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8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74篇
内科学   385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239篇
特种医学   2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3692篇
预防医学   67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71篇
  50篇
中国医学   168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937篇
  2022年   752篇
  2021年   891篇
  2020年   780篇
  2019年   884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684篇
  2016年   775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931篇
  2012年   1151篇
  2011年   1057篇
  2010年   1014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通过郁乐疏胶囊与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郁乐疏胶囊治疗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PSD患者在使用治疗脑卒中基础疾病的药物的同时,随机分为受试药物组(郁乐疏胶囊组)和对照药物组(百忧解组)。前者口服郁乐疏胶囊,后者口服百忧解。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各进行一次HRSD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Barthel量表及SNSS量表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郁乐疏胶囊组,显效率为55%,总有效率为85%。百忧解组,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0%。两组药物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定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HRSD量表中的睡眠障碍因子的评分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郁乐疏胶囊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具有改善睡眠障碍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2.
Fisher把突然发作的单侧面部、臂部和腿部的分离型感觉缺失称为纯感觉卒中,作者认为该综合征是由于丘脑腹后核的腔隙性梗塞所致。近有报道丘脑病变感觉缺失局限于口角和手、手掌和足或手掌、足和口周部位。本文报道1例小丘脑梗塞致局限于右前臂和腿部的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33.
脑卒中病人患病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病人部分或完全丧失自我照护能力,长期、大量的日常照护工作成为脑卒中病人家属一项非常重的任务,而照护质量对促进脑卒中病人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5年8月~2006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对收治的60例脑卒中病人家属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健康指导,使家属掌握了正确、有效的照护知识,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照护质量,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现将健康指导的方法与内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强化降胆固醇水平预防脑卒中试验(SPARCL)结果显示,在无冠心病,近期患有脑卒中或TIA的患者,阿托伐他汀(80mg/d)尽管轻度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但显著减少了总的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探讨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血流壁切应力的水平分析其在颈动脉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应用经皮血管彩超测量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以及对研究对象测量患侧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血液粘滞度,通过公式计算血流壁切应力。结果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高回声和低回声斑块组之间血流壁切应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流壁低切应力促进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36.
目的:调查卒中患者的抑郁障碍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为心理调适提供依据。方法:以DSM-IV为标准诊断抑郁障碍,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严重程度。将43例诊断为抑郁障碍的卒中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氟西汀组、多塞平组,随访12周,以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计分及SDS积分减少50%或以上为治疗有效。结果:氟西汀和多塞平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00%(12/15)和72.73%(8/11),其神经功能缺损和Zung积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卒中后抑郁由多种因素所致,其中躯体功能障碍和脑损害的部位是两个重要因素。对卒中后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价和治疗,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进展型卒中(SIP)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放免荧光法检测法测定47例进展性卒中患者,45例非进展性卒中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结果 血浆Hcy水平在SIP组为(25.49±15.73)μmol/L,在非进展性卒中组为(19.78±9.36)μmol/L.SIP组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和对照组.结论 SIP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患者,其鉴别诊断意义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来自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杜克大学的Cheryl D.Bushnell博士与Larry B.Goldstein医生的一项meta-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使用它莫西芬(tamoxifen,TF)似乎可增加卒口的风险,特别是缺血性卒中;但其绝对风险的增加很小。研究人员因此推论TF可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有可能是  相似文献   
39.
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血栓大小的改良,建立适用于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方法 将10个长度0.8~1.0 mm、宽度0.35 mm的白色血栓经颈内动脉分别注入栓塞脑动脉,形成局灶性脑血栓模型.接受脑血管栓塞的138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两大组,分别为单纯缺血组(n=68)和延迟溶栓治疗组(n=70).单纯缺血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延迟溶栓治疗组分别在血栓注入3、6和9 h后,将10 mg/kg的rt-PA自股静脉缓慢注入.使用MRI评价梗死灶的位置、大小、栓塞后不同时间的相对脑血流量.末次MRI检查结束后,大鼠脑组织用4%甲醛固定,作病理检查.结果 共有131只大鼠在血栓注入后脑内形成明确梗死灶,模型成功率为95%,脑梗死仅位于同侧大脑半球占84.7%(111/131),局限于左侧顶叶皮质或(和)左侧基底节的占79.4%(104/131),局灶性脑梗死体积占同侧大脑半球(23.12±6.04)%;对侧大脑半球也同时出现梗死灶占14.5%(19/131).发生局灶性出血11只,大面积出血1只,出血率为9.2%(12/131),均发生在延迟溶栓组.单纯缺血组大鼠,在血栓注入后3、6和9 h的rCBV分别为(34.13±17.55)%、(40.67±25.91)%和(40.72±26.51)%,各组之间rCBV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 h和6 h,Z=-0.958,P=0.338,3 h比9 h,Z=-1.147,P=0.251).延迟溶栓后成活率高(24 h死亡13只;48 h死亡1只,溶栓后8 d和12 d各死亡1只).结论 改良后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是可靠的可重复性的类似于人类大脑中动脉分支栓塞的脑血栓模型,适用于研究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  相似文献   
40.
甘露醇治疗急性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