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2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白术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属于药食同源性药材,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白术多糖作为白术的一种重要药用成分,具有高效、低毒、药理作用明确等作用优势,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目前药物开发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获取方式以及结构特点各实验室研究均存在差异。就国内外文献对白术多糖的提取方式、分离纯化过程、化学组成及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对白术多糖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白术多糖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邵婧  谷巍  巢建国  耿超  孙红梅  李孟洋 《中草药》2015,46(8):1209-1215
目的 应用ITS2条形码鉴定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及其近缘种药材.方法 提取不同产地29份茅苍术、北苍术A. chinesis及白术A. macrocephala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提交至GenBank;从GenBank下载茅苍术及其菊科近缘种10种45条ITS2序列;对提交与下载的73条序列,应用MEGA 5.1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和种间距离,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进行鉴定分析,并构建Neighber-jioning(NJ)系统进化树直观反映鉴定结果.结果 茅苍术药材ITS2序列长度均为229 bp,是1个单倍型;与菊科近缘种苍术属药材距离较近,与菊科其他属近缘种之间遗传距离较远,NJ树结果显示茅苍术及其近缘种药材均可明显区分,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依据ITS2二级结构,也可以直观地将茅苍术与菊科近缘种药材区分.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稳定、准确鉴别茅苍术药材,为保障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3.
为探明白术四倍体试管苗形态变异的遗传基础,以白术二倍体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抽滤灭菌的秋水仙素浸泡0.5~1.0 cm的白术幼芽,在获得白术四倍体的基础上,比较其与二倍体在外观形态和气孔方面的差异,并采用AFLP技术探究两者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用0.1%的秋水仙素处理白术幼芽36 h,为获得白术同源四倍体的最适条件,四倍体诱导率高达32.0%;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在叶面积指数、叶长、叶宽等形态指标及保卫细胞叶绿体数、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24对引物获得451条位于80~500 bp的DNA片段,多态性位点占总检测位点的32.59%。白术染色体加倍前后DNA碱基序列在AFLP水平上发生了改变,二倍体和四倍体试管苗在形态上的差异是DNA多态性反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不同小生境对苍术生长和4种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苍术适宜的生长立地环境条件,开展田间不同小生境试验,研究不同小生境对苍术成活率、生长、产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竹林下苍术的成活率为(76±15.1)%、株高为(77±14.8) cm,4种挥发油质量分数之和达4.09%,都显著高于露地苍术,4个朝向的露地苍术的成活率平均为30%,株高平均为51 cm,4种挥发油含量之和平均为2.24%;但林下苍术单株产量(41±22.3) g却极显著低于露地上种植的苍术单株产量的平均值(104.5 g);对于4个朝向的露地苍术,有机质等营养条件好的东坡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朝向的小生境。通过对不同小生境的光照、温度、土壤和叶片的营养成分分析发现,苍术是一种耐贫瘠、喜隐蔽或东坡种植的药用植物,这也提示业界,林下苍术成活率高,发病率低,管理成本低,虽然产量不高,但其药效成分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来提高其产量,建议发展林药间作的苍术生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5.
白术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术是常用的补气药,具有补脾益气、燥温利水、固表止汗的功效。文章综述了白术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以利于白术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6.
Objectives The rhizome of Atractylodes ovata De Candolle is popular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However, the major gastroprotective compounds of A. ovata have not been identified.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principal gastro‐ protective component of A. ovata. Methods Five sesquiterpenoids (atractylon, atractylenolides I, II, III and biatractylolid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xtracts of A. ovata rhizome via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gast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se five sesquiterpenoids were measured in in‐vitro ethanol‐induced primary culture rat gastric mucosal (PRGM) cell damage and in‐vivo ethanol‐induced acute rat gastric ulcer models. Key findings Atractylon, atractylenolide I and biatractylolide were strongly toxic in PRGM cells, whilst atractylenolides II and III were not. Atractylenolide II did not show cytoprotective effects, but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tractylenolide III dose‐dependently prevented ethanol‐induced PRGM cell death and cell membrane damage. The EC50 values were 0.27 and 0.34 mm , respectively. In the in‐vivo assay, atractylenolide III 10 mg/kg significantly reduced 70% ethanol‐induced Wistar rat gastric ulcer. Atractylenolide III could inhibit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2 and MMP‐9 expression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 from the gastric ulcerated tissues. Conclusions Atractylenolide III was the major gastroprotective component of A. ovata in ethanol‐induced acute gastric ulce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astroprotective mechanism of atractylenolide III was via inhibition of the MMP‐2 and MMP‐9 pathway.  相似文献   
107.
苍术化学指纹图谱建立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苍术的HPLC化学指纹图谱,并考察其聚乙烯炔类成分的稳定性。方法采用Polaris-C18。柱,以乙腈一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340nm-,建立苍术聚乙烯炔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结幕共有14种聚乙烯炔类成分得到较好分离,且其稳定性良好。结论聚乙烯炔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作为苍术质量控制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08.
黄芪与白术的配伍机制及临床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黄芪与白术配伍机制及临床意义,突出配伍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方法:黄芪与白术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基于药对配伍的原则、药对配伍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通过研究历代及近现代文献,对黄芪与白术配伍组成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进一步正确理解黄芪与白术合用的临床运用及机制.结果:黄芪与白术配伍主要运用于补气健脾、利水消肿、益卫固表3个方面.结论:黄芪与白术的配伍机制灵活,临床运用广泛,为临床用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建立妇炎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柏、姜黄、苍术等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该方法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1015~1.01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7%.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妇炎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0.
白术挥发油及其有机溶液稳定性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对光照、光照强度、温度等因素对白术挥发油及其有机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测定一定条件放置下挥发油及其有机溶液中苍术酮峰面积,计算其剩余百分含量,求解各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及半衰期。结果室外晴天、室外阴天水浴30℃、室外阴天、室内室温光照等条件下放置的挥发油有机溶液,其反应速率分别为0.3787,0.169,0.146,0.0452;半衰期分别为1.83,3.78,4.75,15.33h。挥发油在室外晴天、室内室温光照等条件下,其反应速率分别为0.0549,0.0227;半衰期分别为732.72,302.88h。结论挥发油及其挥发油有机溶液是不稳定的。光照、光照强度、温度等因素对其稳定性均有影响。光照强度是挥发油及挥发油有机溶液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