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571篇
  免费   9351篇
  国内免费   3765篇
耳鼻咽喉   529篇
儿科学   684篇
妇产科学   826篇
基础医学   3766篇
口腔科学   682篇
临床医学   46480篇
内科学   11947篇
皮肤病学   742篇
神经病学   1798篇
特种医学   43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5篇
外科学   6241篇
综合类   55611篇
预防医学   48270篇
眼科学   1101篇
药学   35570篇
  573篇
中国医学   19273篇
肿瘤学   3178篇
  2024年   1845篇
  2023年   6465篇
  2022年   5735篇
  2021年   7209篇
  2020年   7794篇
  2019年   7212篇
  2018年   3159篇
  2017年   6139篇
  2016年   6088篇
  2015年   6945篇
  2014年   12919篇
  2013年   12216篇
  2012年   15604篇
  2011年   15978篇
  2010年   14650篇
  2009年   13943篇
  2008年   17504篇
  2007年   14288篇
  2006年   12370篇
  2005年   12379篇
  2004年   8774篇
  2003年   7399篇
  2002年   5880篇
  2001年   4587篇
  2000年   3519篇
  1999年   2300篇
  1998年   1808篇
  1997年   1574篇
  1996年   1330篇
  1995年   1137篇
  1994年   831篇
  1993年   560篇
  1992年   468篇
  1991年   349篇
  1990年   303篇
  1989年   28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医院感染进行质量改进前后临床观察,探讨控制NICU医院感染更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分析NICU 2015年5月~2016年4月院感相关基线数据及造成院感的所有可能因素,并从2016年5月~2017年4月进行为期1年的相关改进措施,通过总结并对比分析质量改进前后的效果,为进一步实施质量改进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理论基础。结果:质量改进前后,NICU总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68%和5.88%.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4.39%和2.31%。NICU医院感染以血流感染(PICC相关和败血症)为主,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前瞻性的有效控制院感监测方法,应加强NICU院感的定期监测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综合防治措施,降低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析护士主导下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3例血液透析患者,参考数字随机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1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模式管理,观察组采取护士主导下的分组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后的相关指标及护理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中病区管理评分(42.85±2.72)、基础护理评分(43.72±2.89)、消毒隔离评分(42.16±2.11)、无菌操作评分(40.68±2.68)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42.72±3.91)g/L,尿素清除率(1.56±0.87)%,肌酐水平(1080.33±98.68)μmol/L及血红白蛋白水平(108.68±6.78)g/L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护士主导下的分组管理模式,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3.
《现代医院管理》2020,(3):50-55
目的降低医院药房管理和操作各工作环节的质量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FMEA)对医院药房各项工作环节进行研究,通过对失效模式发生的严重性、可能性、可发现性进行评分及风险优先值(RPN)计算,量化并确定各工作环节的风险等级,针对高中风险工作环节制定管理措施和标准操作规程(SOP)。结果确定管理过程和操作过程的高风险环节21个,中风险环节11个,每个风险环节都给出相应的管理措施、SOP和培训要求,以期显著降低患者用药风险。结论基于医院药房的质量风险,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工具,对各风险环节风险优先值(RPN)量化赋值,建立了医院药房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切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的管理情况作为对照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的管理情况作为实验资料。对比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合格率、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灭菌合格率均较实施前高,供应差错率较实施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12%(2/1697),较实施前的1.32%(21/158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较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探讨佛山市乙肝母婴阻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进一步工作提供思路。 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2017年佛山市HBsAg阳性产妇13 672例及其所分娩13 982例活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病历采集及前瞻性的随访追踪的方法,全面了解影响乙肝母婴阻断工作的主要因素。 结果2017年佛山市产妇HBsAg阳性率为10.14%,感染孕妇中HBeAg阳性率为24.13%,孕期HBV DNA检测率约5%,其中抗病毒治疗63例;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99.84%;婴儿在出生后1年内完成乙肝疫苗三针接种的比率为81.71%,在完成三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中按照0-1-6程序接种的比率为62.65%;母婴阻断结果追踪率为40.16%,追踪儿童中母婴阻断失败34例,失败率为0.61%;产妇年龄低、HBeAg阳性、HepB未全程及规范接种是母婴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儿童明确未检测的主要原因是拒绝检查、不知道要检查、提前检查和检测未提供结果,占99.07%。 结论加强信息沟通及健康教育,落实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孕期DNA检测及抗病毒治疗,提高儿童乙肝疫苗的规范接种率,将暴露儿童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纳入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是实现全市乙肝母婴零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7.
疑似紫外线类消毒造成伤眼,疑似酒精碰上84消毒液导致晕倒……最近,民众防护消毒不当案例在网络上引起高度关注。疾控专家、临床医学专家就此给出权威的酒精、84消毒液使用指导,避免消毒变“被毒”。酒精、84消毒液不能混着用广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副主任技师钟昱文指出。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护理,2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影响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认知干预联合奥施康定控制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80 例采用奥施康定治疗的癌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痛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癌痛管理的基础上配合认知干预。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控制效果、使用奥施康定的顾虑、服用奥施康定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癌痛控制效果、使用奥施康定没有顾虑的患者百分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的人数百分比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干预能使癌痛患者对使用奥施康定的顾虑降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药物对癌痛的控制效果,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分析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选择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作为干预组(管理方式: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照组[管理方式: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等基本信息;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在干预前后测量生存质量。采用SAS 9.4软件进行双重差分法以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基线时共纳入2 467名研究对象,终末时共1 924人接受了为期2年完整的随访管理。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生理健康维度(PCS)、心理健康维度(MCS)评分变化净差值分别为13.6分、29.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P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PCS得分以及所在地区,影响患者M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MCS得分、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所在地区。结论 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