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6篇
  免费   710篇
  国内免费   53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1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81篇
内科学   277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69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2641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421篇
  12篇
中国医学   819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886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920篇
  2011年   921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684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中以电针、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2例;年龄26~58岁,平均42岁;病程3~18年,平均10.5年。治疗方法电针加TDP照射:取穴:太阳、阳白透鱼腰、率谷透角孙、风池、合谷、列缺。辨证加减:有痰加丰隆、印堂;  相似文献   
102.
Coronary heart syndrome induced by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also named as cervicogenic pseduoangina, it is the syndrome with the simila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ardiac vascular disease induced by cervical spondylosis. Since 1988, the authors of the paper have treated 32 case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r the department of cardiac vascular disease) with acupun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cervical traction and massage manipulation on neck region and achieved satisfied results. Following is the summary.  相似文献   
103.
电针八髎配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后尿潴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国荣 《四川中医》2006,24(4):102-103
目的:观察电针八配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八配合头皮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并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观察两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痊愈率为7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7.1%,无痊愈者。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TCD发现治疗组大脑各动脉的流速明显加快,并改变了左右脑血流的失衡状态,针刺前后VM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八配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4.
宋朝估  刘文彦 《针刺研究》1992,17(3):171-174
<正> 8-精-催产素(8-arginine-vasotocin,AVT)又名管催产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九肽激素,其环状结构部分与催产素(oxytocin,OT)相同,直链部分与精氨酸加压素(Argi-  相似文献   
105.
电针内关穴对窦房传导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郗永安  邹萍  宋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1):663-664,644,645
采用直接窦房传导时间(SACTd)为指标,对10例窦房结功能正常者进行了针刺前、针刺及固有心率(IHR0)期间SACTd测定,以探讨电针内关穴对窦房传导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结果表明:电针与IHR0期间SACTd较对照期显著缩短(P〈0.01;P〈0.001)。自主神经阻滞后,电针该穴不能使SACTd进一步缩短(P〉0.05)。提示;以内关穴为主的电针刺激能改善正常窦房传导功能,其作用似与自主神经中  相似文献   
106.
星状神经节阻滞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不一。笔者于2000~2002年间运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加电针治疗该症55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50例观察对比,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间使对健康人心脏自主神经的生理调节作用。方法将89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电针组、针刺组和对照组,采用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观察针刺对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即刻效应和后效应,并对电针与针刺的调节效应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时心率减慢、迷走神经兴奋(P〈0.05),交感-迷走神经均衡性变化不显著(P〉0.05),交感神经兴奋(电针组,P〈0.05)或者变化不显著(针刺组,P〉0.05)。取针后,针刺组心率减慢(P〈0.05),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交感-迷走神经均衡性变化不显著(P〉0.05);电针组交感神经张力、交感-迷走神经均衡性增高(P〈0.05),而迷走神经张力、心率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健康人的心脏自主神经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但是,不同的针刺方法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方式和对心率的作用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08.
电针加委中刺血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寻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采用电针疗法,穴取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为主,结合委中附近瘀络刺血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牵引配合电针,穴取夹脊穴、肾俞、大肠俞为主,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55.8%,愈显率为82.7%,对照组分别33.3%、54.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电针结合委中附近瘀络刺血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激活胆碱能受体途径对内毒素血症和肠缺血/再灌注动物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0 mg/kg和5 mg/kg)复制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每组10只),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 h后松夹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每组6只),兔肠系膜上动脉部分阻断后4 h恢复血流复制兔肠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每组5只).内毒素血症大鼠分别施与迷走神经刺激或电针副交感神经相关穴位(后三里穴),并分别设模型组、假手术组和迷走神经切断组或电针假穴组;肠缺血/再灌注动物经肠袋(距离回盲部15 cm处起始,向空肠端作一个长约10 cm肠袋,保留血液供应)给予卡巴胆碱(大鼠:0.1 mg/kg;兔:3μg/kg),并设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组大鼠于实验结束时、各组兔于上动脉阻断0、2、4、6、8 h及1、2、3 d取股动脉血测定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结果:与模型组、迷走神经切断组或电针假穴组比较,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或电针刺激副交感神经相关穴位(后三里穴)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大鼠早期血浆ALT活性(P<0.05或P<0.01);肠缺血及再灌注后大鼠ALT明显升高,肠袋给予卡巴胆碱后ALT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肠袋输注卡巴胆碱兔血浆ALT活性在缺血/再灌注早期较缺血前增加,再灌注后逐渐恢复,伤后3 d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而模型组则逐渐升高.结论:通过刺激副交感神经或局部给予拟胆碱药的方式激活胆碱能受体途径对内毒素血症和肠缺血/再灌注动物肝脏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洋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4):222-223
目的观察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刃针微创治疗术,对照组则采用电针常规取穴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结论治疗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3%和95.3%,对照组分别为52.3%和87.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