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2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低钾胁迫对苍术生长发育及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揭示低钾环境与苍术道地性形成的关系。方法通过苍术植株不同程度低钾胁迫受控实验,分析测定其生物量及植株全钾、可溶性蛋白、总挥发油量的变化,并采用GC-MS分离鉴定挥发油中各组分,使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结果除根长外,低钾胁迫组的株高、根茎粗、叶片数、分枝数、须根数、地上鲜质量与干质量、地下鲜质量与干质量等指标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植株全钾与可溶性蛋白质的量随培养液供钾水平的提高而升高;低钾胁迫组挥发油组分显示出质量分数较大的组分数目显著增多、各组分的量趋于均衡、茅术醇与β-桉油醇2个主要成分的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适度低钾胁迫导致的苍术挥发油组分变化与道地药材苍术的挥发油特征相符,低钾胁迫应是苍术药材道地性形成的重要逆境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中药组分复方BZL方(白术多糖、栀子苷、绿原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27只,随机分为正常、模型和BZL方组,每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脂饮食诱导NASH,第14周开始,BZL方组灌胃BZL方,其余各组灌胃等量饮用水,至17周末处死取材。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进食量、肝体比,肝组织病理(HE和天狼猩红染色,SAF评分),检测血浆ALT、GGT活性、LPS水平,肝组织TG含量;肝组织胶原I型和IV型、内毒素受体CD14、TLR1、TLR2、TLR4、TLR9及炎性反应因子IL-1β、TNF-αmRNA表达(real-time PCR法);肠组织病理(HE染色);大肠组织紧密连接zo-1、occludin、claudin mRNA表达(real-time PCR法)及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结果:高脂饮食诱导NASH模型中,模型组血浆ALT、GGT、LPS及肝组织TG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0. 01);肝组织可见脂肪沉积、炎性反应、气球样变及纤维化,SAF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肝组织胶原Col I、Col IV mRNA显著升高,CD14、TLR1、TLR2、TLR4、TLR9及IL-1β、TNF-αmRNA表达升高(P 0. 05,P 0. 01);肠组织病理变化光镜下不明显,大肠组织紧密连接zo-1、occludin、claudin mRNA表达降低(P 0. 01),zo-1、occludin免疫荧光阳性染色减少。BZL方可降低血浆ALT、GGT、LPS、肝组织TG含量(P 0. 05,P 0. 01),改善SAF评分,降低肝组织胶原Col I、Col IV mRNA表达(P 0. 01),降低CD14、TLR2、TLR4、TLR9及IL-1β、TNF-αmRNA表达(P 0. 05,P 0. 01),恢复大肠组织紧密连接zo-1、occludin mRNA表达(P 0. 01),恢复zo-1、occludin免疫荧光阳性染色。结论:BZL方有效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NASH,该作用与其保护肠黏膜、抑制LPS肠渗漏及肝组织中TLRs及炎性反应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白术醇提物的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白术醇提物的抗炎镇痛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白术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热板法测定白术不同剂量组小鼠的痛阈值,腹腔注射0.6%醋酸刺激致痛模型(扭体法)观察白术3个不同剂量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观察白术3个不同剂量的抗炎作用。结果 高、中剂量的白术醇提物可显著增加小鼠的热板痛域值(P<0.01,P<0.01),减少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P<0.01),而白术低剂量组不能有效的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和减少扭体反应次数(P>0.05)。在抗炎试验中,高、中剂量的白术醇提取可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P<0.01),而低剂量组对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效果不明显(P>0.05);高剂量组在2h后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跖肿胀,中剂量组(除6h时间点)与白术低剂量组(除3h时间点)在药后0.5-6h之间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白术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大,抗炎镇痛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64.
不同提取方法对白术油气相-质谱指纹图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白术挥发油的提取效果 ,对提取后的样品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从整体上比较了其色谱指纹图谱的差异。发现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得到的提取液有效成分较为完全 ;同时也说明了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白术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对米泔水制北苍术的最佳炮制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腹泻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以苍术素、浸出物和外观性状为综合评价指标,对米泔水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米泔水制北苍术的最佳炮制工艺.建立脾虚泄泻症大鼠模型,比较给药前后大鼠体质...  相似文献   
66.
黄芪、党参、白术均是临床上常用的补脾药,本实验基于NEI网络,通过观察它们对"耗气破气"脾虚大鼠模型脑-肠轴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脾虚证的发生机理,揭示补脾药对脾虚证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前庭神经元炎临床疗效。[方法]治宜化痰熄风,健脾除湿,祛风为主,消痰为先。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每日1剂。[结果]本组31例,均在1个月内治愈。[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气血营精不能上荣于头,清阳被遏,浊邪上犯清窍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8.
4种AM 真菌对苍术根茎生长及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 种AM 真菌对苍术根茎生长及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接种AM 菌剂,测定苍术地下部分生长状况和根茎挥发油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AM 真菌对苍术根茎的侵染率不同,接种AM 真菌能显著降低苍术根茎的折干率,而对根茎挥发油中5 种主要成分含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AM 真菌与植物之间具有选择性。不同AM 真菌对苍术地下部分的营养生长存在差异,但对苍术挥发油的品质无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道地产区江苏茅山苍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及机制,并与非道地产区湖北英山和陕西华阴苍术进行比较。方法:建立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评估发病率及临床积分,观察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和放射学改变,检测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IgG和IgM水平、关节组织匀浆上清和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以及血清炎症介质PGE2的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CIA发病率近88%,关节炎平均临床积分8,关节出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破坏等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面虫蚀样破坏等影像学改变,血清IgG,IgM水平增高,关节组织和血清中IL-1β,TNF-α和IL-6以及血清PGE2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江苏苍术组显著降低关节炎的发病率和临床积分、关节组织病理学积分和X光片的骨破坏程度以及血清IgG和IgM水平,还显著降低关节组织和血清中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含量;湖北和陕西苍术组也能较明显抑制血清IgM,湖北苍术组尚能降低血清IL-1β和关节组织中IL-6的含量,但对关节炎的其他抑制作用均不明显。结论:道地产区江苏茅山苍术能有效控制大鼠CIA病情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非道地产区湖北英山和陕西华阴苍术对大鼠CIA没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茅苍术药材中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的含量,根据含量水平对茅苍术药材进行聚类分析。方法:HP-1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0.25 mm×30 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氮气;起始温度145℃,保持25 min,以10℃.min-1升温至250℃,保持10 min;进样方式为分流进样,分流比为40∶1;进样量为2μL;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进样浓度分别在0.012~2.32(r=0.999 8),0.008~1.68(r=0.999 8),0.008~1.76(r=0.999 9),0.016~3.20 g.L-1(r=0.999 7)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8.0%~99.0%,97.7%~99.4%,98.4%~99.2%,97.8%~99.7%;所分析的茅苍术药材大致划分为两类。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茅苍术药材中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含量的同时测定;道地产区茅苍术与其它非道地产区茅苍术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