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24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584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97篇
  3篇
中国医学   249篇
肿瘤学   2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现已研究的、来源于天然植物的抗肿瘤剂分布于60科150余种植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类别与结构特征,常见的有生物碱、黄酮、萜类等,为研发抗肿瘤新药提供大量先导化合物.对梀科、防己科、红曲科、桑科、杨梅科的抗肿瘤植物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丹芪葛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并探讨其逆转心肌肥厚作用机制。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2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D);卡托普利组(CAP)、丹芪葛酮组(DGH),每组各8只,另设立正常的Wister大鼠为对照组(CG)。于连续用药8周后取材,测定全心质量/体质量、左室质量/体质量比值,心室肌组织中Gaq/11,plc-β3蛋白及IP3、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ET)含量。结果丹芪葛酮组左心指数及左心室AngⅡ、ET表达与ND组比较均下降(P均〈0.05)。左心室肥厚时,Gaq/11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lc-β3蛋白浓度高于CG组(P〈0.05),IP3浓度明显高于CG组(P〈0.01);CAP和DGH组与ND组比较P〈0.05,但CAP组与DG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芪葛酮组方通过对心肌信号传导的影响而达到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孟凯  谢进  杨明吾 《中医正骨》2007,19(12):20-20,22
股骨转子间骨折以老年人多发,报道约占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的50%〔1〕。当骨折线为逆转子间线型时,骨折不稳定,治疗较为棘手。我们自2002年6月~2005年9月应用DCS治疗逆转子间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7例,男11例,女26例。年龄61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TL)对大鼠左肺切除加野百合碱所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的影响作用. 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L连续治疗组、安慰剂1组、TL延迟治疗组和安慰剂2组.采用光镜、图像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左心室 室间隔)质量比,肺小动脉管壁百分比,肺小动脉无肌性动脉肌化程度,新生内膜所致血管阻塞计分的变化.结果 ①模型组各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1).②两治疗组各指标均小于相应两安慰剂组和模型组(P<0.05).③两治疗组之间除肺小动脉无肌性动脉肌化程度外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对肺切除加野百合碱所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有逆转作用,且对肺动脉高压形成前和形成后均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5.
桃仁提取物合虫草菌丝对肝炎后肝硬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作用观察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肝病研究中心(上海200032)徐列明,朱剑亮,刘成,刘平,吕刚,薛惠明,胡义杨,洪嘉禾我们在动物实验取得活血化瘀抗肝纤维化可靠结果的基础上(1),进一步用桃仁提取物合人...  相似文献   
126.
性逆转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转综合征是指性腺性别与染色体性别不相符合的一类疾病。本文扼要回顾了人类对性别决定机制探索的过程;着重介绍介绍了近年来对性逆转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上提高对这一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7.
心肌康对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应用中药心肌康对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逆转性治疗。94例LVH患者随机分为心肌康治疗组和美多心对照组,作服药前4事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心肌康对LVH有显著的退缩作用,对照组对LVH的治疗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于治疗比较亦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in a human glioma cell and methods for overcoming multi-drug resistance.Methods MDR cell line C[6]/adr was establish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mdr-1 gene and its P-glycoprotein (P-gp) in the C[6]/adr cell line was observed by RT-PCR and flow cytometry. The reversal of MDR by verapamil, erythromycin, dihydropyridine, P-gp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Salvia miltiorrhiza (SM) was studied by microtiter tetrazolium (MTT) assay or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assay.Results The mdr-1 gene of the C[6]/adr cell line was positive, over-expressing P-gp. The drug-resistance of the C[6]/adr cell lines could be partly reversed by 2-6μg/ml of verapamil, 50-100μg/ml of erythromycin, or 5μg/ml of dihydropyridine. As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y had a better effect. Among these drugs, 100μg/ml of erythromycin had the best result of reversal. Dihydropyridine 1μg/ml, P-gp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SM had no effect.Conclusion The mdr-1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MDR of glioma cells. Verapamil, erythromycin and dihydropyridine could reverse the MDR of glioma cells.  相似文献   
129.
肿瘤的化疗是其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多药耐药(MDR)的影响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对逆转MDR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在各种引起MDR的机制中,以P糖蛋白(Pgp)介导的MDR占重要方面,针对逆转Pgp介导的MDR的研究也较多,主要包括化学逆转剂、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水平调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0.
礼悦 《健康文摘》2006,(2):25-25
癌症即恶性肿瘤,不仅其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上也应给予心理上的关注。这样,即便不可逆转癌症的病理改变,也可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病情,增强抗癌信念,减少癌症治疗中的副反应,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病情的恶化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