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背景:口服白消安剂型胃肠道吸收不稳定,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疗效且毒性增加。静脉剂型白消安在国内最近几年用于临床,但在非亲缘异基因移植预处理中应用的相关报道甚少。 目的:探讨静脉剂型白消安在非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应用的疗效并观察其毒副作用。 方法:14例非亲缘异基因干细胞移植采用静脉剂型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18例亲缘异基因干细胞移植采用口服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观察两组造血重建、植入率等疗效指标及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出血性膀胱炎、肝功能损害、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相关毒性指标。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植入率均为100%。静脉剂型组肝脏毒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剂型组(14% vs. 67%,7% vs. 5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而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局限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静脉剂型白消安应用于非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可获得满意疗效,且毒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建立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诱发口腔黏膜炎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结合左颊黏膜搔刮建立大鼠口腔黏膜炎模型。设立模型组和对照组,从自然过程、口腔黏膜炎指数、血象、骨髓象、病理检查等指标动态观察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模型组大鼠于第7天开始出现口腔黏膜炎表现,发生率为80.00%;口腔黏膜炎指数在第11天达到峰值(2.04±1.80),4级以上口腔黏膜炎占39.29%(11/28);第18~21天病损基本恢复,期间大鼠体重持续下降,白细胞计数于第10天下降至最低点,骨髓增生度低下。结论成功建立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诱发口腔黏膜炎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检测不同给药方式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C57小鼠,白消安腹腔给药,分为高剂量组(40 mg/kg)和低剂量组(20 mg/kg),低剂量组给药一次,高剂量给药组分两天给药,每天给予20 mg/kg。给药后15 d和30 d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和骨髓细胞计数,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和长期造血干细胞比例,通过CFU-GM实验评价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能力,流式分选长期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通过单细胞集落实验检测造血干细胞功能。结果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白消安均可以降低C57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降低造血干、祖细胞和长期造血干细胞的比例,降低CFU-GM和单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损伤作用进一步加重。小鼠体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剂量组白消安给药15 d后可以诱导造血干细胞损伤,为造血干细胞损伤机制的探讨和损伤防护的研究提供模型和基础。  相似文献   
2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消安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白消安浓度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1,5-戊二醇二甲磺酸酯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衍生化处理后,以乙腈-0.7%冰醋酸水溶液(69:3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采用XterraRP18色谱柱分离,在280 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 白消安线性范围为0.20~4.00 mg·L-1,以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回归方程为y=2.56x+16.7(r=0.999 3,n=7),提取回收率81.01%~82.72%,方法回收率96.50%~97.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最低血浆检测质量浓度为0.080 mg·L-1.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白消安血浆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5.
目的根据5-氟尿嘧啶(5-FU)富集干细胞和白消安损伤干细胞的作用,采用两者联合用药的方案,成功地建立了大鼠造血干细胞衰竭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模型。方法Wistar大鼠于腹腔1次注射5-FU后第5天,口服白消安每周1次,连续3周;以单纯5-FU组和单纯白消安组为对照,观察患病率和死亡率、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骨髓CFU-GM数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形态。结果5-FU与白消安合用组,急性再障的患病率为82.0%(49只中40只),平均存活时间为(30.0±6.5)d,其余9只为慢性再障(占18.0%),总患病率为100%;再障死亡率98%。再障动物各项血液学指标均呈持续性减低,停药后2~3周血常规各项指标降到最低,约为实验前的二分之一;濒死时BMNC数为实验前的7%,脾脏指数约为实验前一半。骨髓CFU-GM未能检出。病理形态学观察骨髓脂肪化,脾脏、淋巴结和胸腺等淋巴器官组织明显萎缩,凋亡细胞多见,肝、脾无髓外造血灶。单纯5-FU组血常规有一过性减低,停药后l0天很快恢复至正常,无一死亡。单纯白消安组,12只大鼠中仅3只发生再障而死亡,其余大鼠于停药后血常规恢复。结论5-FU与白消安合用可较彻底地杀灭造血干细胞,使骨髓-淋巴细胞萎缩,是较好的造血干细胞衰竭型再障模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 )预处理患者口服大剂量白消安 (Bu) 的药动学特征。 方法 allo-HSCT 预处理患者口服 Bu 1 mg· kg-1 , q6h ,共 16 剂。在首剂和第 9 剂给药时,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 Bu 浓度;用 DAS 软件进行药动学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首剂和第 9 剂给药后 Bu 在 allo-HSCT 预处理患者体内血药浓度 - 时间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 t 1/2 ( 133.0 ± 30.6) 与 (131.4 ± 28.2)min , <> K e ( 0.005 ± 0.001 )与( 0.006 ± 0.001 ) min-1 , <> V d /<>F ( 0.56 ± 0.12 )与( 0.46 ± 0.08 ) L·kg-1 , <> CL /<>F ( 0.003 ± 0.001 )与( 0.002 ± 0.001 ) L·min-1·kg-1 , AUC0-t ( 910.3 ± 146.9 )与( 1 158.5 ± 139.0 ) μmol·min·L-1 , AUC0- ( 1 401.9 ± 243.2 )与 ( 1 689.0 ± 312.4 ) μmol·min·L-1 ; Bu 平均稳态血浆浓度为( 3.29 ± 0.39 ) μmol·L-1 。 结论 口服大剂量 Bu 在 allo-HSCT 预处理患者体内过程符合一室药动学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多次给药后药物清除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7.
