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0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1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36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586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85篇
  2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测定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核糖核酸还原酶(RN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同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经瑞香素及其衍生物DA78与DA79作用后,抽提总RNA,并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测定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RN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恶性疟原虫体外经瑞香素及其衍生物作用后的RNR基因扩增标准曲线在10^5~10^9拷贝(copies)/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7 52;瑞香素及其衍生物DA78与DA79对恶性疟原虫RNR作用后,其原始拷贝数分别为81 173.23、124 830.83和74 801.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瑞香素的铁螯合能力被饱和后,对该基因的表达未产生显著抑制(P〉0.01)。结论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RNR的基因表达,RNR可能作为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抗疟作用的候选靶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作为佐剂对汉坦病毒核蛋白(HTNV-NP)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提取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并将其与HTNV-NP混合后免疫BALB/c小鼠。于加强免疫后4周,检测小鼠NK细胞和CTL的杀伤活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采用ELISA法检测IL-2和IFN-γ分泌水平,同时观察WPG的安全性。结果注射HTNV-NP组和注射HTNV-NP+WPG组小鼠NK细胞活性、CTL细胞毒活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刺激指数(SI)以及IL-2、IFN-γ的分泌水平分别为(5.16±1.34)%(、28.46±4.16)%、1.7(、89.65±7.63)pg/ml(、245.68±56.74)pg/ml和(9.85±0.87)%(、43.29±5.54)%、3.1、(204.48±36.17)pg/ml、(473.29±74.94)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间小鼠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WPG可显著增强HTNV-NP的细胞免疫应答,是良好的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1型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合成酶(PARP-1)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培养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10μmol/LNE刺激细胞24h,使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MP-1、MMP-9及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使用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amide,3AB)后,观察PARP-1对上述基因表达的影响。②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PARP酶活性的变化。③采用凝胶阻滞实验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内转录因子AP-1的DNA结合能力,研究PARP-1对AP-1DNA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NE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内MMP-1,MMP-9及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细胞内ROS产生增加,PARP酶被激活。核内转录因子AP-1的DNA结合能力明显增强。PARP抑制剂3AB可明显减少NE诱导的MMP-1、MMP-9及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显著抑制AP-1的DNA结合能力。使用抗氧化剂vitC减少ROS产生,抑制了NE诱导的PARP-1活性增加及AP-1的DNA结合,进而显著降低了NE诱导的MMP-1、MMP-9及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NE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内ROS产生明显增多,大量的ROS激活了PARP使其酶活性显著增高,PARP通过调节转录因子AP-1的DNA结合调控了MMP-1,MMP-9及TIMP-1的基因表达。PARP可能是心脏纤维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4.
AIM: To study the relevance of spindle assembly checkprotein MAD2 to cellular mitotic status, aneuploidy and other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gastric cancer. METHODS: Western blot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protein levels of MAD2 and cyclin B1 in the tumorous and adjacent nontumorous tissues of 34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DNA ploidy of cancer tissues were also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relevance of abnormal MAD2 level to mitotic status, aneuploidy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RESULTS: Out of 34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25 (74%) exhibited elevated MAD2 levels in their tumorous tissues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nontumorous tissues. Elevation of MAD2 level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creased levels of cyclin B1 expression and G2/M-phase distribution (P=0.038 and P=0.033, respectively), but was not relevant to aneuploidy. Th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elevated MAD2 levels showed a tendency toward better disease-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P&gt;0.05). However, no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elevated MAD2 levels and patients‘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CLUSION: Elevation of MAD2 level is present in 74%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correlates with increased mitotic checkpoint activity. However, elevation of MAD2 level is not associated with patients‘ aneuploidy and any of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7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matosus,SLE)是一个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 ,但已有许多研究表明SLE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1] 。在人类SLE家族中进行的全基因组扫描研究结果揭示SLE的可能易感区域有很多 ,包括1q2 1 2 3、1p36、1q4 1 4 2、16q13、2 0 p12 13、2 0 q11 13等[2 ] 。人类染色体 1q2 1 2 3区域因为含有大量与免疫功能有关的基因 ,正逐渐成为SLE研究的热点。干扰素诱导核蛋白 16(interferon induciblenucleoprotein 16 ,IFI 16 )是干扰素诱导核蛋白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50只C57BL/6雄性小鼠通过ip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分为模型组,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和多巴丝肼组,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im 0.2、0.4、0.6 g/(kg·d)天麻素注射液,多巴丝肼组im 0.05 g/(kg·d)多巴丝肼溶液,模型组、对照组im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4 d。末次给药后1、7、14 d对各组小鼠进行爬杆、悬挂、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测试,14 d时处死,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内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内α-Syn和TH表达,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各组小鼠DA水平。结果相同时间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纹状体内MDA、α-Syn水平显著升高(P0.05),悬挂评分、旷场活动总距离、旷场活动平均速度、纹状体内GSH、DA、TH水平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天麻素0.2、0.4、0.6g/(kg·d)组和多巴丝肼组小鼠爬杆时间、纹状体内MDA、α-Syn水平显著减少(P0.05),悬挂分值、旷场活动总距离、旷场活动平均速度、纹状体内GSH、DA、TH水平显著增多(P0.05),天麻素0.6g/(kg·d)组与多巴丝肼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麻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脑内DA能神经元,从而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运动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77.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目前已经有4个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批准上市,在治疗乳腺癌以及卵巢癌患者过程中取得较大效果。本文将综述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机制等,了解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在BRCA胚系突变乳腺癌治疗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K的表达与定位以及亚砷酸钠(NaAsO2)刺激NIH3T3细胞的反应情况及氧化应激变化,探讨JNK信号通路在hnRNP K蛋白聚集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载体pcDNA3-hnRNP K-HA,转染NIH3T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内源性hnRNP K在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在NaAsO2不同刺激时间该蛋白聚集体的形成情况,并利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测定胞内ROS水平;给予JNK、MEK、PI3K/Akt、NF-κB和核转运等5种信号通路的抑制剂预处理后,观察聚集体的变化情况。结果:重组质粒构建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hnRNP K主要定位于胞核中,而重组质粒转染NIH3T3细胞后,可见胞内有蛋白聚集体形成并随NaAsO2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递增,且过表达hnRNP K可抑制NaAsO2刺激细胞生成ROS;JN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明显抑制聚集体的形成。结论:hnRNP K主要定位在NIH3T3细胞的胞核中,胞浆少量分布;NaAsO2可诱导NIH3T3细胞形成hnRNP K蛋白聚集体,此聚集体可抑制胞内ROS生成,且该聚集体的形成有赖于JNK介导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79.
Visfatin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主要来源于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可促进脂肪蓄积,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并在促进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及诱导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多项研究表明,visfatin在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时visfatin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visfatin是细胞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细胞外形式,其复杂作用机制或许能完全用Nampt的作用来解释,这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80.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抗细胞膜DNA(cm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体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等特异性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并与抗核抗体(AN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了解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测定了125例SLE及118例疾病对照组(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cmDNA抗体和A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nuA、乳凝法检测抗DNP抗体、金标法测定抗dsDNA抗体。结果AnuA、抗cmDNA抗体、抗DNP抗体、抗dsDNA抗体和ANA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38.4%、51.2%、49.6%和95.2%,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3.4%、4.2%、1.7%、0.8%和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A与AnuA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抗cmDNA抗体、抗DNP抗体、抗dsDNA抗体和ANA的特异性分别为95.8%、96.6%、98.3%、99.2%和74.6%;AnuA在抗DNP抗体、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抗体(P<0.05);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提高SLE诊断的敏感性,但特异性无明显改变。结论抗cmDNA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