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3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426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560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636篇
内科学   791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73篇
综合类   1352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664篇
  10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529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MODS小鼠脾脏树突细胞PD-1、PD-L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小鼠脾脏树突细胞(DC)中负性共刺激分子(PD-1、PD-L1)和CD86、MHC-Ⅱ的表达情况,探讨DC在脓毒症末期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h、12h、24h、48h、5-7d、10-12d组和对照组,前6组实验小鼠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法复制脓毒症-MODS模型(每组20只),对照组(10只)不做处理。观察各组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使用BDIMagTM树突细胞富集磁珠分离出脾脏DC,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DC中PD-1、PD-L1、MHC-Ⅱ分子(I-Ab)及CD86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程的关系。结果24h、48h组和10-12d组实验小鼠脾脏组织结构明显破坏。脾脏DC中PD-L1的表达在病程早期(6h)即明显升高(78.4%±34.5%,P<0.05),而后迅速下降,至24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5d后再度升高,持续至病程终末的MODS期(10-12d)达到高峰(81.7%±31.8%,P<0.01)。PD-1在脾脏DC中表达量较低,但具有与PD-L1相同的变化趋势。MHC-Ⅱ分子(I-Ab)与CD86在致伤早期(6h)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1α,25-二羟维生素D3(1α,25(OH)2D3)对体外培养3~4d的SD大鼠成骨细胞(OB)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骨保护素(OPG)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α,25(OH)2D3作用24、48、72h,分别采用ELISA及FQ-PCR法测定。结果10、100nmol/L1α,25(OH)2D3较对照及1nmol/L显著或极显著促进RANKL蛋白及mRNA表达;1、10nmol/L1α,25(OH)2D3较对照显著或极显著促进OPG蛋白及mRNA表达,而100nmol/L则极显著抑制OPGmRNA表达;RANKLmRNA/OPGmRNA及RANKL/OPG显示,1nmol/L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10、100nmol/L组RANKLmRNA/OPGmRNA及RANKL/OP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nmol/L组。结论低浓度1α,25(OH)2D3(1nmol/L)对骨更新作用不明显,而中、高浓度1α,25(OH)2D(310、100nmol/L)能通过上调RANKLmRNA/OPGmRNA及RANKL/OPG比例,促进OC的生成及骨吸收功能,增强骨更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sCD40)及其配体(sCD40L)水平在煤工尘肺(CWP)中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5例CWP患者(CWP组)、61例健康井下接尘矿工(接尘对照组)及48例非接尘井上健康人员(正常对照组)血清sCD40及sCD40L水平,并根据CWP期别及有无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接尘对照组sCD40L水平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CWP患者血清sCD40水平明显高于Ⅰ期,CWP并发肺结核患者血清sCD40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W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接尘对照和CWP组血清sCD40及sCD40L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sCD40L在CWP的早期炎症反应中起一定作用;而sCD40则可能预示着CWP的严重程度,两者共同参与CWP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中Delta样配体4(Delta-like ligand4,Dll4)在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棕色挪威(brown-Norway,BN)大鼠分为正常组、光凝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光凝组、实验组、对照组利用532nm激光诱导建立双眼CNV模型。实验组在建立CNV模型后立刻玻璃体内注射25g.L-1Avastin10μL,对照组注射0.01mmol.L-1PBS10μL。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正常组和光凝组光凝后7d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检测正常组和光凝组(光凝后1d、3d、7d、14d)实验组、对照组(注射后7d)Dll4和VEGF的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HE染色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巩膜铺片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注射后14d)CNV生成的厚度和面积。结果Dll4和VEGF在CNV区域有共表达。Dll4和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趋势...  相似文献   
995.
牙周炎是一种以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是40岁以上成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组织产生的龈沟液可以一定程度的揭示牙周的状态,其中的微小RNA(miRNA)的表达水平会根据牙周炎症的发展发生改变,可以作为牙周诊断的指标之一.miR-146a及miR-223是牙周炎进展中表达水平显著变化的miRNA,...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OPG/OPGL蛋白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同种骨移植修复大鼠桡骨缺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周龄SD大鼠BMSCs体外分离培养,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复合同种骨.同时取8周龄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制备大鼠双侧桡骨中段5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一侧植入BMSCs及同种异体骨颗粒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另一侧植入等量单纯同种异体骨颗粒作为对照组.按术后2、4、8、12周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处死动物并立即于骨缺损部位取材,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OPG、OPGL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所得数据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其平均光密度值(OD值).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大体形态与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骨缺损修复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OPG蛋白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2、4、8周实验组OPG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而12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GL蛋白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2、4周实验组OPGL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而8、12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缺损修复区OPG、OPGL蛋白表达水平与骨修复愈合程度密切相关.OPG蛋白表达升高,其成骨作用加强, 而OPGL蛋白表达则相反.提示OPG的高表达可促进骨愈合,减少骨吸收;反之则促进骨吸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对TRAIL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死亡受体5(DR5)在TRAIL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R5蛋白表达.结果:100ng/ml的TRAIL导致轻度的增殖抑制,诱导不超过5%的细胞凋亡;TRAIL(100ng/ml)联合奥沙利铂(23.44μg/ml)引起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P<0.05),TRAIL没有明显改变死亡受体5(DR5)的表达,而23.44 μg/ml奥沙利铂作用胃癌细胞24小时后,明显上调了DR5的表达.结论:奥沙利铂通过上调DR5的表达增强TRAIL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rhCD40L联合化疗药Docetaxel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测定CD40+的乳腺癌细胞株M231、M435细胞经rhCD40L+Docetaxel处理后的增殖状况;采用碘化丙啶(PI)掺入法测定细胞周期;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膜分子CD54、CD95及CD95L表达变化。结果:rhCD40L可抑制M231、M435增殖,合用Docetaxel时M231、M435的增殖受到进一步抑制,G1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P <0.05),S期细胞数量下降( P <0.05)。CD95表达上调( P <0.05),CD54、CD95L表达下调( P <0.05)。结论:rhCD40L可提高Docetaxel对乳腺癌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rhCD40L将乳腺癌细胞增殖阻滞在G1期、上调CD95、下调CD54、CD95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李东林  孙丽君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1):1296-1299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TRAIL)对原代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效应,以及细胞核因子κB(NF κB)激活和转运的影响。方法 来源于12例病人原代卵巢癌细胞,给予TRAIL 0、5、10、20、50、100μg/L分别作用24、48、72和96h,运用MTT比色法检测原代卵巢癌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原代卵巢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内NF κB激活-转运情况。结果 TRAIL对原代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浓度大于20μg/L时抑制率增辐减慢;浓度相同时对癌细胞的抑制呈时间依赖性,72h后抑制率上升减缓;肿瘤细胞凋亡率随TRAIL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5μg/L 24h、96h凋亡率分别是(28±1.18)%、(55±4.12)%;肿瘤细胞凋亡率也呈剂量依赖性;TRAIL作用后原代卵巢癌细胞质和胞核中NF κB表达增加。结论 TRAIL抑制原代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并诱导癌细胞的凋亡;激活癌细胞质中NF κB向细胞核内转运。  相似文献   
1000.
受体结合实验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筛选方法,它通过体外实验来考察配体与受体的结合能力.目前,很多放射性显像剂是利用放射性配体与体内受体结合的高度选择性来进行受体显像的.因此,受体结合实验是放射性显像剂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体外评价方法,在放射性显像剂设计与筛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