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2篇
  免费   1156篇
  国内免费   262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238篇
妇产科学   136篇
基础医学   1476篇
口腔科学   231篇
临床医学   1798篇
内科学   1924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003篇
特种医学   3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74篇
综合类   2043篇
预防医学   301篇
眼科学   149篇
药学   884篇
  8篇
中国医学   202篇
肿瘤学   24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506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427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732篇
  2012年   685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目的:探讨腮腺深叶癌切除面神经后,即刻功能性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84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11例腮腺癌患者,术中采用将肿瘤连同腮腺及面神经切除,同时行颈丛神经移植重建面神经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面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复诊,见患者静态时面部对称,动态时口角轻度偏斜,术后一年两侧面部完全对称,睁、闭眼及提口角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腮腺癌根治术中采用颈丛神经移植能有效地恢复面神经的功能,既达到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又符合功能外科的发展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2.
<正>1906年,Crile等人针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提出了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RND),这一术式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RND损伤了副神经和颈部的一些重要的解剖结构,常导致患者斜方肌瘫痪萎缩,出现翼状肩胛、垂肩、肩周疼痛麻木、手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3.
Anorexia nervosa (AN) can cause both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cardiac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a variety of different conduction abnormalities. This is the first case report of symptomatic diurnal secon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AV) block (Mobitz Type I) in an adolescent with AN. We present a 12‐year‐old girl with AN, restrictor sub‐type who reported cardiac symptoms during weight gain, at the time of the initial diagnosis of AV block. Second‐degree AV block (Mobitz Type I) is discussed as a possible complication of the AN, as well as being an intrinsic conduction system disease. © 2009 by Wiley Periodicals, Inc. Int J Eat Disord 2009  相似文献   
44.
Abstract: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is commonly used to treat the sympathetically maintained pain which may occur in one‐third of patients with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1. A complication that followed a single block and presented a diagnostic dilemma for the ophthalmologist 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45.
第三脑室脑膜瘤(九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脑膜瘤的组织发生学、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报道9例经影像学、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第三脑室脑膜瘤,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第三脑室前部脑膜瘤5例,第三脑室后部脑膜瘤4例,平均发病年龄25.6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最常见的症状是梗阻性脑积水,缺乏硬脑膜附着为其影像学特征。肿瘤全切除6例。结论第三脑室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中间帆脉络组织或脉络丛,经半球间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是合理的手术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神经根修复时间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神经根性撕脱伤和椎孔外切断实验动物模型,根据动物神经根损伤类型和损伤后修复时间分为A、B、C、D四组,每组16只。A、C组分别将撕脱与切断的神经根即刻回植入脊髓和于椎孔外直接吻合,B、D组将撕脱和椎孔外切断的神经根旷置3周后再重复上述手术。分别于神经根撕脱和椎孔外切断术后3周、3个月、6个月取材。应用组织病理活检、免疫组化技术及神经示踪技术,对神经中枢及吻合口下段神经干检查,观察脊髓病理改变和轴突再生情况,进行A、B组和C、D组间对比。结果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即刻修复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尼氏体数目、形态、减少程度及周围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发育程度均优于损伤后3周修复组。结论神经根早期修复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对外周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7.
A thermographic study of paravertebral analgesi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8.
We report improvement in muscle strength in a patient with 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MMN) when given high-dose intravenous immunoglobin (i.v.-Ig) treatment. The patient had asymmetrical limb weakness, atrophy and absent or weak reflexes, but no sensory disturbances. Neurography showed multiple conduction blocks in peripheral motor nerves but no sensory nerve abnormalities. Serum and anti-GM1 antibodies were not found, however, the patient had serum antibodies against the glycolipid LK1, an epitope found both in glycolipid and also in some glycoproteins in peripheral nerve myelin. Muscle strength improved 5 days after i.v.-Ig therapy, and lasted about 10 weeks. Repeated courses of treatment resulted in similar improvement. This is, to our knowledge, the first patient reported with MMN found to have antibodies against the glycolipid LK1.  相似文献   
49.
应用标准微电极技术,研究了关附甲素对豚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最大除极速率(Vmax)的频率依赖性抑制作用(RDB),并与美西律,奎尼丁,劳卡尼进行了比较. 在相同刺激间隔(300 ms),产生50%左右RDB的药物浓度下,美西律的RDB开始最快,其第2个Vmax所产生的抑制已占RDB的64%,奎尼丁,劳卡尼和关附甲素的RDB开始速率常数分别为每个动作电位0.165, 0.076和0.136. 美西律,奎尼丁,劳卡尼和关附甲素产生RDB的恢复时间常数分别为1.4, 9.0, 18.2和44.0 s,而且它们的恢复时间常数是不依赖于药物浓度而变化的,结果提示,关附甲素是一个慢动力学钠通道阻滞剂.  相似文献   
50.
重复腋路臂丛麻醉不同穿刺定位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穿刺定位法施行重复腋路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32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局麻药浓度、容量相同的情况下,A组采用一针穿刺单次给药逐次移位定向挤压法,162例中,臂丛阻滞730次;B组采用一针穿刺单次给药法,162例中,臂丛阻滞670次。结果:在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和阻滞完全方面,A组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臂丛神经处于椎前筋膜及其延续的筋膜间隙中,因此,一针穿刺单次给药能获得有效的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