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33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415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96篇
  3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HC)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选择HC患者48例,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 m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周进行hs-CRP、vWF、血脂等指标的测定;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辛伐他汀治疗前后HC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胆固醇(HDL-C)含量升高(P〈0.05)。HC患者血清、hs-CRP、血浆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hs-CRP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vWF显著降低(P〈0.05)。结论HC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基础,辛伐他汀不但能有效调节血脂,而且能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血管内皮,从而稳定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运动试验阳性且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增高的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12周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行心电图运动试验,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①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0.05),而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0.05)。②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运动耐量显著提高,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降低,至ST段下移1mm时间明显延长,ST段下移值显著减少(<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在降低血脂的同时,还可明显减轻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变化及其受辛伐他汀干预的反应。方法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40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48例。早期DN组又分为2个亚组,常规治疗组24例和辛伐他汀治疗组24例。采用EuSA法测定患者血清TGF-β1、CⅣ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早期DN组患者血中TGF-β1、CⅣ水平有明显升高(均P〈0.05),且与UAER呈明显正相关(P〈0.05),TGF-β1与CⅣ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中TGF-β1、CⅣ水平及UAER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TGF-β1、CⅣ水平在早期DN中显著升高,辛伐他汀能降低其血清TGF-β1、CⅣ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的变化。方法:将80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B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CRP及血脂水平。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RP及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2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短期应用他汀治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脂和C反应蛋白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予阿斯匹林、肝素、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8受体阻滞剂等,不使用其他调脂、抗氧化药物、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物;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日20mg晚餐后服用,疗程6周,治疗前后测量血脂及C反应蛋白并与健康对照组(n=30)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经治疗后均有下降,辛伐他汀组TC、TG、LDL—C水平及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下降明显,HDL—C水平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稳定斑块、抑制炎症等作用,是一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肺血流并野百合碱注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联合野百合碱注射制作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4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安慰剂组、辛伐他汀A组[1 mg/(kg·d)]、辛伐他汀B组[2 mg/(kg·d)]和正常对照组.造瘘术后第37d各组分别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和右心室肥厚程度[RV/(LV S)],观察肺小动脉血管厚度,比较无肌性动脉肌化程度,比较血清总胆固醇(CHOL)浓度.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安慰剂组大鼠的mPAP[(24.6±3.2) vs (13.9±1.4) mmHg,1 mmHg=0.133 kPa]、RV/(LV S)[(0.456±0.071) vs (0.245±0.026)]升高(P<0.05),肺小动脉血管厚度增加[(28.64±5.95)% vs (9.36±2.24)%,P<0.05],无肌性血管肌化百分比增加[(66.25±9.32)% vs (17.67±3.62)%,P<0.05)].辛伐他汀治疗减轻了安慰剂组各项指标的增加(P<0.05).各组间血清CHOL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大鼠肺小血管重构,减轻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提示辛伐他汀可能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具有一定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87.
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洁 《黑龙江医学》2007,31(6):444-445
目的 比较厄贝沙坦和辛伐他汀单独及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92例DN患者,随机分为3纽,分别予厄贝沙坦、辛伐他汀或两药联用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尿蛋白、血压、血钾和血Cr等的变化。结果 上述两药均能有效降低DN的尿蛋白,联合治疗降尿蛋白作用更明显(P〈0.05),治疗前后血钾、血压、血Cr和CC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于DN患者,厄贝沙坦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与单药相比,具有更强的降尿蛋白作用。  相似文献   
88.
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舒降之)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产生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 本实验为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共选取39例因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而导致心衰的慢性心衰患者(NYHA Ⅱ、Ⅲ级),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应用常规药物)和用药组(n=19,应用常规药物+辛伐他汀20mg qn)。用药观察期为3个月。全部入选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3月时行超声心动图(用LVEF、EDD、ESD、SV等指标)评价心脏收缩功能,行六分钟步行试验评价患者运动耐量。结果 入选时2组资料有可比性。用药12周后,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患者比较,辛伐他汀组的六分钟步行距离、FS值、SV值和EF值与对照组相比增高。2组患者血生化检查、血压、心率在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未遇严重不良事件者。结论 在常规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能力,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9.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simvastatin and atorvastatin on plasma levels of high-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homocysteine(Hcy)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 angina(UA).METHODS 69 patients with UA were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首杞降脂汤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探讨中药对血脂紊乱及内皮功能障碍治疗的临床效果 ,为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门诊筛查出的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 6 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 ,1组为中药治疗组 (首杞降脂汤 ) ,中药一剂 ,水煎服 ,每日1次 ;2组为京必舒新组 ,京必舒新 10mg ,每晚 1次。疗程均为 3个月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糖、血脂、血栓调节蛋白 (TM)、肝肾功能。结果 中药治疗组和京必舒新组治疗后TC ,TG ,LDL C ,TM均低于治疗前 ,治疗前后比较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治疗后HDL C明显升高 ,治疗前后比较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首杞降脂汤可显著降低TC ,TG ,LDL C ,TM并升高HDL C ,临床效果与京必舒新作用相似 ,但能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