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5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38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16篇
  4篇
中国医学   106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观察肝宁颗粒剂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大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几天后,分别用CCL4、ANIT造模,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SOD的活力及MDA含量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肝宁颗粒剂的低剂量组外的其余各组的ALT、AST、 TBIL、ALP、GGT、MDA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使SOD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肝宁颗粒剂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胆管增生以及炎细胞浸润.与联苯双酯组比较,肝宁颗粒剂各项测定指标的疗效均较差.与茵栀黄注射液比较,肝宁颗粒剂高剂量组的ALT、GGT无差异(P>0.05).结论:肝宁颗粒剂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降酶保肝作用,但疗效低于联苯双酯滴丸.同时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大鼠急性黄疸模型具有退黄降酶作用,疗效略低于茵栀黄注射液.含大黄的醇提制剂依然具有退黄、降酶、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52.
HPLC-ELSD测定银杏酮酯滴丸中萜类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钦  马凤仙  程铁峰 《中成药》2007,29(6):836-839
目的:测定银杏酮酯滴丸(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中萜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银杏酮酯滴丸中萜类内酯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ngilent HypersilODS(5μm,4mm×250mm)柱;四氢呋喃-甲醇-水(10:20:70)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参数:漂移管温度103℃;载气(N2)流速2.51L/min。结果:该方法简便易行,银杏酮酯滴丸中基质对萜类内酯的测定无干扰,线形关系良好;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重现性试验RSD分别为1.33,1.79,1.92,1.5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0,96.5,96.3,97.6。结论:本方法可作为银杏酮酯滴丸中萜类内酯成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3.
目的制定通脉滴丸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方法金银花、牛膝采用乙醇回流、玄参等药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部位:比较法优选滴丸基质及其药料的配比:薄层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金银花、牛膝、玄参等分别提取后混合制成相对密度为1.40(65℃)的稠膏,以PEG6000为基质(二者比例3:7),甲基硅油为冷却剂经滴制的合格滴丸:薄层鉴别牛膝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5%磷钼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玄参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香草醛硫酸为显色剂,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滴丸中绿原酸的含量应不少于0.16%。结论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成品质量可控,为通脉滴丸的产品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4.
肝复康滴丸对大鼠利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肝复康滴丸对大鼠的利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胆管引流法测定肝复康滴丸对大鼠胆汁流量及胆固醇和胆红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肝复康滴丸各剂量组各个时间点均能增加胆汁流量,以中剂量组药后1h差异最为显著(P<0.01);各剂量组胆汁中胆红素及胆固醇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以中剂量组的差异最为显著(P<0.01)。结论:肝复康滴丸能增加胆汁流量,抑制胆固醇和胆红素的分泌,提示肝复康滴丸具有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55.
研究新药丹参酮ⅡA滴丸的制备工艺,确立最佳工艺条件.设计正交实验考察滴丸制备工艺中各影响因素.以聚乙二醇4 000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凝液,滴制工艺为滴制温度80℃,冷凝液5~25 ℃梯度冷却,滴距4 cm,滴速60滴/min.该工艺制得的滴丸成型性好,丸种差异小,崩解时限为17 min,符合药典规定.该工艺适合丹参酮ⅡA滴丸的制备,且适宜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6.
目的:研究六味清咽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滴制过程所需冷却剂和滴丸成型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冷却剂用二甲基硅油;最佳滴制条件为: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1.5,滴制温度为80℃,滴头口径为1/2mm(内/外径mm)。结论: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滴丸,其外观呈微黄,味微苦,表面光滑,大小一致,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57.
麻杏石甘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群  邓清平 《中草药》1996,27(3):150-152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麻杏石甘滴丸成型的较优工艺条件:提取物与基质配比为1:1.2,滴制温度95±1℃,滴速9滴/min,冷却剂温度6±1℃。  相似文献   
158.
目的建立咳喘清滴丸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东莨菪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0.03 mol.L-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5.0∶47.5∶4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对照品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东莨菪碱分别在21~210、20~200、5~50 ng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为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4%、100.39%、97.86%,RSD分别为1.45%、1.43%、1.51%(n=5)。结论测定方法可作为咳喘清滴丸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9.
目的确立甲磺酸帕珠沙星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滴丸成型率为评价指标,对基质及冷却剂的选择用平行试验法,对药物加入比例、药液温度、冷却液温度及滴速的选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滴制条件。结果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甲基硅油-液状石蜡(3∶1)为冷却剂,用玻璃注射器做滴管,12号针头,以20~25滴/m in的滴速将(75±2)℃的药液滴入10~12℃的冷却液中(冷却柱高度固定)进行滴制,滴丸成型率最高。结论本实验筛选出的滴丸成型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索醒脑静处方制成滴丸的工艺路线及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滴丸成型工艺研究、释放度测定;筛选出较优的制剂工艺、滴丸辅料;并对滴丸之质量进行初步评价。结果通过β糊精包合技术的使用,使得醒脑静处方各易挥发性成分制成包合物,组份与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3:7)制成稳定的滴丸;物料与基质比例为1:1.8,滴丸成型率、硬度、溶散指标均满足要求。结论本工艺简明可行,药物有效成分释放迅速,适于开发醒脑静滴丸剂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