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91篇
  免费   4462篇
  国内免费   1839篇
耳鼻咽喉   428篇
儿科学   979篇
妇产科学   585篇
基础医学   7579篇
口腔科学   1086篇
临床医学   6243篇
内科学   6675篇
皮肤病学   378篇
神经病学   8802篇
特种医学   20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540篇
综合类   10432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9576篇
眼科学   695篇
药学   7353篇
  96篇
中国医学   2288篇
肿瘤学   2181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962篇
  2022年   1486篇
  2021年   2578篇
  2020年   2418篇
  2019年   1847篇
  2018年   1818篇
  2017年   1841篇
  2016年   2069篇
  2015年   2037篇
  2014年   4173篇
  2013年   4596篇
  2012年   4075篇
  2011年   4442篇
  2010年   3474篇
  2009年   3348篇
  2008年   3446篇
  2007年   3248篇
  2006年   2944篇
  2005年   2505篇
  2004年   2083篇
  2003年   1837篇
  2002年   1454篇
  2001年   1261篇
  2000年   1057篇
  1999年   895篇
  1998年   891篇
  1997年   865篇
  1996年   727篇
  1995年   680篇
  1994年   670篇
  1993年   573篇
  1992年   544篇
  1991年   530篇
  1990年   437篇
  1989年   387篇
  1988年   402篇
  1987年   378篇
  1986年   346篇
  1985年   469篇
  1984年   396篇
  1983年   243篇
  1982年   265篇
  1981年   246篇
  1980年   228篇
  1979年   145篇
  1978年   136篇
  1977年   120篇
  1976年   88篇
  1974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研究了基于非复制系统强化实现混沌同步的方法。通过选取非复制系统中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实现混沌系统的同步。并且当复制系统不能同步时,用非复制响应系统同样可以实现混沌同步,或者加速实现混沌系统的同步化。通过对Chua混沌电路和混沌的Lorenz系统的同步设计和数值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2.
探究医院电子信息交换标准HL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迎 《中国医学工程》2004,12(6):102-104
医药信息学在医学应用中的最大领域就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nation System,HIS),随着HIS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有一个开放的,统一的HIS开发和交换的标准.HL7是1987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规范医疗机构用于临床信息,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电子信息交换的标准.它特别适合于解决不同厂商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临床实验室系统及药学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连问题.HL7在国内的发展刚刚起步,但是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很快,尤其是医疗保险、社区医疗和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等,都十分需要标准化的支持,HL7将成为建设这些系统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3.
医院数字化膳食管理系统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开发智能型的患者订餐工具和后台管理软件。方法:通过该院自编的应用程序读取医院信息系统(HIS)上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饮食医嘱,利用掌上电脑和数据库开发技术,完成患者订餐及订餐后的信息管理。结果:系统投入运行后,订餐速度明显提高,差错率明显降低,患者就餐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该系统的使用将明显提高该院膳食保障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4.
侵及颅内主要静脉系统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提高侵及颅内主要静脉系统脑膜瘤手术的全切率,总结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和处理颅内静脉系统的经验和技巧。方法我院1991年7月至2001年7月,手术治疗300例侵及颅内主要静脉系统的脑膜瘤,包括(1)矢状窦旁脑膜瘤;(2)大脑镰旁脑膜瘤;(3)小脑幕脑膜瘤;(4)横窦和窦汇区脑膜瘤;(5)镰幕脑膜瘤;(6)海绵窦脑膜瘤;(7)乙状窦脑膜瘤;(8)颈静脉孔区脑膜瘤。视肿瘤部位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根据静脉系统受侵及的程度做不同的处理。结果按脑膜瘤切除的Simpson's分级,其中Ⅰ、Ⅱ级为全切除,全切率为86.7%,死亡率为1.7%。结论当脑膜瘤侵及不同的硬脑膜静脉窦或重要的颅内静脉时,手术处理方法不同。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提高脑膜瘤的全切率,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观察GSS对腰椎节段性不稳的固定及治疗效果。方法 :2 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9月 ,对 2 5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 ,男 9例 ,女 16例 ,运用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 ,随访 6~ 18个月 (平均 15 7个月 )。结果 :术前JOA评分平均 4 48分的 2 5例患者 ,随访时 14 5分 (P <0 0 1) ,术后 14个月内动态X线检查显示GSS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 10 0 % ,融合节段稳定 ,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 96 0 %。结论 :后路运用GSS行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对腰椎不稳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可能性评分系统建立和运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根据术前临床资料建立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可能性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邵逸夫医院 1994年 4月 4日至 2 0 0 1年 6月 30日的 7134例LC的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筛选出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再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男性、高龄 (≥ 6 5岁 )、上腹部手术史、糖尿病、总胆红素升高 (≥ 1 2mg/dl)、胆囊壁增厚 (≥ 4cm )、胆总管直径增宽 (≥ 8cm)、急性胆囊炎是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并被分别赋值 ,建立预测转开腹可能性的评分系统。计算 7134例LC的综合得分 ,比较不同得分组转开腹率。用ROC曲线评价该评分系统的效能。 2 0 0 1年 7月 1日至 2 0 0 1年 12月 31日 938例LC运用该评分系统 ,比较各得分组转开腹率的差异。结果  7134例LC中各组得分越高 ,转开腹率越高 ,且多数相邻两组的转开腹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ROC曲线以下面积为0 81,标准误为 0 0 1。 938例LC中的各组也是得分越高 ,转开腹率越高 ,且多数相邻两组的转开腹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根据危险因素预测LC转开腹可能性 ,以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27.
