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2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83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1101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404篇
  2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4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原发白细胞增高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蔡大利肖卫国张丽君翟明(第一临床学院血液科,沈阳110001)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白细胞淤滞;治疗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早期外周血会出现白细胞升...  相似文献   
42.
胃的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这种病变如不作处理有可能发展为胃癌,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这种情况早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近年来用全反式维甲酸治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作用对NB4,MR2不同亚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诱导分化、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NB4,MR2为体外模型,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台盼蓝拒染法、MTT法、NBT、细胞形态Wrigh‘s-Gimesa染色,观察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作用。结果:NB4细胞株:0.5μmol/L As2O3与10^-6mol/L ATRA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呈现拮抗,而0.5μmol/L As2O3与(10^-7--10^-8mol/L)ATRA呈现协同;MR2细胞株:0.5μmol/L As2O3与10^-6mol/L ATRA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呈现协同。结论:As2O3与全反式维甲酸协同效应呈现不同细胞、剂量的特异性,MR2细胞株协同效应明显强于NB4细胞株。  相似文献   
44.
45.
单用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0例,完全缓解率达90%,诱导天数短(中位数为32d)。治疗过程中未发生DIC,亦无因强烈化疗引起骨髓抑制后造成的感染和出血的危险。该药的副反应轻,患者均能耐受。该组的中位生存期已达630d,可望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thyroxine, T3)和维甲酸(retinoic acid, R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软骨形成的影响。方法 在3种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和诱导猪BMSCs成软骨分化:对照组使用软骨生成培养基(含10-7 mol/L地塞米松和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RA组采用软骨生成培养基加1μmol/L RA,T3组采用软骨生成培养基加100 nmol/L T3。采用MTT法单层检测BMSCs的增殖情况。收获第3代BMSCs,离心形成细胞颗粒,分为3组分别进行软骨细胞诱导。4周后采集3组的细胞颗粒,通过组织学染色和半定量基因表达分析进行软骨形成评估。结果 T3组BMSCs增殖高于对照组(P<0.05);RA组BMSCs增殖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BMSCs颗粒中观察到软骨特征的类腔隙结构和甲苯胺蓝阳性染色,RA组未见;RA组软骨发生标志基因ColⅡ、蛋白聚糖(aggrecan)和Sox9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而肥大标志基因ColX的表达...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方法: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ATRA和PKC-δ的专一抑制剂rottlerin(RO)并分组,通过SubG1assay by FACS、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 ladder来观察ATRA对MCF-7的影响.结果:在浓度为5μM的ATRA作用下,MCF-7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并可观察到明显梯状DNA.结论:ATRA能够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但受PKC-δ的专一抑制剂RO的抑制.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氨肽酶抑制剂乌苯美司(bestatin)能否增强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此过程中NB4细胞c-myc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 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及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检测NB4细胞的分化。RT-PCR检测细胞c-myc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50 mg/L、75 mg/L、100 mg/L乌苯美司与10 nmoL/L ATRA联合处理72 h,均能明显增强NB4细胞的NBT还原能力,与10 nmoL/L ATRA组差异显著(P<0.05,P<0.01)。从48 h到96 h,100 mg/L乌苯美司时间依赖性地增强10 nmoL/L ATRA诱导NB4细胞的NBT还原能力,与相应时点10 nmoL/L ATRA组差异明显(P<0.01)。100 mg/L乌苯美司与10 nmoL/L ATRA联合应用72 h,NB4细胞CD11b表达率明显高于10 nmoL/L ATRA组(P<0.01)。50 mg/L、75 mg/L、100 mg/L乌苯美司与10 nmoL/L ATRA联合处理4 h,NB4细胞c-myc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用ATRA组(P<0.05,P<0.01);药物联合应用各组NB4细胞的c-myc mRNA表达水平与NBT还原能力之间呈负相关(r=-0.917,P<0.05)。 结论: 乌苯美司可能通过下调NB4细胞c-myc mRNA的表达,从而增强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全反式维甲酸(RA)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调控细胞分化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而p53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在RA的作用中是否涉及到p53的作用尚有待阐明。本文用低浓度的RA(10 μmol/L)作用于SH-SY5Y细胞,每2d换一次液,在作用9 d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SH-SY5Y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提取细胞质总RNA进行RT-PCR反应半定量检测p53基因表达。结果显示,SH-SY5Y细胞经RA诱导后,细胞生出较长的突起,具有神经元的形态;而对照组保持成纤维细胞的形态、无明显的形态学变化。RT-PCR半定量显示,在细胞诱导后,p53基因表达明显下调。本文结果提示,RA的作用可能独立于p53基因途径,p53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是继发于RA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