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1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对《伤寒论》所载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后世就去桂历来有所争议。一般认为去桂枝目的在表已解或津液伤,但此说无论在理论或临床角度出发均有矛盾。从《伤寒论》中细考,在小柴胡汤与麻黄汤加减法中,张仲景在利小便时习惯去除有碍利水的药物;再与真武汤、附子汤、当归芍药散等方比较,可发现"茯苓、白术、芍药同用的"苓术芍配伍",用以专利小便时,则不用桂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情属阳气郁滞,水气停滞表里,三焦不畅,因此以苓术芍配姜草枣而不用桂枝,目的是从方药配伍的角度考虑,使全方专利小便、通阳气、达表里、畅三焦。  相似文献   
312.
目的:研究生药桂花的叶和嫩枝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采集材料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结果:桂花叶和嫩枝生药学特征:叶横切面主脉发达,分枝状石细胞与上表皮垂直;叶粉末石细胞较多,多为分枝状,导管多为螺纹;枝粉末可见木化的薄壁细胞。结论:桂花枝与叶的特征可作为绵毛酸模叶蓼的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13.
鬼箭羽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鬼箭羽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鬼箭羽药材用50%乙醇提取,AB-8大孔树脂纯化,利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柱色谱反复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各种光谱、波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鬼箭羽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1)、蒙花苷(2)、柚皮苷(3)、儿茶素...  相似文献   
314.
HPLC测定桑白皮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桑白皮饮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星点设计法优化供试品溶液的提取条件,采用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11∶89);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流速1 mL·min-1。结果:供试品溶液较佳的提取条件为60%甲醇、提取时间15 min,溶媒比为10倍;绿原酸进样量范围在0.045~0.45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 329.028 9X+8.184 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89%,RSD 3.14%。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桑白皮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15.
桑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桑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桑叶总黄酮(TFMF)高、中、低3个剂量组,通心络胶囊组。手术前1周,MSTF服用不同剂量的MSTF(35,70,140 mg.kg-1.d-1),通心络胶囊组按照100 mg.kg-1.d-1服用,其余2组给与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S/LV,IS/AR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且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TFMF能降低IS/LV,IS/AR,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P<0.05或P<0.01),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TFMF能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而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16.
钩藤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颖  刘理南  赵燕清 《中成药》2000,22(5):331-332
目的 筛选制定出确保钩藤制剂质量的提取工艺。方法 用薄层扫描法对钩藤在常规制剂中所用的水煮浓度法及70%~75%乙醇提取法提取的钩藤有效成分进行了定量比较。结果用70%乙醇提取的钩藤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水提液。结论 浓缩、干燥温度低于81℃。  相似文献   
317.
建立《伤寒论》方剂数据库。运用统计方法,探究《伤寒论》中最有代表性的君药桂枝,探寻其与芍药、葛根、石膏等配伍的比例和药证规律。  相似文献   
318.
目的 优化桂枝、当归挥发油微囊的处方,对处方优化后制备的微囊进行相关表征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桂枝、当归挥发油微囊。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方法对处方优化后制备的微囊进行表征。按照10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药后采血,HPLC测定血药浓度,比较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 最佳处方为芯材-囊材比1∶1.7,囊材浓度为10.25%,复合囊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麦芽糊精比为3.8∶1,高压均质压力为20 MPa,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85 ℃。在该条件下,测得微囊的载药量为(18.94±1.09)%,包封率(96.03±2.9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挥发油已成功被包覆在囊壁材料中,微囊基本形状为球形,表面凹陷但无明显裂缝。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微囊组的达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清除率(CL)、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药物从中央室消除的一级速率常数(k10)、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12)、药物从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21)等药动学参数与挥发油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药动学结果表明微囊有效延长了桂枝、当归挥发油在体内滞留时间,促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62倍。结论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优化桂枝、当归挥发油微囊的处方工艺,具有良好预测性。处方优化后制备的微囊具有良好载药性能,提高了挥发油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桑叶中绿原酸及4种黄酮类成分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含量的方法,为优化《中国药典》中桑叶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Inert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和0.2%磷酸-0.2%三乙胺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在50 min内,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能达到良好的分离,分别在0.0674~1.3475 mg·mL^-1、0.0045~0.0898 mg·mL^-1、0.0282~0.5640 mg·mL^-1、0.0159~0.3186 mg·mL^-1、0.0006~0.0130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6、1.0000、1.0000、1.0000、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2%、98.74%、98.17%、98.78%、98.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1%、1.68%、1.69%、1.42%、1.5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桑叶药材的的质量控制,优化了《中国药典》中桑叶药材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20.
目的探讨桑白皮提取物桦木酸对生长转化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HPAEpiC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0.5 ng·mL^-1 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模型进行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桦木酸给药组。MTT法检测桦木酸对HPAEpiC细胞存活率的影响;Real-time PCR分析桦木酸对诱导后的HPAEpiC细胞内miR-200b-5p、miR-200c-5p表达水平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Coll、E-cad、α-SMA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桦木酸对诱导后HPAEpiC细胞内羟脯氨酸(HYP)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桦木酸对HPAEpiC细胞增殖活性呈单向抑制趋势,且增殖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依赖关系。与模型组比较,桦木酸可有效抑制诱导后细胞内miR-200b-5p(P<0.05)、miR-200c-5p(P<0.01,P<0.05)表达,同时降低细胞内ColⅠ(P<0.01)、α-SMA mRNA(P<0.05)表达,促进E-cadherin mRNA表达(P<0.01,P<0.05),降低细胞内HYP含量(P<0.01,P<0.05)。结论桑白皮提取物桦木酸对TGF-β1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上皮间质转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潜在的治疗药物,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抑制miR-200b-5p、miR-200c-5p表达;下调ColⅠ和α-SMA mRNA,上调E-cad m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