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3D深度残差网络和多模态MRI实现对脑胶质瘤的自动分级。方法:利用BraTS2020公共数据集的293例高级别胶质瘤(HGG)和76例低级别胶质瘤(LGG)的多模态MRI数据训练和测试3D深度残差卷积网络模型。多模态MRI图像经过3D剪裁、重采样和归一化的预处理,随机分组为训练(64%)、验证(16%)和测试(20%)样本,将预处理后的多模态MRI图像和分级标注输入到网络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利用准确率(ACC)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分级结果。结果:在59例(48例HGG和11例LGG)验证数据集上,ACC和AUC分别为0.93和0.97,在75例(62例HGG和13例LGG)测试数据集上,ACC和AUC分别为0.89和0.93。结论:3D深度残差网络在多模态MRI数据集上获得了较好的脑胶质瘤自动分级结果,可以为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出血灶的检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临床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成人患者进行头部SWI扫描,将脑分为九区,按分区的不同统计检出的出血灶数目,分析应用SWI所检出的出血灶数目与GCS分组间以及昏迷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应用SWI所检出的DAI患者的出血灶的数目,对成人DAI患者研究结果示,除小脑外,其他脑分区出血灶数与GCS有相关性;除小脑及丘脑外,其他脑分区出血灶数与昏迷时间有相关性。结论: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出血灶检出与GCS及昏迷时间相关性,可为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腿复杂多发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地震伤后小腿多发软组织缺损造成骨外露,钢板外露的病患5例,经清创,腓肠肌肌瓣转移,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覆盖创面7~10 d后行中厚皮片植皮治疗。结果移植肌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6个月,骨折愈合,伤口无感染。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0个月,平均7.5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负重行走肢体无变形,无并发症。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0d。结论 VSD技术联合腓肠肌肌瓣是治疗小腿复杂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原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椎管内肿瘤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例拔管拆线后活动过早导致切口裂开并发脑脊液漏行再次手术治疗,2例拔管后切口深部周围积液出现低热,经穿刺排放积液等处理而痊愈,33例拔管后经过保守疗法均获治愈。结论:经过合理的保守治疗可完全治愈术后脑脊液漏,无需手术。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观察创伤性胼胝体损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胼胝体损伤的潜在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25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观察,对胼胝体膝部、压部进行定量测定FA及ADC值,测定结果与患者组GC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组胼胝体膝部及压部的FA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所测胼胝体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胼胝体FA值与GCS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并定量与临床GCS评分密切相关的胼胝体损伤,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更深层次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旁边缘系统胶质瘤生长扩散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11例位于旁边缘系统、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自初次发病到术前一系列MRI检查中病灶的部位变化、生长趋势及其与临床症状的联系.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MRI检查周期及临床症状的差别.结果 自初次MRI检查至术前,旁边缘系统一个以上组成单元受累的比率由64%(7/11)上升至100%(11/11).64%(7/11)的患者以癫痫起病,91%(10/11)的患者术前症状加重.6例低级别胶质瘤与5例高级别胶质瘤MRI检查周期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旁边缘系统胶质瘤的治疗,要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该系统所包含的全部解剖区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定位Broca区和Wernicke区中的应用.方法 45例累及左侧额叶或者左侧颞叶的胶质瘤患者,术前采用听觉词汇判断和听觉词汇复述模式刺激策略,在3.0T MR扫描仪采用血氧水平依赖(BOLD)原理进行图像采集,经SPM5软件进行脑功能区活动图像分析,选择四个感兴趣区:Broca区、Wernicke区以及右侧大脑半球相对应的解剖区域.结果 44例(97.8%,44/45)完成听觉语义判断任务,44例(97.8%,44/45)完成听觉复述任务,43例(95.6%,43/45)两者均成功完成.使用听觉语义判断任务41例(93.2%,41/44)成功定位Broca区,43例(97.7%,43/44)成功定位Wernicke区.使用听觉复述任务43例(97.7%,43/44)成功定位Broca区,43例(97.7%,43/44)成功定位Wernicke区.两者结合44例(97.8%,44/45)成功定位Broca区, 45例(100%,45/45)成功定位Wernicke区.结论 综合利用听觉语义判断和听觉复述任务刺激策略,功能磁共振可更好地定位脑胶质瘤患者语言功能区.  相似文献   
8.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MR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颅内巨大动脉瘤的MR影像学表现。方法 搜集 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巨大动脉瘤。结果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MR信号表现多样 ,主要与动脉瘤内是否出现血栓 ,血栓的大小和形成时间的长短 ,和动脉瘤引起的继发改变等因素有关。瘤腔信号 :绝大部分巨大动脉瘤表现出典型的流空现象或流动信号。瘤腔水平可见的血管流动伪影 ,注药后明显强化。血栓信号 :大部分动脉瘤中出现了血栓 ,血栓信号差异很大 ,多呈层状或涡状的混杂信号 ,增强扫描无强化。无血管流空伪影。DSA和MRA可显示动脉瘤瘤腔 ,不能显示动脉瘤内是否存在血栓或闭塞 ,低估动脉瘤的大小。绝大部分动脉瘤可在MRA中证实。结论 MR可清楚显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全貌 ,包括瘤腔和血栓形成情况 ,是DSA检查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正常青年人群脑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大伟  梁英魁  李少武  孙波   《放射学实践》2009,24(6):591-594
目的:运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研究正常青年人群不同脑组织及解剖部位的各向异性特点.方法:对40名正常青年人群行DTI成像,分析其表面扩散系数(ADC)图及各向异性分数(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脑组织进行ADC及FA值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扩散和各向异性特点.结果:扩散系数ADC不能区分脑灰质与脑白质(ADC分别为807.78±90.29,775.79±115.31×10-6mm2/s,P=0.098).而脑脊液、脑灰质与脑白质间的FA值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解剖部位的脑白质间具有显著不同的各向异性(P<0.05).胼胝体压部的各向异性程度最高(0.73±0.09),其次为胼胝体膝部与内囊后肢(0.68±0.05,0.67±0.06),半卵圆中心与枕钳最低(0.53±0.09,0.53±0.09).脑灰质中以背侧丘脑具有最高的各向异性(0.31±0.04).结论:FA可准确定量正常青年人群不同脑组织的扩散特点,DTI可清晰显示脑内白质的方向及走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AF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时恢复椎体高度和椎管容积的作用及其优点。方法采用椎管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通过术前术后拍片、CT扫描、测量等方法.对比椎体前后高度和椎管容积的恢复情况。结果恢复椎体高度和椎管容积达90%以上,神经症状改善率100%。结论AF系统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可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和椎管容积,解除脊髓受压,损伤小,恢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