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32篇
  免费   3185篇
  国内免费   1498篇
耳鼻咽喉   910篇
儿科学   459篇
妇产科学   288篇
基础医学   1764篇
口腔科学   726篇
临床医学   9203篇
内科学   4816篇
皮肤病学   761篇
神经病学   1046篇
特种医学   24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8篇
外科学   3186篇
综合类   20321篇
预防医学   3618篇
眼科学   2408篇
药学   9779篇
  149篇
中国医学   10420篇
肿瘤学   4334篇
  2024年   501篇
  2023年   1900篇
  2022年   1620篇
  2021年   2122篇
  2020年   2044篇
  2019年   2199篇
  2018年   933篇
  2017年   1683篇
  2016年   1639篇
  2015年   1774篇
  2014年   2864篇
  2013年   2779篇
  2012年   3667篇
  2011年   3907篇
  2010年   3514篇
  2009年   3509篇
  2008年   4356篇
  2007年   4288篇
  2006年   3939篇
  2005年   4182篇
  2004年   3462篇
  2003年   3344篇
  2002年   2931篇
  2001年   2624篇
  2000年   1962篇
  1999年   1494篇
  1998年   1364篇
  1997年   1165篇
  1996年   1141篇
  1995年   940篇
  1994年   645篇
  1993年   385篇
  1992年   457篇
  1991年   466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2.
43.
44.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214-216
目的对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NO、IL-10、IL-17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3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80例患者以艾普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180例患者以艾普拉唑+铋剂+两种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NO、IL-10及IL-17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NO、IL-10及IL-17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正上海市名老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周永明教授,长期从事血液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熟读经典,勤于临床,学验俱丰,对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有着丰富且独到的经验,余有幸随师临证,遂将周老师之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与前列地尔联用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DN患者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都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DN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蛋白尿含量,抑制炎性反应,有利于肾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究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5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理中汤加味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补体C3、C4水平及治疗安全性,并随访12个月,记录2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9%(74/78),对照组为79.5%(62/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L-8、IL-10、TNF-α水平和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7%(6/78),对照组为38.5%(30/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辅以理中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及补体C3、C4水平,且治疗安全可靠,并有助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