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黄不同粒径粉体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大黄细粉与超微粉体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洲定血浆样品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的含量,用DAS2.1.1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在兔体内呈二室模型,相应的t1/2α大黄细粉组分别为:0.481、1.757、1.401,大黄超微粉组分别为4.693、0.175、0.165。以细粉为参比,由AUC计算大黄超微粉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大黄素:112.57%;大黄酸113.32%;大黄酚:176.14%。结论超微粉碎技术可促进大黄有效成分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菩人丹超微粉(Pu Ren Dan Superfine Powder,PRD)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以灌胃脂肪乳复合尾静脉快速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RD高、中、低剂量组和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各组动物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4周末处死动物,取胸主动脉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正常组大鼠主动脉弓内皮细胞结构清晰,内弹力膜厚约3~5μm,中膜弹力膜与平滑肌排列有序。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内膜增厚,内皮细胞结构不清晰,内弹力膜变薄或间断。中膜弹力膜变薄,结构松散。而PRD治疗组大鼠主动脉内膜无增厚,内皮细胞清晰,内质网发达,内弹力膜无明显改变,中膜弹力膜规整。结论:中药复方PRD对T2DM大血管病变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探讨不同炮制方法(生黄连与酒制黄连)和不同制剂工艺(传统水煎液与超微粉水浸液)对黄连抑菌作用的影响,为黄连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受试菌株,采用固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观察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制剂工艺的黄连对实验菌株的抑制作用。结果:生黄连超微粉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0.6 g/L、对大肠杆菌的MIC值为2.5 g/L,传统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1.25 g/L、对大肠杆菌的MIC值为5g/L;酒制黄连超微粉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1.25 g/L、对大肠杆菌的MIC值为10 g/L,传统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1.25 g/L,对大肠杆菌的MIC值为10 g/L。结论:1)生黄连的体外抑菌作用强于酒制黄连;2)黄连超微粉水浸液的抑菌作用优于黄连水煎液。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芡实超微粉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V)E组(100 mg/kg)及芡实低(300 mg/kg)、中(600 mg/kg)、高(1 200 mg/kg)剂量组。通过腹腔注射200 mg/(kg·d)的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同时每天灌胃相应药物。给药6 w后测定各组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端粒酶含量及脏器指数。结果芡实超微粉能显著降低小鼠机体MDA和NO含量,显著提高SOD、GSH-Px活性和T-AOC水平,显著提高端粒酶含量及拮抗脑萎缩。结论芡实超微粉具有良好的体内延缓衰老功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菩人丹超微粉(PRD)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BG)和血脂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PRD治疗组大鼠给予PRD灌胃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麻黄常规粉体与超微粉体中麻黄碱在小鼠心脏的浓度分布,探讨不同粒径麻黄粉体对麻黄碱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小鼠以相同剂量灌胃给予常规与超微两种麻黄粉体后,在规定的时间点摘取心脏,匀浆处理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麻黄碱的含量。结果超微粉组麻黄碱的分布浓度均稍高于常规粉组,且在8h时较为显著。结论超微粉可提高麻黄在小鼠心脏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27.
生脉散超微粉的显微特征和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脉散超微粉的显微特征和溶出度差异,为生脉超微粉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颗粒显微结构;电镜扫描观察微观形貌;以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生脉散细粉和超微粉在不同时间溶出的量,计算累积溶出度.结果 生脉散经超微粉碎后,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粒度均匀;生脉散超微粉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溶出速率高于细粉,但是180 min后累积溶出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超微粉碎可使生脉散显微特征变化明显,化学成分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溶出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超微粉体对大鼠骨折后骨痂形成和改建的影响。方法:将60只3月龄 SD 雌性大鼠制成左侧胫骨骨折模型,并以克氏针固定。造模结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超微组、散剂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自术后第1天开始,超微组和散剂组大鼠分别采用中药外敷超微粉体和中药外敷散剂外敷骨折部位,每天2次,共28 d,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分别于术后7 d、14 d、21 d 和28 d 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取左侧胫骨分别进行 X 线、组织学及 Micro-CT 检查。结果:①X 线检查结果。超微组和散剂组术后28 d 时骨折处外骨痂密度增加,骨折线模糊,均接近愈合,其中超微组大鼠骨折处外骨痂更致密;对照组术后28 d 时仍可看到骨折线。②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7 d 骨折处主要为纤维骨痂,3组无明显差别;术后14 d 和21 d 时,软骨骨痂开始取代纤维性骨痂;术后28 d 时软骨骨痂周围不断有原始骨小梁出现,骨折断端表面出现破骨细胞,原始骨小梁不断改建成为成熟骨小梁,其中以超微组骨小梁最多。③Micro-CT 检查结果。术后7 d 时 Micro-CT 检查,3组均未见到明显骨痂。术后14 d 时3组大鼠骨折部位骨痂体积和骨痂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2±2.3)mm^3,(16.4±1.7)mm^3,(14.4±1.3)mm^3,F =13.286, p =0.001;(184.6±9.3)mg·m^﹣3,(162.8±5.7)mg·m^﹣3,(148.2±6.8)mg·m^﹣3,F =30.649,p =0.001];超微组的骨痂体积和密度均高于散剂组和对照组(p =0.000,p =0.000;p =0.000,p =0.000),散剂组骨痂体积和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01,p =0.001)。术后21 d 时3组大鼠骨折部位骨痂体积和骨痂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6±3.6)mm^3,(21.2±0.8) mm^3,(17.6±1.8)mm^3,F =41.517,p =0.000;(248.2±16.0)mg·m^﹣3,(222.6±7.8)mg·m^﹣3,(197.8±9.0)mg·m^﹣3,F =23  相似文献   
29.
超微粉碎对蒙药文冠木中总黄酮的体外溶出度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文冠木普通粉和超微粉中主要有效成分总黄酮的溶出度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桨状搅拌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 nm处测定文冠木普通粉与超微粉总黄酮的体外溶出度。结果文冠木超微粉中总黄酮在单位时间内的溶出速率明显高于普通粉,且溶出量较普通粉提高了约20%。结论微粉化技术能明显提高文冠木中主要有效成分总黄酮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灵芝超微粉对大鼠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水,A组)和灵芝超微粉高、中、低剂量组[8.4,4.2,2.1 g生药/(kg·24 h),B组,C组,D组],各30只,雌雄兼半。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91 d,停药后观察30 d。检测大鼠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组雄性大鼠d91的中性粒细胞占比(NEU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网织红细胞(RET),B组雌性大鼠d91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组雄性大鼠d91的白细胞计数(WBC)和d121的WBC、淋巴细胞占比(LYMPH%),C组雌性大鼠d91的PLT,D组雌性大鼠d91的NEUT%和d121的PLT及PCT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B组雄性大鼠d91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LYMPH%、尿素氮(BUN)、肌酐(Cr),B组雌性大鼠d91的LYMPH%,C组雄性大鼠d91的总胆固醇(TC),D组雄性大鼠d91的TC及Cr,D组雌性大鼠d91的LYMPH%和D121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灵芝超微粉长期喂饲,大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该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安全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