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836篇
  免费   16380篇
  国内免费   9580篇
耳鼻咽喉   1649篇
儿科学   1456篇
妇产科学   985篇
基础医学   8781篇
口腔科学   2445篇
临床医学   31569篇
内科学   13133篇
皮肤病学   1528篇
神经病学   2769篇
特种医学   65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8篇
外科学   10886篇
综合类   73880篇
预防医学   27579篇
眼科学   2085篇
药学   69184篇
  294篇
中国医学   62782篇
肿瘤学   5077篇
  2024年   1718篇
  2023年   5813篇
  2022年   5398篇
  2021年   6408篇
  2020年   6195篇
  2019年   6303篇
  2018年   3408篇
  2017年   6219篇
  2016年   6797篇
  2015年   8730篇
  2014年   13948篇
  2013年   13608篇
  2012年   17444篇
  2011年   18942篇
  2010年   17378篇
  2009年   16887篇
  2008年   19630篇
  2007年   18103篇
  2006年   16582篇
  2005年   17500篇
  2004年   13990篇
  2003年   14734篇
  2002年   11523篇
  2001年   9639篇
  2000年   7861篇
  1999年   6131篇
  1998年   5285篇
  1997年   5016篇
  1996年   4257篇
  1995年   3912篇
  1994年   3167篇
  1993年   2021篇
  1992年   1844篇
  1991年   1874篇
  1990年   1495篇
  1989年   1597篇
  1988年   450篇
  1987年   321篇
  1986年   258篇
  1985年   180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5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对患者住院日和直接经济负担的影响,以期为制定合理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出院、首次入院、主要信息完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院感染组和非院感组,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对住院日、总住院费、日均住院费的影响,及其与超长住院日、高额医疗费的关系。结果共有497对研究对象纳入了本研究,院感组住院日较非院感组延长了6 d(P<0.05),发生超长住院日的危险度是非院感组的3.815倍,归因危险百分比为73.788%;院感组住院费高出非院感组2.622万元(P<0.05),院感组医疗服务费、药费、材料费、检查费、化验费均高于非院感组(P<0.001);院感组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危险度是非院感组的13.500倍,归因危险百分比为92.593%;两组患者日均住院费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在日均医疗服务费、药费和化验费方面院感组高于非院感组(P<0.05)。结论医院感染对患者住院日和直接经济负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务必持续改进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质量,切实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其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符合多原发结直肠癌诊断的患者42例,占同期收治的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20%(42/3499),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32例,年龄38~86岁,中位年龄66岁,共发现73处结直肠癌灶,多位于近端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共检出淋巴结527枚,阳性10枚(1.9%),淋巴结阳性患者占同时性多原发癌的37.5%(12/32);27例为双原发癌,3例为三原发癌,2例为五原发癌;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75%和74.38%。异时性多原发癌10例,年龄33~86岁,第一癌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区域,第二癌多位于升结肠区域;共检出淋巴结276枚,阳性率12.3%(34枚),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0%和66.67%。结论多原发结直肠癌在临床上不少见,其分布有一定规律。临床中应引起重视,提高早期诊断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使用放射组学与剂量学特征参数,建立机器学习预测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的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579例。从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中提取GTV的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与人工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分别选取14项放射组学和14项剂量学特征,并将特征变量进行标准化归一至[0, 1]范围。建立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模型,先使用14项放射组学特征,再使用28项放射组学和剂量学混合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测试,来预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两年生存情况。  结果  仅使用放射组学特征预测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4.98%、85.92%和84.51%。使用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混合特征参数进行预测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6.32%、83.02%和90.01%。在放射组学特征参数基础上,增加剂量学特征,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  结论  针对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使用放射组学和放射治疗剂量学特征参数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预测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化疗患者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2例肺癌患者进行短期放疗,对比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观察临床疗效、各灌注参数结果情况。结果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加,肺癌患者化疗疗效逐渐提升,化疗4个周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44.57%),显著高于化疗1个周期(32.61%),P0.05;随着化疗疗程增加,肺癌患者的TTP及TV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呈逐渐改善趋势,P0.05;化疗1、4个周期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4个周期的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1个周期,P0.05;化疗前,有效亚组BF值(96.33±17.87)ml/(min·100g)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BV、PS及MTT值两亚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亚组化疗4个周期后BF值(63.89±9.65)ml/(min·100 g)、MTT值(6.01±0.81)s显著优于本组化疗前,P0.05;无效亚组BV、BF、PS及MTT值与本组化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化疗4个周期后,有效亚组BF、MTT值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完全反应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的血流灌注改变情况,能准确评价肺癌化疗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讨分析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CIU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瘙痒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2)观察组患者的风团数目减少、风团变小、瘙痒评分降低,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P<0.05).(4)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可有效缓解CIU患者的瘙痒症状,减少风团数目,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复发率较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6.
157.
目的:观察四联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电针、刺络拔罐、火攻、外涂阿昔洛韦软膏四联法治疗,对照组静滴阿昔洛韦、外涂阿昔洛韦软膏。结果:愈显率治疗组97.5%、对照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对脑卒中、轻中型颅脑损伤等脑损伤患者语言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38例脑损伤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失语治疗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多奈哌齐5mg/d,高压氧治疗15d为一个疗程,每疗程中间休息3d,共3个疗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治疗后接受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 )量表评定。结果:第1疗程后两组患者WAB评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后观察组除信息量外,余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疗程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9.
吴燕  孙静  顾芮萌  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96-1799
背景 现有研究表明,抑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目的 探究循经冥想训练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2018年4月,在以循经冥想课题组的名义招募的某大学本科生中,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自愿接受循经冥想训练的60人。根据受试者性别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循冥组和静息组。其中循冥组30人进行4周循经冥想训练,在开始循经冥想训练前和循经冥想训练结束后填写SDS并进行E-prime情绪图片评价任务。静息组30人进行静息训练,其余与循经冥想组相同。比较两组前测、后测及前后测差值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前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组前测与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积极情绪图片评分低于前测、消极情绪图片评分高于前测(P<0.05)。两组前测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SDS评分低于静息组,SDS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高于静息组(P<0.05)。循冥组和静息组后测SDS评分均低于前测(P<0.05)。结论 循经冥想能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可能是由于其能够改变人的情绪认知评价和睡眠质量,使人变得平和。  相似文献   
160.
目的分析一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的临床表现及不同基因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收集一CMT家系8名成员临床资料,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及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PMP22基因突变情况,同时选择60名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该家系中患病者以行走不稳、跨阈步态,伴有弓形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家系中5名成员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及MLPA方法均检测出PMP22基因重复序列,其中出现临床症状的有4名(Ⅱ3、Ⅱ9、Ⅱ11、Ⅲ7),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基因检测结果示PMP22基因重复序列的为携带者有1名(Ⅲ5),家系中余3名成员及对照组60名均未见重复序列。结论基因检测在明确CMT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且MLPA法筛查基因时操作更简便、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