家庭需求以及独生子女属性的共同影响。结论:孩子数量的增加对女性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有效解决女性养育子女数量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717.
目的:对热毒宁吸入溶液中5个代表性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栀子苷、断氧化马钱苷的含量、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进行测定,考察热毒宁吸入溶液各批次间的一致性。方法:将10批热毒宁吸入溶液分别加入雾化杯中,将雾化杯连接呼吸模拟装置,采用BRS2000型呼吸模拟器装置,模拟成人呼吸模式,收集滤膜活性物质,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个代表性成分的含量,计算并比较10批热毒宁5个代表性成分的递送速率、递送总量及各批次间的一致性。结果:10批样品中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较为稳定,各成分含量的RSD均小于5%;10批样品递送速率的RSD较大,但均小于10%;递送总量的RSD均小于8%。结论:10批热毒宁吸入溶液具有较好的批间一致性,可为热毒宁吸入溶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8.
超声图像定量诊断研究:附1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自1993年以来,我们用自制的DFY—I型超声图像定量诊断仪,测定组织结构超声图像的分贝(dB)、灰阶(GS)值。本文检测分析123例正常心脏、肝脏、肾脏、胎盘及胎儿骨酪测值,在超声定量诊断上迈出了步子。  相似文献   
719.
目的 研究膜侧、露地栽培模式下,连作、轮作茬口当归间作大蒜后其土壤环境变化及当归产量变化规律,探索大蒜挥发物及膜侧栽培对连作当归的影响,为当归大蒜间作模式及膜侧栽培缓解连作当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试验通过对当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当归产量的测定分析,讨论大蒜对膜侧栽培当归连、轮作土壤环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膜侧栽培下间作大蒜处理对当归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而真菌数量明显少,其中轮作膜侧当归与大蒜间作处理下的细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连作露地单作)平均增加104%,146.89%,真菌数量较对照平均减少39.28%。当归根际土壤酶活性在膜侧栽培间作大蒜因素下显著提高,轮作膜侧当归与大蒜间作处理下的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61.60%,51.09%,203.48%,76.19%。当归产量在膜侧栽培间作大蒜因素下显著提高,轮作膜侧当归与大蒜间作处理下的当归产量较对照提高39.37%。结论 在膜侧栽培模式下,当归与大蒜间作种植,能更有效地改变当归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当归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缓解当归连作障碍,保障当归健康优势生长。  相似文献   
720.
目的改进血清总胆红素(T-Bil)常规系统测量结果正确度的量值传递路径。方法优选9个国内外生产厂家11种TBil试剂盒,涉及矾酸盐氧化法(5/11)、重氮法(3/11)、化学氧化法(2/11)、酶法(1/11)4种常用测量原理,复现11种T-Bil配套系统,分别测量冰冻人血清基质T-Bil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9184和GBW09185各3次,依据WS/T 403-2012卫生行业标准判断各系统测量结果的正确度。分别采用4种基于T-Bil参考系统的量值传递路径对测量结果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系统修正后再次进行正确度评价。分析4种量值传递路径对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各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的改进效果。结果11个T-Bil配套系统中仅4号系统的测量结果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用4种量值传递路径向测量结果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10个T-Bil配套系统传递量值后,分别有3、7、10、10种T-Bil配套系统可获得可溯源的测量结果。第(1)种路径能修正50%(2/4)矾酸盐氧化法和50%(1/2)化学氧化法原理的配套系统;第(2)种路径能修正100%(4/4)矾酸盐氧化法、67%(2/3)重氮法、50%(1/2)化学氧化法的配套系统测量结果;第(3)、(4)种量值传递路径能修正各种测量结果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配套系统的测量结果。结论血清T-Bil测量原理不同,改进测量结果正确度的量值传递路径不同。采用有互通性的人血清T-Bil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可改进各类测量原理的T-Bil配套系统测量结果的正确度,是比较理想的T-Bil量值传递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