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11篇
  免费   1359篇
  国内免费   439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710篇
妇产科学   186篇
基础医学   3104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3389篇
内科学   10550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691篇
特种医学   948篇
外科学   2825篇
综合类   3658篇
预防医学   101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151篇
  11篇
中国医学   744篇
肿瘤学   129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608篇
  2021年   874篇
  2020年   788篇
  2019年   998篇
  2018年   1043篇
  2017年   709篇
  2016年   732篇
  2015年   839篇
  2014年   1961篇
  2013年   1722篇
  2012年   1439篇
  2011年   1842篇
  2010年   1498篇
  2009年   1498篇
  2008年   1588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340篇
  2005年   1200篇
  2004年   910篇
  2003年   771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389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137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122篇
  1981年   123篇
  1980年   135篇
  1979年   110篇
  1978年   105篇
  1977年   98篇
  1976年   92篇
  1975年   105篇
  1973年   9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  18例小儿室间隔缺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跳下修补室间隔缺损 ,对照组为常规心脏停跳下修补室间缺损。测定心肌同功酶释放和三磷酸腺苷 ,观察左室压力 ,评价术野显露及气栓预防效果等。结果 观察组心肌同功酶释放明显低于对照组 ,三磷酸腺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心肌超微结构基本正常 ,术中左室压力低于主动脉压力 ,术后无气栓发生。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能更好地保护心肌。术野显露技术和防气栓的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72.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凝血系统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0 0例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 ,并与4 4例健康人比较。结果发现 ,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指标变化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1)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5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D 二聚体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 <0 .0 5 )。结果提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 ,表现为继发性纤溶亢进 ,血小板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且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3.
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血脂、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中对氧磷酶1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为113±64μkat/L和43.8±8.2 kU/L,均较对照组降低(134±72μkat/L和63.4±5.7 kU/L)(P<0.05);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升高(9.4±1.8μmol/L比4.1±0.5μmol/L,P<0.01)。对氧磷酶1活性与高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呈正相关,与丙二醛水平呈负相关。冠状动脉狭窄者对氧磷酶1活性较无狭窄者明显减低(P<0.001),2、3支血管病变者较1支血管病变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低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对小鼠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经体外转录合成针对CD80 mRNA和CD86 mRNA序列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转染供者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DC转染CD80siRNA、CD86siRNA前后CD80 mRNA和CD86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表面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前7d,经静脉给受者输注经siRNA干扰后的DC(干扰DC组),同时设立同种异体对照组、环孢素A(CsA)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CsA 5mg/d)、同系移植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移植前输注未转染DC),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进行病理分级,并测定移植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siRNA转染DC后,其CD80 mRNA及CD86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D80、CD86的阳性率分别由84%和67%下降至35%和30%。与同种异体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比较,干扰D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组织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显著降低(P〈0.01),移植心脏组织中IL-2 mRNA和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利用RNAi敲减供者骨髓来源的DC表面B7分子的表达,以阻断BT/CD28共刺激通路,具有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并使T辅助细胞分化向Tn2型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75.
Throughout history, the heart has been associated not only with its life-sustaining function but also with its close ties to the human emotions. In this literature and internet review, we attempt to gather and organize information from both of these perspectives as they relate to the heart in the following 11 categories: (1) fun facts, (2) medical photography, (3) history, (4) languages (etymology), (5) nonmedical English expressions, (6) death, (7) the arts, (8) movie titles, (9) song titles, (10) Shakespeare, and (11) the Bible. Part 1 (previously published) covered the first five topics, and Part 2 will cover the last six topics. These data may be useful to those who are engaged in teaching about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相似文献   
76.
吸烟对大学生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超  方昆  汪思应  宋伟  王颖 《中国校医》2003,17(5):401-403
目的 探讨吸烟对大学生血压的形响。 方法 随机选择日吸烟量≥ 10支男性大学生 34例为吸烟组 ,不吸烟者 31例为不吸烟组 ,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 吸烟组 2 4h、日间及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不吸烟组 ,日间血压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血压显示吸烟组血压波动范围高于不吸烟组 ,分为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以及部分时段血压不稳定三个阶段 ;吸烟组吸烟时心率显著快于对照组。 结论 吸烟可致正常血压男性大学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应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学生吸烟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后免疫耐受的诱导。方法 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按分组分别给予门静脉输注供者骨髓细胞(DBMC)(B组)、骨化三醇灌胃(C组)、输注DBMC及骨化三醇灌胃(D组)以及环孢素A(CsA)灌胃(E组)。观察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及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测定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以及血清钙、磷浓度,进行受者与供者及无关第三品系大鼠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结果 D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其它各组显著延长(P<0.05);术后7d,C组、D组、E组受者脾细胞均能显著抑制供者及第三方无关供者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引起的MLR;D组手术前后血磷、血钙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D组最轻;D组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与对照组(A组)、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骨化三醇灌胃联合DBMC输注可显著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8.
Ganciclovir (GCV) prophylaxis or pre-emptive therap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ate of cytomegalovirus (CMV) disease and viremia, but increase the potential for emergence of ganciclovir-resistant CMV strains. The inhibitor concentration at 50% (IC(50)) of GCV from 156 CMV isolates from 59 renal or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was calculated by means of a rapid phenotypic susceptibility assay. Twenty-seven strains were from 14 patients undergoing GCV therapy. The IC(50) was higher in patients under the prophylaxis regimen. One CMV strain, from a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 became GCV-resistant after 1 month of therapy (IC(50)=13.7 micromol/l). These data, together with clinical and virological markers, suggested that a switch to foscarnet was necessary, and good evolution was observed. Thus, assay of CMV susceptibility to GCV could be helpful in clinic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79.
血栓前体蛋白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监测中的意义,及制定术后抗凝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比较抗凝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TPP,并比较抗凝组中有、无房颤的病人华法林用量、INR和TPP,对抗凝组病人TPP和INR的关系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各组的INR和血浆TPP浓度。结果:抗凝组与对照组相比,TPP低、INR高。抗凝组有房颤者的血浆TPP浓度高于窦性心律者。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PP和INR无明显相关性。出血病人的血浆TPP浓度明显低于正常高限(6μg/ml)。结论:TPP是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理想的辅助监测指标。术后有房颤心律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性增加。抗凝治疗应同时检测INR和TPP。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脑死亡状态下巴马小型猪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巴马小型猪脑死亡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A组):动物麻醉后仅行开颅与开关腹手术。非药物干预组(B组):建立脑死亡模型,不进行药物干预。NAC处理组(N组):建立脑死亡模型,于脑死亡后1和12h,按200mg/kg的剂量将NAC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经静脉缓慢滴注。分别于脑死亡后6、12和24h检测各组血清中肌钙蛋白T(cTnT)的水平以及干扰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脑死亡后24h,取各组心尖部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心脏组织结构变化,电镜下观察心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F-κB mRNA的变化。结果 脑死亡6h后,B组及N组的血清cTnT、IL-1β、IL-6、TNF-α水平均开始升高,但N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B组。脑死亡后24h可见心肌细胞出现损伤性改变;N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轻于B组。B组及N组心肌细胞中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但N组显著低于B组。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减轻脑死亡状态下心脏的形态和功能损伤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