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338篇
  免费   16021篇
  国内免费   10481篇
耳鼻咽喉   1039篇
儿科学   2645篇
妇产科学   1711篇
基础医学   13005篇
口腔科学   2443篇
临床医学   24441篇
内科学   21142篇
皮肤病学   2042篇
神经病学   5866篇
特种医学   43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10172篇
综合类   62106篇
预防医学   15589篇
眼科学   1946篇
药学   38479篇
  272篇
中国医学   25927篇
肿瘤学   7635篇
  2024年   2329篇
  2023年   7580篇
  2022年   7078篇
  2021年   7845篇
  2020年   7450篇
  2019年   8008篇
  2018年   4394篇
  2017年   7218篇
  2016年   7440篇
  2015年   8206篇
  2014年   11285篇
  2013年   11302篇
  2012年   14730篇
  2011年   15756篇
  2010年   14481篇
  2009年   14151篇
  2008年   13977篇
  2007年   13713篇
  2006年   12843篇
  2005年   12872篇
  2004年   10818篇
  2003年   7025篇
  2002年   3373篇
  2001年   3082篇
  2000年   2638篇
  1999年   2370篇
  1998年   1750篇
  1997年   1387篇
  1996年   775篇
  1995年   645篇
  1994年   568篇
  1993年   602篇
  1992年   517篇
  1991年   519篇
  1990年   446篇
  1989年   385篇
  1988年   409篇
  1987年   305篇
  1986年   254篇
  1985年   136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分泌TNF-α及释放EAAs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C组),LPS终浓度为0.1 mg/L(L1组);LPS终浓度为1 mg/L(L2组);LPS终浓度为1 mg/L及氢化可的松终浓度为10-6mol/L(HC1组),LPS终浓度为1mg/L及氢化可的松终浓度为10-5mol/L(HC2组).分别孵育0,1和2h后取细胞培养液,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ASA)检测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培养细胞在0,1和2 h时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的释放量.结果在1,2 h时,与C组相比,L1、L2组TNF-α分泌量,Glu,Asp释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L2组比较,HC1,HC2组的TNF-α分泌量降低(P>0.05和P<0.05),HC1,HC2组的Glu,Asp释放量降低(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在体外抑制脊髓灰质星形胶质细胞分泌TNF-α及释放EAAs,抑制程度与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992.
近几年来,由于在临床医疗提倡、普及循证医学,使医师们对疾病的处理不再是只看眼前的效果,而且更注重对患者长远健康及整体功能的影响,这将医师们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体现在心衰治疗上,就是对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JWA 蛋白与α-微管蛋白结合和对微管稳定性的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了JWA蛋白与α-微管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和相互关系,特别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与微管蛋白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低温处理、处理后恢复的NIH3T3细胞JWA蛋白和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NIH3T3细胞的JWA蛋白与α-微管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JWA蛋白在细胞内与α-微管蛋白的分布基本平行。结论:JWA蛋白,作为一种新的微管相关蛋白,在微管动力学变化过程和有丝分裂过程中与α-微管蛋白有交互作用,与α-微管蛋白结合,可能对微管稳定性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冲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方法彩超检测65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同时早、晚餐后各口服降脂颗粒冲剂2包(含生药40g),连服6个月。结果经降脂颗粒冲剂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检出率下降15.79%(57vs48),服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降脂颗粒冲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且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995.
γ刀对胶质瘤C6细胞基因蛋白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体定向外科(steriotactic radiosurgery,SRS)以其高度的精确性为治疗颅内一些疾病开拓了新途径,但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尚有争议。笔者用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在亚细胞水平探讨了7刀对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70例,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为治疗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心功能改变,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5%,对照组为56.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有显性改善。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7.
白细胞介素-1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甲基偶氮唑法(MTT)测定MC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IL—13在1ng/ml、5ng/ml、10ng/ml、100ng/ml浓度范围呈剂量依赖性抑制5%FCS培养的和脂多糖(LPS)诱导的MC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9.8%和29.23%、24.35%和37.05%、30.03%和46.6%、46.93%和55.23%。IL—13作用MC48h,使MC较多滞留于G1期,而S期细胞减少。结论:IL—13通过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而抑制MC增殖。  相似文献   
998.
肝癌组织辅助性T细胞-2细胞因子强势分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人肝癌组织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 (Th1/Th2 )细胞因子表达模式。方法 收集我科手术切除肝癌组织标本 15例 ,肝良性疾病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手术患者肝组织标本 15例作为对照 ,β 肌动蛋白 (β actin)作为参照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联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人肝癌组织中γ 干扰素 (IFN γ)和白细胞介素 4(IL 4)mRNA的表达。结果 人肝癌组织中IFN γmRNA表达 (相对数 :1.18± 0 .3 1)比对照组肝组织中IFN γmRNA表达弱 (相对数 :1.86±0 .5 0 ) ,而IL 4mRNA表达 (相对数 :1.73± 0 .5 1)比对照组强 (相对数 :0 .94± 0 .41,P <0 .0 5 )。结论 人肝癌组织中Th1类细胞因子表达弱 ,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强 ,呈现Th2细胞因子表达模式 ,肝癌组织局部微环境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肿瘤细胞易发生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99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Th2型细胞等多种细胞介导的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性疾病。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气道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及气道通气受限是其主要发病机制。有研究表明,氯胺酮可以防止重症哮喘的恶化,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白细胞介素-13(IL-13)由活化的肥大细胞、Th2型细胞和自杀伤细胞分泌,在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钙离子是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升高可激活T淋巴细胞。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哮喘大鼠雾化吸入氯胺酮、地塞米松后IL-13及淋巴细胞[Ca^2+]i的变化,探讨氯胺酮及地塞米松抗炎效应是否与IL-13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进一步探讨白细胞介素(IL)-2培育的淋巴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治疗机制。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慢乙肝患者自体IL-2培育的淋巴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IL-10的含量。结果慢乙肝患者经自体IL-2培育的淋巴细胞回输治疗后,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10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IL-2培育的淋巴细胞回输疗法能够使慢乙肝患者PBMC产生IFN-γ的含量增加,IL-10含量降低。该疗法可能通过免疫调节及细胞因子的直接作用抑制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