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77篇
  免费   2679篇
  国内免费   851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493篇
口腔科学   292篇
临床医学   3705篇
内科学   3264篇
皮肤病学   294篇
神经病学   513篇
特种医学   6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60篇
综合类   9879篇
预防医学   1734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11343篇
  154篇
中国医学   1865篇
肿瘤学   2422篇
  2024年   363篇
  2023年   1272篇
  2022年   1145篇
  2021年   1747篇
  2020年   1676篇
  2019年   1968篇
  2018年   929篇
  2017年   1578篇
  2016年   1496篇
  2015年   1671篇
  2014年   2495篇
  2013年   2445篇
  2012年   2745篇
  2011年   2622篇
  2010年   2260篇
  2009年   1861篇
  2008年   1799篇
  2007年   1477篇
  2006年   1179篇
  2005年   995篇
  2004年   802篇
  2003年   672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考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地佐辛、盐酸托烷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实际用药的配伍浓度和使用环境,检测0,1,4,6,24,48,72 h外观、pH、相对百分含量的变化。结果:酒石酸布托啡诺、地佐辛与盐酸托烷司琼的配伍液在72 h内pH未出现明显变化,外观稳定,各药品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也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条件下,酒石酸布托啡诺、地佐辛与盐酸托烷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72 h内保持稳定。因此,酒石酸布托啡诺(6 mg)、地佐辛(20 mg)与盐酸托烷司琼(10 mg)可以配伍使用,在镇痛泵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992.
摘要:目的:建立头孢替唑钠中特戊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色谱及质谱条件主要参数为:色谱柱为Gemini-NX C18(150 mm×4.6 mm,3μm);柱温30℃;流动相为1‰氨水(甲酸调pH至7.6)-乙腈(20:80);流速0.5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负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离子反应为m/z101.1→m/z 57.1。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特戊酸专属性好(分离度≥1.5)在0.200 6~1.5044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回收率为平均回收率为96.2%(RSD=4.69%,n=9)。结论: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头孢替唑钠中特戊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3.
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检测肺癌患者血浆中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的血药浓度。方法: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5 mmol·L-1磷酸二氢钾(pH 4.0,含0.3%三乙胺)=32∶68(V∶V);检测波长:251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内标为埃克替尼。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进样测定。结果:血浆中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分别在0.062 75~2.51μg·ml-1和0.063 25~2.53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的回收率为95%~110%,RSD均小于11%,方法的提取回收率均高于85%,所有稳定性考察均符合要求。应用该方法对10例肿瘤科使用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表明奥希替尼平均谷浓度为(0.206±0.098)μg·ml-1,吉非替尼平均谷浓度为(0.571±0.206)μg·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高,可用于临床上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的治疗药物监测,为促进其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4.
张强  秦爱玉  秦玉刚 《安徽医药》2020,24(10):1952-1957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与厄洛替尼联合使用对体外胰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肝胆外科选用人胰腺癌细胞 PANC?1对数生长期细胞。实验分组:厄洛替尼组、吉西他滨组、联合作用组(1∶2、1∶1、2∶1、3∶1)每组设 12个培养皿。用八肽胆囊收缩素 ?8(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8,CCK?8)法检测吉西他滨及厄洛替尼分别对 PANC?1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并计算出两种药物分别对 PANC?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50% 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根据两种药物对 PANC?1的 IC50值的影响,按照不同比例重复观察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细胞的细胞毒性情况,以中位药效法(Chou?Talalay法)分析两种药物的联合作用效果。用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吉西他滨,厄洛替尼及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对胰腺癌细胞 PANC?1的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在给予系列浓度的厄洛替尼和吉西他滨培养液培养胰腺癌 PANC?1细胞后,在一定时间内,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和厄洛替尼均能抑制 PANC?1细胞增殖,并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且一定浓度下,药物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128 nM厄洛替尼浓度 72 h细胞抑制率为(76.72±5.51)%;320 nM吉西他滨浓度 72 h细胞抑制率为(75.43±0.97)%。吉西他滨和厄洛替尼对胰腺癌 PANC?1细胞生长的影响具有时间 ?浓度依赖性。通过 IC50计算软件计算药物处理 48 h时的 IC50值,结果显示厄洛替尼对 PANC?1的 IC50值为 12 nM,吉西他滨对 PANC?1的 IC50值为 80 nM。厄洛替尼和吉西他滨联合使用可以增大细胞抑制率,减少单独使用吉西他滨的起效时间[厄洛替尼∶吉西他滨为 3∶1时, 72h细胞抑制率为(89.89±1.56)%,IC50值为(3.89±1.65)nmol/L]。随着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增加, CI值逐渐下降。当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 35%时,联合效应开始出现协同作用(小于 0.9)。当细胞生长抑制率为 40%时, CI下降(均小于 0.5)具有的协同作用。同时, 2∶1组曲  相似文献   
995.
杨丽姝  刘丽珠  韩波 《安徽医药》2020,24(10):2079-2082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简称阿帕替尼)治疗多线化疗失败后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报告 1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6年 8月至 2017年 7月采用阿帕替尼治疗经多线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的用法、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阿帕替尼单药多线治疗晚期卵巢癌生存时间达到 1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及胸背疼痛,通过药物减量及对症治疗后得到控制。结论阿帕替尼多线治疗该例晚期卵巢癌有肯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确定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6.
邹敏超  袁风红  陈海凤  刘婷  高恺言  胥魏 《安徽医药》2020,24(12):2373-2376
目的探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肌累及的诊治经验。方法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2015年 11月收住的 2例重症 SLE心肌累及的病人,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辅助检查、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 2例病人出现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异常, 1例病人同时出现心肌酶异常。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病情缓解。结论联合心电图、 UCG、心肌酶谱检查有助于 SLE心肌损害的诊断及疗效监测,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 SLE心肌累及有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价国内上市不同厂家生产的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的质量状况。方法 按照国家评价抽验计划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的整体质量水平。结果 按法定标准检验抽验209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项目为溶液的澄清度。本次评价共涉及10个局颁标准及3个进口注册标准,其方法及限度不统一,部分标准存在碳酸钠含量、纯度等安全性及有效性项目缺失的问题。建立了新的有关物质检查法,并采用LC/MS等方法对杂质的来源进行了归属,对部分杂质结构进行了推断。结论 国内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总体质量较好,但存在溶液的澄清度及原料残留溶剂不合格的情况,值得关注;现行标准有待统一和提高。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静脉溶栓患者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分为4组(<60岁,60~69岁,70~79岁,≥ 80岁),患者发病时间均小于4.5 h,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通过χ2检验比较患者溶栓前的一般资料,根据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善情况进行有效性分析,患者出血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 (1)年龄≥ 80岁组患者房颤比例较高,Toast分型中(cardio embolism,CE)型比例较高,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其余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2)4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无显著差异,24 h恢复良好率、NIHSS评分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3)4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非直接不良反应发生率、出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年龄≥ 80岁组患者颅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对于发病4.5 h的高龄(≥ 8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获益与<80岁患者相同,出血风险也并未增加,但是对于年龄超过80岁且伴有房颤患者,NIHSS评分较高时,选择是否溶栓要慎重。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