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7篇
中国医学   24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验证黄芪甲苷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增强贝伐单抗对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讨论黄芪甲苷在A549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MTT方法检测黄芪甲苷单药以及与贝伐单抗联合应用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黄芪甲苷以及贝伐单抗处理A549后自噬相关蛋白P62和LC3的表达水平。RT-PCR方法检测黄芪甲苷处理后A549细胞内侵袭相关基因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ECIS方法检测黄芪甲苷处理后A549细胞黏附与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100 mg/L的黄芪甲苷与750 mg/L的贝伐单抗联合应用对A549细胞的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应用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9。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黄芪甲苷能够通过影响自噬通路P62和LC3的表达从而抑制自噬的发生。RT-PCR方法显示黄芪甲苷能显著抑制侵袭相关基因MMP-2和MMP-9的表达,黄芪甲苷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1和0.001。ECIS结果显示黄芪甲苷能够增强A549细胞的黏附能力并抑制其转移。结论:体外研究结果显示黄芪甲苷能够增强A549细胞的黏附能力并抑制其转移和侵袭,这一过程是通过抑制细胞自噬的发生,而贝伐单抗有较弱的促进自噬发生的作用,当两者联合时较单用贝伐单抗更强的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生血增髓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丹妮  刘镇  严永清 《中成药》2000,22(8):546-549
目的:建立生血增髓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黄芪、人参、甘草、肉桂进行鉴别;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芪、人参、甘草和肉桂,黄芪甲苷在2.775ug-11.10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70%,RSD为1.5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中各组成药材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3.
黄芪甲苷提取与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黄芪甲替提取方法及HPLC检测条件。方法 色谱柱:Inertsil ODS-3(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0 ml·min〈sup〉-1〈/sup〉;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蒸发温度:100°C,雾化温度:80°C,出口温度:60°C,载气流速:1.5ml·min〈sup〉-1〈/sup〉。结果 80%甲醇索氏提取4h,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0.15 mol·L·min〈sup〉-1〈/sup〉氢氧化钠或40 %氨水洗涤3次;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4.582~22.913,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4.27%。结论 本法简便、灵教、准确。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建立新生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对新生胶囊中的黄芪、赤芍、延胡索、洋金花和甘草进行了定性,并用薄层扫描法对黄茂中的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 黄芪甲苷在2~7μg·μl〈sup〉-1〈/sup〉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3%,RSD为2.3%。结论该法简单快速,结果可命,可用于控制新生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85.
痫宁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TLC法对痫宁片中黄芪、三七、白芍及柴胡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甙及人参皂甙Rg1的含量,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5%、97.30%;RSD分别为3.22%、2.96%.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黄芪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优选 ,以黄芪甲苷为检测指标。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 :用 12倍量的水浸泡 0 .5 h,煎煮三次 ,每次 2 h。结论 :本文优选的水提工艺黄芪甲苷提取率达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87.
鲍宁  陈子超  刘名玉  赵春芹  李肖  张振 《中草药》2024,55(1):114-126
目的 整合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黄芪-莪术药对抗肝癌配伍机制,并进行细胞实验验证。方法 利用R软件包Limma分析GEO数据库中肝癌基因表达数据,筛选肝癌靶点;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筛选潜在活性成分;采用TCMSP、SEA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成分靶点预测,筛选抗肝癌靶点;对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成分-靶点网络、关键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结合网络贡献指数,筛选关键肝癌靶点、关键抗肝癌成分及其靶点、核心抗肝癌成分及其靶点;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细胞实验,验证所预测成分抗肝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预测得到黄芪-莪术抗肝癌活性成分33个,抗肝癌靶点180个,关键肝癌靶点112个;筛选后得到关键成分29个,对应靶点15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关键成分主要通过协同影响细胞周期、细胞衰老、p53信号通路等发挥配伍作用;进一步筛选得到核心成分6个(黄芪中黄芪皂苷II、黄芪甲苷、芒柄花素,莪术中莪术醇、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应靶点5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DNA拓扑异构酶2A(topoisomerase 2A,TOP2A)、极光激酶B(aurora B,AURKB)、检查点蛋白激酶1(check point kinase 1,CHEK1)、AURKA]。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黄芪-莪术药对6个核心成分均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黄芪皂苷II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芪皂苷II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进而阻滞细胞周期。结论 黄芪-莪术药对的多种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相同或不同靶点抑制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等相同或不同相关信号关通路,从而发挥协同配伍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miR-199b-5p在新肾病1号方抗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新肾病1号方低、中、高剂量(9.69、19.38、38.76 g/kg)组和氯沙坦(50 mg/kg)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左侧单侧输尿管梗阻方法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给予药物干预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对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新肾病1号方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进行miRNA测序,筛选差异表达miRNAs,qRT-PCR验证,并进行靶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miRNAs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肾纤维化的关联性。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新肾病1号方组大鼠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玉屏风软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玉屏风组方的药材干浸膏得率和黄芪甲苷为测定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确定为12倍量水提取二次,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 h。结论本方法确定的技术参数能够满足处方工艺要求,可以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  相似文献   
90.
黄芪皂苷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水饱和正丁醇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黄芪总皂苷,硅胶柱层析分离不同的皂苷组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示差检测器法(HPLC-RID)进行皂苷类成分的鉴定和含量测定。结果:从黄芪总皂苷中分离出六种黄芪皂苷化合物(AS-Ⅰ~AS-Ⅵ),其中AS-Ⅰ部分经鉴定主要含皂苷Ⅱ,质量分数为29.4%,AS-Ⅲ部分经鉴定主要含皂苷Ⅳ,质量分数为22.82%。其余4个部分有待于进一步鉴定。结论:此法能较好的分离和纯化黄芪皂苷,TLC和HPLC-RID法操作简便,可作为黄芪皂苷的鉴定和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