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1篇
  1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纳美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苏醒时间及苏醒后常见临床表现。结果两组在临床总有效率、平均苏醒时间及苏醒后常见临床表现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提高了临床有效率,明显缩短了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了苏醒后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醒脑静静脉注射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8例.联合组采用醒脑静静脉注射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NSE、MMP-9、甲状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NSE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后血清NSE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静静脉注射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疗效显著,但对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NSE和MMP-9表达.  相似文献   
53.
摘 要 目的: 调查某院神经外科醒脑静注射液(XNJI)使用情况,为促进XNJI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抽查某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神经外科200份使用XNJI的住院病历,对其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科室XNJI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其中超说明书适应证者达34.50%,超剂量给药者达92.50%,而单次用药剂量为40 ml的患者占90.00%。临床使用中也存在着XNJI与西药联合使用的问题,主要与氯化钾(74.00%)合用或与氯化钾和胰岛素(11.00%)联合使用。结论:临床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情况,应加强其规范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54.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脉络宁治疗对照组。观察给药前后临床积分、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神经系统每24小时IgG合成率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治疗后治疗组内皮素、一氧化氮、IgG合成率分别为(61.65±27.01)ng/L、(3217.89±740.51)ng/L和(8.65±1.03)mg/24h,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TCD提示峰值均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左、右大脑中动脉峰值分别为(74.10±6.14)cm/s和(73.16±6.12)cm/s。以上各参数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脉络宁注射液。  相似文献   
55.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用随机分组单盲对照观察25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实验研究用埋线法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结果醒脑静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MCAO大鼠下丘脑CRH、血浆ACTH、CORT水平,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形态学异常.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神经细胞凋亡的防治作用 ,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30只 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醒脑静治疗组 ,每组各 15只。建立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动物模型 ,分别观察 2组动物脑组织的干重与湿重比 (干重 /湿重 ) ,采用红四氮唑染色、原位细胞凋亡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测鼠脑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醒脑静治疗组较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脑组织水肿减轻、梗死面积减小 ,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减少 ,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抑制由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神经细胞凋亡 ,从而起到一定程度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医疗数据,分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方法] 以电子住院记录为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将病例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通过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适应症状群相关指标,并将结果可视化为列线图。[结果] 红舌、滑脉对醒脑静疗效起正向影响,具备该特征的患者有效性较好;神疲、面色萎黄、少苔对醒脑静疗效起负向影响,具备该特征的患者有效性较低。[结论] 明确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可以指导医师合理用药,利用真实世界医疗数据可以成为研究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中急性时相蛋白(APPs)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APACHEII评分将46例确诊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两组: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22例仅常规治疗。以第1、5、7、14天4个时间点为观察点,动态测定46例甲流患者血清APPs含量。轻症组在门诊随机选取23例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患者CRP、α1-AT、α1-AG和HP水平较轻症组有显著差异(P〈0.01)。重症患者CRP、α1-AT在第5~7天后均达高峰,α1-AT高峰期稍滞后,病情缓解后可下降。治疗组第5、7天CRP,α1-AT值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α1-AG和H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重症甲型H1N1流感中可以通过对急性时相蛋白CRP和α1-AT的抑制作用,从而使炎症期高峰下移,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纳洛酮静滴,治疗组另予醒脑静静滴.结果:治疗组患者神志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0.
醒脑静治疗急性脑血管病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醒脑静注射液是由安宫牛黄丸改制的水溶性注射液.主要成分是麝香、冰片、桅子,郁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