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9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目的:构建芥子气所致小。鼠耳廓皮肤损伤模型,为研究芥子气皮肤损伤机制及筛选抗毒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小鼠耳廓称重法观察了16,32,64mg/ml芥子气5μl分别染毒后小鼠耳廓皮肤的水肿程度;通过光镜、电镜观察了32mg/ml芥子气5μl染毒后小鼠耳廓皮肤病理变化。结果:芥子气所致皮肤水肿具有剂量、时间效应;光镜下可见微疱、炎症、坏死等病理变化,电镜下可见基底膜结构紊乱、断裂等。结论:小鼠耳廓内侧皮肤以32mg/ml芥子气5μl染毒后,可构建出皮肤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44.
45.
46.
实验研究     
目的:筛选治疗芥子气皮肤损伤的有效药物。方法:以刚断奶小猪为动物模型,染毒创面经连续1周分别外用速愈平,医用几丁糖,肤康霜,喜疗妥4种药物后,观察创面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取创面活检标本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DNA周期变化来评价细胞增殖活力。结果:大体形态学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红斑糜烂期出现时间,程度和范围无明显差别,但其中速愈平,几丁糖,肤康霜3组创面结痂时间早,愈合时间短,组织病理学观察也表明这3组创面细胞和纤维增生活跃,而喜疗妥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速愈平,几丁糖,肤康霜3组的创面S+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喜疗妥组和对照组。结论:速愈平,几丁糖,肤康霜对猪皮肤芥子气损伤创面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明确虎杖苷对芥子气所致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雄性ICR小鼠为实验对象,在生存率实验中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n=15):对照组,芥子气(剂量40 mg/kg)组,虎杖苷低、中、高剂量(每天100、200、400 mg/kg)组以及阳性对照药(200 mg/kg N-乙酰半胱氨酸)组。在生存率以外的实验中,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n=15):对照组,芥子气(剂量30 mg/kg)组,虎杖苷中剂量(每天200 mg/kg)组以及阳性对照药(200 mg/kg N-乙酰半胱氨酸)组。皮下注射芥子气溶液(剂量40 mg/kg)建立小鼠芥子气肺损伤模型。虎杖苷处理组与阳性对照药组灌胃给药。生存率实验初步评价虎杖苷对芥子气致肺损伤的作用效果,确定虎杖苷最佳给药剂量;通过肺组织切片评价虎杖苷对芥子气致肺损伤的改善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等氧化应激指标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考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氢醌氧化还原酶1(NQO1)等氧化应激关键蛋白以及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B p65(NF-?B p65)等炎症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虎杖苷改善芥子气致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芥子气组相比,虎杖苷中、高剂量组小鼠的生存率升高,其中虎杖苷中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虎杖苷中剂量干预可以:升高染毒小鼠肺组织中SOD、GSH水平;降低染毒小鼠肺组织中MPO、MDA和过氧化氢的含量以及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P<0.05或P<0.01);提升芥子气暴露小鼠肺组织中SIRT1的表达,促进Nrf2的核转移,提升HO-1和NQO1的表达;降低肺组织中TLR4、NF-?B p65总蛋白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蛋白表达,各种指标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结论 虎杖苷可能是通过调控SIRT1/Nrf2和TLR4/NF-?B通路,抑制芥子气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芥子气导致的小鼠肺损伤。  相似文献   
49.
芥子气通常指硫芥(SM)即二氯二乙硫醚,是一种糜烂性化学毒剂,芥子气作用的物质基础是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该综述从体内加合物和炎性反应相关标志物两个方面介绍了芥子气暴露人群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利用分析相关标志物的变化水平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并进一步总结了芥子气暴露人员的体内相关标志物重要临床意义;作为中毒的溯源性分析或核查分析,芥子气损伤后体内相关标志物是合适的分析对象,体内炎症因子可直接地反映毒剂在血循环中的实时暴露水平,检测简便、成本较低,对于中毒诊断、中毒程度分级、溯源分析、以及洗消和治疗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正>芥子气是一种亲脂和烷化的化学糜烂性毒剂,以液滴态、雾态、蒸汽态长期储存。战争状态可通过多途径中毒,穿透能力强,病程长,易导致大量战斗减员和长期伤残。据资料记载,两伊战争中芥子气眼部损伤率高达77.61%~92.6%本文就芥子气体内代谢与毒理、眼部损伤的特征及角膜损伤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芥子气体内代谢与毒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