Tong XZ  Xu DR  Zou WY  Li J  Luo SK  Peng AH  Zhang GC  Zheng D 《癌症》2007,26(8):914-918
背景与目的:白消安(busulfan,Bu)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中的常用药物,口服Bu由于胃肠道吸收不稳定,影响移植疗效且毒性风险增加.本研究评价静脉剂型Bu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Bu/Cy)作为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PBSCT)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例白血病患者采用静脉剂型Bu/Cy,20例采用口服Bu/Cy预处理方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相关毒性.结果:静脉剂型Bu组15例(100.0%)患者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2(9~15)天和15(11~24)天,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6例(40.0%),其中Ⅰ~Ⅱ度4例,Ⅲ~Ⅳ度2例.预处理相关毒性,7例(46.6%)发生呕吐,1例(6.7%)口腔粘膜炎,1例(6.7%)出血性膀胱炎,2例(13.3%)肝功能损害.中位随访时间为180(35~420)天,14例(93.3%)截止随访时仍生存,1例死于严重aGVHD合并肺部、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静脉剂型Bu组在肝脏毒性、口腔粘膜炎发生率分别明显低于口服组(13.3% vs.60.0%、6.7% vs.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造血重建、aGVHD、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剂型白消安组成的Bu/Cy方案作为白血病allo-PBSCT预处理,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测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体内白消安血药浓度的柱前衍生HPLC法.方法:衍生化处理加入内标1,5-戊二醇二甲磺酸酯的血浆样品后,以甲醇-水(75:25)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采用NovaPak C18(3.9mm×150mm,4μm)色谱柱分离,在波长为280nm下检测.结果:白消安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10μmol/L,以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的回归方程是Y=-0.006+0.163X(n=7,r=0.9998);提取回收率,平均(87.67±2.64)%;日内、日间精密度均低于15.0%.结论:该实验成功建立了一种灵敏、准确的白消安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为临床实施白消安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体内白消安(BU)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并进一步估算非清髓预处理(RIC)方案下患儿体内BU暴露情况.方法:以白消安D8(BU-D8)为内标,乙腈蛋白沉淀,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50 mm×2.1 mm,1.7μm);柱温:40℃;流动相以含0.1%甲酸的乙腈为有机相,以含10 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为水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进样量:2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BU和BU-D8离子通道分别为m/z 264.10→150.90和m/z 272.10→159.10.使用NextDose贝叶斯回归模型分别计算患儿体内BU暴露量,以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BU在0.1~10.0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0.1μg·mL-1.定量下限以及低、中、高浓度质控品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4.3%~5.1%和3.2%~6.9%,平均提取回收率为(111.2±11.8)%,经内标归一化的基质效应均<15%.21例患儿经模型估算的BU AUC中位值为1191.23(775~2511.57)μmol·min·L-1),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开展BU血药浓度监测.RIC方案下患儿体内BU暴露存在个体差异性,有待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和金匮肾气两种经典补肾中药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白消安小鼠无精子症动物模型,给予两种中药单一和联合灌胃给药78天(2个生精周期),以造模后自然恢复、二甲基亚砜溶媒和正常动物为3种对照。结果:两种中药对睾丸生精能力影响的明显不同表现为,五子衍宗主要作用于睾丸的生精上皮细胞,金匮肾气主要作用于睾丸的间质细胞。结论:两种经典补肾中药均具有较强的、明确的促进生精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