医保对象对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反应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享受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市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就其对医保政策的评价和就医行为反应性改变,分析医保改革的有效性和震荡度.提出加强医保法制建设,强化费用分担意识,完善医保政策,进一步体现福利性、公益性、公平性.  相似文献   
128.
X线透视导航下动力髋(髁)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目的探讨X线透视导航技术在动力髋(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连接在标准动力髋(髁)器械上的适配器,X线透视导航辅助完成术中松质骨拉力螺钉在股骨颈通道内的入点选择及拉力螺钉的置入。结果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结果令人满意。手术时间平均为48.8min,X线图像采集平均3.4次。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肯定了X线透视导航技术在动力髋(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的可行性。术中只需1次X线成像就能做出虚拟的手术环境和路径;导航的瞬时追踪功能使术者能实时监测,减少了X线辐射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拉力螺钉置入的准确度,减小了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29.
ABSTRACT. A total of 6 253 case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teremia, including 274 (4.4%) endocarditis cases, were registered in Denmark in the period 1975–1984.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and/or agranulocytosis accounted for 479 of the bacteremia cases. The incidence of endocarditis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was only 0.4% as compared to 4.7% in other patients with staphylococcal bacteremia (p<0.01). The lower incidence of endocarditis complicating bacteremia in these patients may justify a shorter course of therapy than usually recommended for suspected endocarditis.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and other patients with agranulocytosis had a higher mortality (49 and 46%, respectively) than other patients with S. aureus bacteremia (33%). The highest mortality was found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71%, p<0.01), the lowes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28%, p<0.01). The higher mortality in these patients may indicate that empiric antibiotic regimens in granulocytopenic patients should include a specific anti-staphylococcal agent.  相似文献   
13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user experience and acceptability of an electronic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SETTING AND PARTICIPANTS: 822 Military and civilian personnel at a health clinic at a major US military headquarters used an Internet and telephone-based electronic monitoring system to report vaccination-site responses and symptoms after receiving the smallpox vaccination. Focus groups of vaccinees were conducted to help develop a survey about the experience that was distributed to 379 vaccinees (96% completion rate). RESULTS: Users of the electronic monitoring system reported that it was fast and easy to use and reported they would use a system like this again and recommend an electronic monitoring system to a friend or relative. Most users (84%) were comfortable with a physician tracking their vaccine reaction using their electronic reports, but only half (51%) were comfortable with eliminating the post-vaccination follow-up visit with their health-care provider based on their electronic reports. CONCLUSIONS: This electronic monitoring system was well received by vaccinees and allowed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track the status of vaccinees. However, vaccinees were not comfortable replacing a physician visit with electronic monitoring, at least for the smallpox vaccination. A monitoring system like this may be useful in public health settings, such as mass vaccination or prophylaxis during a bioterrorism event, a pandemic influenza outbreak, or another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